第33章 添牲修屋(下)(2 / 2)

唯一一點兒不滿意的就是,這錢花的有點多!

看著孫子畫的新房子,聽著他說,這屋里全鋪青磚也就罷了,怎么院子里也要鋪?

還要青石板鋪地?還有那個什么什么廊,就是想下雨天走路方便點兒,就要花這么多錢?

但寶貝外孫也說了,這才是讀書人家的做派嘛。

老爺子當然不知道什么是讀書人家的做派,但外孫子說的總歸不會錯的。

雖然心疼錢,但外孫子的面子更重要,況且這也給他老陳家長臉不是?

沈伯謙安撫好陳老爺子,不禁捏了把冷汗。

自己這運氣著實不錯,陳家二老為人真是沒話說。

李家坪也有不少的上年紀的老人家,來這里之後的這段時間各種奇葩事他也聽了、見了不少。

愛貪小便宜的、偏心眼兒的、喜歡罵街的、護短無度的、胡攪蠻纏的、隨時隨地撒潑打滾兒的......

那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強中更有強中手啊。

每當這個時候,沈伯謙都要慶幸,幸虧自己沒碰上這樣的長輩。

陳老爺子除了略有些護短小氣,算是很不錯的了。

姥姥更是簡單,丈夫說什么就是什么,比起村里那幾位有事兒沒事兒就喜歡罵街的老大娘,那真是——相當好。

而最妙的是:二老對他的話言、聽、計、從。

就拿這次修房蓋房的事兒來說,沈伯謙一說他們二老什么都不用管,又請他們聽了兩次楊大爺的報賬。

然後說,這陣子忙怕是照顧不周,請他們二老先回陳家坳歇著,等忙完收拾干凈了,再接他們過來住。

二老就被他哄得眉開眼笑,高高興興的回去了。

相比之下,楊大爺可就沒這么幸運了,光是雇人的事兒,他就沒少被人說三道四。

這個時候,春耕結束,正當農閑,誰家不想找點兒零活,賺點兒錢貼補家用,往年這個時候村里的勞力不少都去鎮上或縣上找活干。

但俗話說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無論是去鎮上,還是去縣里,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拼著辛苦賺錢,要是再遇上點兒什么事兒,指不定就白跑一趟了。

在沈家干活就不同了,辛苦當然也辛苦,但起碼人家能管一頓熱飯,而且就在家門口,家里人也放心不是。

再說了,沈家不但管飯,工錢也不少,一天少說有三十文呢,誰不想來。

村里人想的很簡單,這都是一個村的,沈家要請人肯定先請我們吶。

實際上卻不是,楊大爺一直在從外面找人。

因為沈伯謙對工程質量要求比較高,為了讓出來的活兒好,楊大爺只找有經驗的,有技術的,哪怕是多花點兒錢。

比如兩位專程請來的石材師傅,一人一天就有八十文。

所以到最後李家坪的人就幾個被選上,這立馬就有不少人不樂意了。

有說沈家發了,就不顧著鄉親們了。

也有說楊大爺自己是外來的就喜歡偏著外鄉人的。

李家三老這次沒有沉默,但卻不是為李家人說話,而是出聲維護沈伯謙。

誰家蓋房子不想要最好的,你自己不行,沒選上,還要埋怨人家,要是選了你,你把人家房子蓋差了,你來賠錢吶?

老族長這么一頓訓斥,李家坪的人也消停了。

說的也是,看看這幾天一車車往沈家拉過來的那些材料,這可不像是蓋幾間青磚大瓦房這么簡單啊。

這些,李長河他們當然也看到了,不由暗嘆一聲:這沈家,到底還是不一樣啊。

幸虧有李家老族長發話,楊大爺才能頂住壓力,把沈伯謙要求的事情全部落實到位。

這期間,馬家和徐家當然也都來人幫忙。

馬家在鹵湯方子上得了實惠,為了感謝沈伯謙,老爺子發話,讓家里的壯勞力都來了,說是一定要幫忙。

來的人都知道馬老爺子的意思,那叫一個實在,怎么勸都沒用,說什么都要留下。

實在沒辦法,沈伯謙不得不出面把話說開。

他這房子蓋的跟別人不一樣,要是沒弄過的來了只能添亂,沒看村里的人都沒請幾個嗎?

這才把馬大姨父他們一大幫子人勸走。

徐家來的除了二姨一家,還有二姨夫的大姐,按輩分沈伯謙要叫一聲徐大姑。

看幾個人的架勢,跟馬家一樣,都是誠心誠意的來幫忙的,可真用不上啊!

本想按著對馬家的那一套把他們勸走,但沒想到一向軟和的二姨居然十分堅持,一個勁兒的說徐大姑手腳麻利、能干,不如就讓她留下來幫忙做飯什么的。

沈伯謙覺得有些不對,正要問,徐大姑說話了,只說她是在徐家庄呆不下去了,才厚著臉皮跟著二姨一家跑來李家坪的。

她什么活兒都能干,要是沈伯謙不嫌棄,先讓她干三天,好了再說留下的事兒,要是不好,她立馬就走。

說話的時候,徐大姑整個人眼瞪的挺大,但人卻在整個都是一種發飄的狀態,臉色難看極了。

.....

這位徐大姑倒是個爽快人,我喜歡,不過,這是有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