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2)

結果衛氏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時刻盯著他呢。

不管他找誰,還沒等人家來徐家說和,衛氏就先去坐在人家門口就地撒潑。

說那家的男人跟徐大姑不清楚,不然怎么會幫一個淫/婦說話?

這樣鬧了兩場,別說是找人說和,二姨夫去人家家,人家都不給開門了。

雖然沒讓馮家人接走徐大姑,但衛氏卻天天來指桑罵槐的說怪話,倆孩子被嚇得不敢出聲。

二姨本來說,衛氏再來就假裝人不在,不給她開門。

結果當晚衛氏就帶著三個兒子砸了二姨家的門,拉著徐大姑就往外拖。

徐大姑也急了眼,掙開跑到廚房里,拎著個菜刀就沖了出來。

雖說嚇走了衛氏母子,但徐大姑也有些慌了,晚上直愣愣的坐著,一眼都沒睡。

第二天一早趁著大家剛起來忙的時候,她上吊了,要不是銀蟬忘了拿東西,回屋看到,大喊了一聲把她救下來,這人就沒了。

人雖然救下來了,可這心卻是半死不活的,二姨二姨夫也唉聲嘆氣,想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出這樣的禍事?

但衛氏還是不放過他們,想起來就帶著兒子、媳婦和女兒過來鬧一場。

最後,還徐家庄的里正看衛氏鬧的太過,替徐大姑說了幾句公道話,說她平日里為人安分守己,不像是那種不知羞恥的人。

但這也於事無補,村里的風言風語還是越散越廣。

一家子正一籌莫展,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二姨收到了沈伯謙修房蓋屋的消息。

這真是正瞌睡呢來了個枕頭,二姨也顧不上其他了,提議讓徐大姑去李家坪避風頭。

外甥好歹是個秀才,且李家坪跟徐家庄又離得遠,總能讓他們喘口氣吧。

避開一陣子,過些時候說不定這謠言就沒了呢?

這就是沈伯謙從二姨和二姨夫那里了解到的徐大姑避走李家坪的全部內容。

聽是聽了,可他卻從一開始就覺得很疑惑,這事兒從頭到尾都透著一股子古怪啊。

不過,前段時間家里事兒多,他忙著把控全局,尤其是新宅子,就沒顧得上這些。

現在這堆事兒忙完了,家也搬好了,雞啊、牛啊都安頓下來了。

就連村里的私塾也開班了。

而且李家坪私塾現在也就十來個孩子,都是本村的,全部零基礎。

暫時還用不著他出手,里正家的李孝正就夠教他們了。

所以,這段時間沈伯謙稍微清閑了一丁點兒。

那就該干點兒正事兒了,徐大姑的困境他已經了解,但指望二姨夫那基本是沒指望的。

所以這事兒也得他來。

畢竟,了解事件的真相並不是他的目的,目的當然還是要解決問題。

但要解決問題光憑現在這些表面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他繼續深入調查事件真相。

把家里的事兒交代給楊大爺,又特地跟徐大姑說,讓她安心住著。

他自己則是早就打算好了,趁著春暖花開、風和日麗,趕著敞篷牛車四處溜達溜達。

一來熟悉周邊環境,二嘛,當然是調查徐大姑被潑臟水這件事。

所以,他跟楊風從清水鎮出來並沒有回李家坪,而是去了二姨家住的徐家庄一帶。

但這次探查還只是個開始。

此後,他沒事兒就駕著車出去溜達,找人閑聊,順便套話,必要的話再請人吃個飯什么的。

這活兒他還有點兒經驗,是跟同學們拍一部警察紀錄片的時候學來的。

事實證明,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夏洛克,個個能當克格勃,起碼沈伯謙自己是這么覺得的。

半個月的功夫,馮家的事情他就查了個七七八八。

然後,他,就無語了。

最先查到的疑點是那幾個地痞流氓。

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就算是地痞無賴,也有自己的大本營。

他查到那些人經常聚集的地方後,故意去偶遇他們。

這幾個人本就沒什么正經營生,平日里就是靠著在村里偷雞摸狗,在外面坑蒙拐騙為生。

見著沈伯謙是個面生的,又一副不缺吃穿的書生公子模樣,還傻兮兮的說什么到鄉間游歷,什么領會鄉野之間的風土人情。

真是個傻子,不過傻子好啊,好騙啊!

幾個人做出一副本地我最熟的樣子,爭著給他帶路,其實就是把他當成冤大頭,借機騙吃騙喝。

沈伯謙樂呵呵的中計上當,請他們吃飯喝酒。

又裝出一副懵懂天真、沒見過世面的模樣,就連聽他們說起偷雞摸狗的事兒也一副「好有趣」的樣子,還問他們是不是行俠仗義的游俠兒。

幾個人被他誇得高興,又喝了點兒酒,一不留神就說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