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穿越古埃及如何盈利?(中)(2 / 2)

城管無敵 老老王 1667 字 2023-03-13

更要命的是,此時的埃及局勢依然非常不穩,托勒密十三世還盤踞在上埃及圖謀反攻,稱霸地中海的羅馬人也很kěnéng發動報復,孟菲斯的祭司集團也依然態度曖昧,méiyou對女王的復辟表示明確支持。

因此,對於此時的克里奧佩特拉女王來說,希望不打仗就坐穩王位,根本就是妄想。而一起打仗來,還要動用現代武器的話,那軍費開支可就要像決堤的洪水yiyàng,嘩嘩嘩地流淌了……

「……關於軍費償還的問題,我想諸位應該不必太過於擔心。埃及自古以來一向都是富庶之地,財力從來méiyou匱乏過。之前完全是因為被趕出了國境、到處顛沛流離,這才拿不出多少金錢作為酬勞……」

對於這個問題,克里奧佩特拉女王在這個shijiè上的一心同魂的分身,僵屍巫女早苗里香放下手中的茶杯,一臉淡定地答道,「……在收復首都之後,就可以tongguo賦稅來籌錢了……」

「……埃及?富庶?這位日本來的小姐,你是在開玩笑嗎?拜托你們動動腦子,埃及那片除了砂子還是砂子的difāng,到底nénggou出產些shime玩意兒?弄到現代shijiè來又能換幾個錢?」

蕭副主任從鼻子里哼了一聲,對早苗里香的說法嗤之以鼻,「……雖然我總是被別人背後罵成腦子里都長滿了肌肉的笨蛋,但也zhidào古代人眼中的所謂『富庶』,和現代人對『富庶』這個詞的看法完全兩樣啊!」

埃及這個國家,nénggou算是富庶的嗎?

嗯,這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要zhidào,關於「富庶」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國度,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標准。

正如同阿茲特克人不把黃金看成貨幣,卻將黑曜石和可可豆收進國庫;十九世紀的英國殖民者把日後貧窮不堪的印度視為最耀眼的聚寶盆,卻把日後富得流油的海灣地區阿拉伯國家看成貧瘠無用之地yiyàng。由於技術水平和認識能力的變化,古代人眼中的所謂「富庶」,其評價標准也和現代人的看法完全兩樣。

首先,在古人眼中,埃及肯定是一片富庶之地,因為這里盛產糧食,而糧食這玩意兒一直是古代shijiè最堅挺的硬通貨在定期泛濫的尼羅河水滋潤之下,古埃及人擁有了環地中海地區最肥沃的耕地,以及最豐饒的農作物收成,可以拿出大量的余糧用於出口,喂飽大半個地中海shijiè文明圈。

因此,古希臘人把埃及稱作「尼羅河的饋贈」,古羅馬人把埃及稱為「地中海的面包籃子」。在古羅馬帝國時代,埃及每年都要向意大利運輸超過十萬噸的小麥,用以喂飽那些好逸惡勞的羅馬公民。

可問題是,這些糧食在古代shijiè或許稱得上價值連城,在現代shijiè卻不過是一艘集裝箱船的運載量。看上去數量驚人的十萬噸小麥,在中國也就能賣出兩億多人民幣的價錢罷了,還不夠填補王秋他們一仗打掉的導彈和火箭彈價錢這就是萬惡的工農業剪刀差啊!

而若是想要從埃及搜刮這么多小麥,卻不zhidào要餓死多少農夫,惹出多少騷亂。更別提蟲洞那邊的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剛剛不幸地連續經歷了三個歉收的災年,又經歷了一番戰亂,連尼羅河三角洲都在鬧飢荒了,根本擠不出shime余糧用於外售……克里奧佩特拉女王還盼著從現代shijiè搞些糧食回去救急呢!

接下來,既然從古埃及時空倒騰糧食的路子走不通,nàme自然就只能在別的物產上動腦筋了。

可問題是,埃及只是撒哈拉大沙漠里的一片狹長綠洲。天然資源其實相當匱乏,連像樣的樹木都找不到幾棵。在尼羅河畔本地盛產的大宗貨物,一般來說除了莎草紙之外,也只是糧食而已了。

至於其它許多人類社會必需的重要商品,在黃沙遮天的埃及往往並不出產,或者弄出來的產品質量低劣、成本高昂,比不上從外國進口貨物更合算比如說,埃及人用的銅礦石要從西奈半島進口,木材要從黎巴嫩進口,黃金和鐵要從南方努比亞(大致相當於現代的埃塞俄比亞)的黑人那里搞來,**、沒葯等香料來自於阿拉伯半島,胡椒則來源於更遙遠的東方……

現代的埃及還盛產長絨棉,但埃及艷後的時代卻還méiyou這玩意兒棉花原產於印度和美洲,要到公元一世紀,亞洲棉才開始在埃及被廣泛種植,而美洲棉更是還要再等上一千五百年……在埃及艷後生活的公元前一世紀,埃及只有比較粗糙的亞麻布,看著很像抹布,拿到現代shijiè絕對賣不動。

最後,在埃及境內也有一些產量頗豐的油井,可惜基本上全都位於遠離尼羅河的撒哈拉沙漠深處,千百年來罕有人跡踏足,以公元前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開采,甚至無法解決石油工人的飲用水供應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