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親(1 / 2)

家事 衛風 1579 字 2023-03-14

??費章節(12點)

朱家請的媒人准時登了門,李家答應了議親。媒人喜氣洋洋的收了李家的茶錢,去朱家回復的時候,自然也得了一份兒大大的謝媒錢。

朱家擇了吉日來納采問名,朱大太太笑眯眯地把一枝赤金鑲紅寶簪替又林插上。這樁婚事到現在已成定局了,兩家商議了一下,又請人看了日子,決定下月初六來下聘。

又林這些日子沒少被族里的姐妹和親戚們打趣,差不多都羨慕她有福氣。新郎家世不用說,品貌不用說,眼見著又有功名,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二伯母素來會說話,拉著又林的手笑眯眯地說:「你們是不知道。當時四弟妹還沒生的時候,就有人給她看過相,說這肚子里的孩子將來是個有大福氣的。大嫂子,你還記得不記得?」

大伯母想了想,一拍手:「哎呀,你一說我也想起來了人。是老太太做壽的時候,咱們都在。來了個和尚喝水歇腳,老太太還讓人給他拿了幾個饅頭。就是那個和尚說的。說四弟妹懷的這個孩子將來必是大富大貴的。」

這事兒四奶奶都快忘記了。當時人多,事兒也多,隔了這么多年了。當年好象是有這么一檔子事兒,四奶奶也沒放在心上。難得這位二嫂還記得。

親事一定下來,四奶奶就只為這一件事兒忙活了。給女兒的嫁妝那是早准備下的,打她才幾歲的時候,四奶奶和李老太太都開始預備這件事。一應東西都是備好的,開了庫房一樣一樣的取出來。打首飾打家具做衣裳,又林也象當時周榭一樣,開始關起門來綉嫁妝了。

朱大太太給小兒子的聘禮也是預備了很多年了。朱老太太也更偏疼這個孫子,從自己的私房中掏出不少來添補。朱大太太一向腹誹婆婆在大房二房相爭中總是偏心,可是現在她十分歡迎朱老太太繼續偏心,越偏越好。

朱大太太一向算計精明,這聘禮預備得加倍豐厚。她可明白著呢,這聘禮給得再多,最後媳婦回來還得給帶回來,一分都少不了。再說,這聘禮價值越高,那親家的陪嫁也得相應的厚重,總不露了怯給比下去。相信李家明白這個禮兒——這出嫁的閨女嫁妝要是薄了,到婆家可是很難抬得起頭來的。更何況又林嫁到朱家,本來就是高嫁了,那嫁妝還不得加倍的厚?

所以這娶媳婦是穩賺不賠的事兒,世人都說女兒是賠錢貨,這話真是一點兒都沒說錯。養十幾年,一朝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還得貼出去那么大筆錢財,不是賠錢貨是什么?

朱家的聘禮豐厚,當然李家也是很有面子的事兒。這樣的排場氣派,不光是在於鎮,就是杭州府的富戶人家結親,只怕也難有這么厚的聘禮。見的人無不稱嘆,這說明什么?這說明男方有誠意啊。

四奶奶當然對聘禮是很滿意的。四奶奶也不傻,給女兒預備下的嫁妝並不薄,她不擔心什么。再說,這聘禮回頭也歸在嫁妝之中全給女兒帶回去——雖然是朱家的東西又回到朱家去了,可是歸屬卻變了,變成了又林的私房。婆家的人,包括她的丈夫,都不能對她的嫁妝指手劃腳說三道四。當然,又林的錢也花不到旁人身上,還是得花到她的丈夫孩子身上。可是這意義不一樣,自己有錢,便不用處處看婆家臉色。將來朱家長輩去世,小輩們分了家,這些可都便宜不了旁人。這么一盤算,李家也很滿意。

當然,這是長輩們的盤算。朱慕賢看了聘禮的單子之後,心中是十分不安的。旁的不說,禮單最開頭一行,是一柄金嵌玉如意。

他還記得哥哥定親的時候,聘禮似乎比上頭要少許多。雖然當時他在這上頭不用心,也只是草草看了一眼,但是大致印象是不會錯的。如意是赤金的。

他是做弟弟的,按理說是不能越過他哥哥去。這聘禮的事情又不是一般的小事,在旁的事情上就算大哥不計較祖母偏疼他,可這件事不同。再說,就算大哥不介意,大嫂只怕也會心里有芥蒂。人心都是這樣,不患寡而患不均。兄弟間更是如此,縱然親厚,可是如果長輩總是處事不公,一碗水不能端平,那再好的情誼只怕也會離心。

這事兒朱大太太並不擔心,她只說:「這事兒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好生溫習功課,等著當新郎倌兒就成了。那個如意,是老太太添上的,是她早年得的好物件,連你爹、你小叔成親她都沒舍得拿出來,這回給你用了,這是你祖母疼你。」

話是這樣說,朱慕賢還是覺得此事不妥。他去和朱老爺子說了這事,朱老爺子也只是一笑,說無妨。

按宗法禮數,將來他們這一房繼續家業的肯定是老大不會是朱慕賢。但是朱老太太的東西,她愛給誰,並不在這個規定范圍之內。老太太心疼小孫子,覺得他將來在承繼的事上不能如長兄一樣,願意貼補他一些,這誰都不能說什么。

既然長輩都這樣決定,朱慕賢也無法再反對。說到底,祖母和母親都是真心為他好。將來兄長那里如果有不平和責難的話,他一個人都擔下來就是了。

下聘那天他一早就起了身,換了新做的一件衣裳,顏色鮮亮,精致華貴。這樣的衣裳自從家里出了事之後,他就再沒穿過。平時在書院里,大家都是穿青色、藍色的布衫,或是棉綢、細綾布,穿絲緞的很少,他也是一樣。現在一穿上這樣的衣裳,倒覺得有點不太習慣。

朱大太太看著這樣的兒子,倒是十分滿意。自從家里出了事兒,她就總覺得孩子們受了委屈。尤其是小兒子,看他天天身上穿的,朱大太太都忍不住心酸。打這孩子一落地,家里哪里虧過他的吃穿?那從小就是裹著綾羅綢緞長大的。可是家里一失勢,兒子又跟著公婆回了於江,朱大太太縱然牽掛,也不能時時看著照拂著。

瞧,這么出色的兒子,要是二房的人見了,非把他們氣暈過去不可。他們那幾個小子,哪個有自己兒子的人品出眾?又有哪個有他這么有出息?再說娶的媳婦兒,雖然兒媳婦家世上不怎么說得響,可是這長相、嫁妝,哪一樣兒也都塞過了他們。朱大太太越想越得意,幾乎已經可以預見到將來回京後自己的揚眉吐氣和二房的灰頭土臉。

朱慕賢那天一亮相,自然博了個滿堂彩。

那天李家熱鬧非凡,只是朱慕賢沒見著又林——

他也知道,論禮他們也是不能見面的。只是他總是帶著點期望,覺得說不定能見著她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