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2)

在那以後,沈如玉就適當的減少了去往長春觀的次數,改成了使用信件,日子慢慢流逝,很快,就到了她十八歲的生辰。

這段日子里,沒有任何預兆,托夢和靈異事件發現,沈如琢過得好好的——不管哪個都是。

只是在沈如玉十八歲生日當天,沈家辦完一次生日宴後,從皇宮里派出了一輛馬車,低調卻不容忽視的停在了沈家的後門門口。

在和沈南風一起將沈如玉送上馬車的時候,沈如琢的表情一直非常陰沉。

說起來,真正的沈如琢在祭拜完阿磚後,央求著沈如玉為他起了一個新的名字——沈如玉當時想了想,為他起名為明曦。

明心見性,直指本心,黎明破曉,晨光如曦。

……

在馬車猶如幽靈一般悄無聲息的駛入宮中的時候,沈如玉掀開了門簾,看著窗外的星空,在心中默默地想道,今天回去之後,應該就是沈南風決定將她送出京城的時候了吧?

一收一放,一收一放,她就像個技巧高明的獵人,只是作為所謂的「誘餌」,沈如玉並不大高興自己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定義。

在夜色中行走,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沈如玉一下馬車,即使宮中亮著無數的宮燈,她也很難看清道路。

好在她沒有等待多久,就有一位體貼細致的宮女來到她的身邊,輕柔的托扶著她的手,帶著她朝著太液池走去。

越接近太液池,就感覺有光越來越亮——轉過一座假山,沈如玉眼前猛地一亮,只見通向太液池的回廊飛檐上掛滿了宮燈,總算讓前路不再一片黑暗,同時沈如玉也驚愕的發現,她一直以為的扶著她手的人並不是什么小宮女,而是男帝李曌。

似乎是覺得剛才自己誤會了的想法——李曌和宮女——有些好笑,沈如玉忍不住「噗」的笑了出來,李曌在她身邊,朝她投來了有些疑惑的神情。

「我還以為……」沈如玉試著忍住笑意,「我還以為是哪個宮女在扶著我呢。」

然後趁著李曌還沒反應過來,她迅速的補充道,「扶的很好。嗯,扶的很好。」

似乎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實話,沈如玉還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

李曌望著她,無奈的笑了起來。

「馬上就到了。」

他的語氣不可思議的溫柔。

其實到了這里,沈如玉已經認出了路來了——以前君後在世的時候,她來過幾次太液湖,那時候君後帶著她坐在湖心的亭子里,看波光浩淼,水天相接,湖面猶如無邊無際。

不知道御花坊的人用了什么厲害的技巧,湖中荷葉紅蓮,常開不敗。

只是夜晚的太液池另有一番風情,那些荷葉紅蓮在黑夜中,只留下了線條曼妙的輪廓。

李曌就拉著她的手,慢慢的走上了那條通向湖心小亭的長長回廊。

天地一片寂靜,漫天星光下,只有回廊兩邊燃燒著的燭光,在黑夜中連起一串蜿蜒曲折的道路,在這一刻,相互牽著的手所感受到的彼此的溫度,仿佛就是這世上的唯一。

有那么一瞬間,沈如玉和李曌都覺得,好像這條回廊永遠都不會走完。

因此在發現他們已經到達了湖心小亭的時候,沈如玉還有些沒反應過來的下意識回頭看了一眼,才證明自己的確已經走完了那條長路。

李曌發現了她的行為,夜色中沈如玉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聽見他的聲音略有一些低落,「剛才我還在想,要是那條路能夠永遠也走不完,該有多好。」

沈如玉頓了一下,才笑著說話了,「如果永遠也走不完的話,那我就永遠也看不見陛下為我准備的禮物了。」

朦朧中李曌似乎轉頭看了她一眼,她聽見他柔聲說道:「阿玉說得對。」

他們在湖心小亭中坐了下來,亭外飛檐上也掛滿了宮燈,圍欄上的燭台上也點滿了蠟燭,雖然還沒到亮如白晝的地步,但起碼能夠讓沈如玉和李曌看清楚對方的神色如何了。

沒過多久,沈如玉突然發現水天相接的盡頭出現了一點如豆般大小的光芒,它在湖面上閃爍不定,順著水流,慢慢淌來。

一開始只是明亮而孤獨的一個,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光點出現在湖的盡頭,遠遠望去,它們仿佛不小心墜入湖中的銀河那般璀璨閃耀,直到漂近一看,沈如玉才看清那是一朵朵蓮花河燈,在夜色中絢爛綻放,它們浮在湖面之上,看起來就像是整個湖泊都放出了光芒。

沈如玉忍不住站在了湖心小亭的圍欄邊,近距離的看著一朵朵層層綻放的蓮燈,幽美靜謐的漂過眼前。

然而她才看了沒一會兒,原本就已經非常明亮的湖面突然火光更勝,沈如玉看著將整片湖泊的粼粼波光,都映成了一片金色的光芒,愣了好一會兒,才突然想起來什么,朝著天空看去。

深邃的夜空中,群星閃耀,而在宮殿的四面八方,都在此時升起了無數天燈,無數明亮的燭火在朱紅色的天燈中映照出一片金芒,猶如蒼穹之中的繁星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