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2)

在河流上航行了好幾天之後,他們終於到達了恆山郡。恆山郡郡下管轄著四個州縣,他們上岸的地方叫做祁州。

祁州是個很繁華的城市,也是一處山清水秀的美麗地方。在沈如玉他們還沒有靠岸的時候,就能遠遠瞧見碼頭渡口停泊著許多船只,那天的天氣非常晴朗,微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沈如玉依然不敢靠近船邊,不過即使只是站在船艙門口,天高雲遠之下,她也能看見不遠處那猶如一張篇幅廣闊而內容精細的畫卷般的場景——渡口擠滿了大部分他們見都沒見過,或者最多只在書中看見過畫像的船只,它們有些船帆還高高揚起,有些已經卷起落下,這其中不同的奧秘令人神往。

那些商船,客船,沙船,貨船——即使同一種類,在個體方面也差異頗多,只有其中和書上的標准最為接近的幾艘船,沈如玉才能高興的發現自己知道它們的名字。

它們有的是朱紅色的,有的是杏黃色的,有的是寶藍色的,還有的是柳青色,有些在船身上繪制著浪花的圖紋,有的在船頭擺放著飛鳥的塑像,有的將桅桿的頂端雕刻出梅花的形狀,甚至栩栩如生的染上了顏色,有的在風帆之上畫滿了遠山綠水,就仿佛前路便是故鄉。

而貨船大多方頭方尾,多桅多帆,有許多工人在船上呼喝著搬運貨物,客舟則又纖細又修長,船艙寬敞而整齊,有些客人收拾好了行禮,小心翼翼的登上陸地,有些在甲板上飲酒取樂,有些在窗口,興致勃勃的俯身去撈船下的河水,還有些興味十足的凝望著不遠處的畫舫——在許許多多的船只之中,那艘猶如小樓般的精巧畫舫是最為顯眼的。

如果說其他的船只猶如奔忙不休,穿著粗衣布裳的莽漢,那么,它就像是安靜的卧在一旁,優雅而慵懶的美人。

它似乎不欲與其他船只混在一處,單獨停泊的遠遠地,不時能看見一些衣衫薄露的少年在船頭練習樂器,引來許多輕浮的口哨聲,一片人聲鼎沸,紅塵喧囂。

對於船上的一行人來說,這都是新奇而鮮活的新鮮場景,明曦忍不住的發出了低低的驚呼聲,溫明雙手握住欄桿,他雖然表面上仍然習慣性的不露聲色,眼睛卻抑制不住的充滿了向往和驚喜,閃閃發亮。

「如玉!」王子君看了好幾眼,就轉頭朝著站在船艙處的如玉興奮的招手,「快來作詩一首!」

……做個鬼詩!!誰也不能讓她靠近船邊一步!

於是她淡定的微笑著轉過了臉去,當做什么也沒聽見。

只是當她轉過頭的時候,他們的船正好駛過畫舫身邊,甲板上一個握著雙劍正在練習劍舞的少年一個旋身,正好對上了她的視線,朝她莞爾一笑。沈如玉下意識溫和的回以一笑,然後一轉頭,就看見溫明和明曦站在甲板那頭,一臉微妙的看著她。

「……呃。」雖然什么都沒做,但沈如玉還是突然感覺到了一陣心虛,她咳了一聲,試圖表現的非常正直。「我就是看一下……」

很快,官船沉默而低調的停在了渡口。

仆人們開始動作麻利迅速的往下搬運行李,准備將它們等會兒一個不落的搬進驛站,但沈如玉和王子君卻帶著溫明和明曦提前走開了。

代天子出巡的官職被叫做黜陟使,但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巡視方式。

有的大張旗鼓擺明身份,每到一個地方百官相迎,也有隱藏身份偷偷潛入,微服私訪的。沈如玉並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官場應酬上,因此她幾乎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一種方式,收拾了幾套衣裝,就極為低調上了岸,甚至連驛站都沒有去住,而是自己找了個客棧。

他們穿過熱熱鬧鬧而陌生的街頭,祁州的街道不比京師的寬闊平直,但自有一番齊整氣象。

明曦好奇的四處張望,仿佛兩只眼睛都不夠用一樣的打量著四周,但沈如玉除了最開始興奮了一會兒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王子君親切的詢問了幾個路人後,得知整個恆山郡最大最有名的客棧就在前面。

「唔……福來客棧。」沈如玉望著據說是整個恆山郡最大最有名的客棧,沉吟了好一會兒,「……這里有沒有悅來客棧或者是叫,龍門,同福的?」

聽她這么說,王子君就好奇的湊了過來,「怎么?那幾個客棧有什么特別的?後院有溫泉?店小二都長得特別好看?房間特別寬敞?」

「不是,」聽見好友的猜測,沈如玉愣了一下,然後仿佛感覺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只是……聽說發生過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聽說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一旁明曦頓時來了興致。「那我們去找找看看?」

沈如玉對於客棧的名稱其實執念不大,她看了看明曦肩上一左一右的挎著一個包袱,懷中還抱著一個的模樣,笑了笑,「我們可以先去把包裹放下,然後再去四處逛一逛。」

因為經歷的關系,沈如玉和王子君沒有仆人服侍也沒什么關系,只是溫明和明曦卻有些不適應,但是溫明自己正在努力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明曦卻還有些嬌慣——不過在沈如玉的「鍛煉」下,他現在已經可以幫著拿行李了——這種最小的負責拿行李的真理是王子君提出來的,沈如玉對此深表同意,不過溫明倒是堅持自己拿著自己的包裹。

還好福來客棧不愧於最大客棧之名,沒有出現什么只剩下最後一間房的狀況,只是在要房間的時候出了點分歧,王子君出於勤儉節約的考慮,准備自己和沈如玉一間房,溫明和明曦一間房,但這件事情遭到了沈如玉,明曦和溫明的一致反對,溫明提出一人一間房,明曦想跟沈如玉在一起,最後結果是開了三間房——明曦,溫明一人一間,沈如玉和王子君共住一間。

「能省一點是一點嘛。」管理著他們所有錢財的會計這么精打細算的說道。

在長春觀識遍了人間疾苦的王家小姐非常謹慎,她將錢財分成了許多份,分別藏在身上的各個角落,以防止有人在偷竊——這樣富有經驗的做法,實在是讓第一次出遠門的溫明和明曦感到放心不少,但沈如玉卻知道王子君跟她一樣,從小到大離家最遠的地方大概也就是郊游時去的京師郊外——還不如她呢。

起碼沈如玉上輩子的時候,從自己國家的一端去過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