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 / 2)

但即使皇帝陛下特地開通了一條私信通道,不走驛站,日夜兼程,采薇在回程的路上也要花上三四天的時間。

而從沈如玉接到信開始算起,她等了幾天宋瑾的人將情報送至她的面前,然後又花了幾天整理完那些資料,再將資料和回信交給采薇,中間起碼已經耗費了六七天的時間,采薇想,宮中的陛下大概都快要望眼欲穿,沒准還會遷怒於她,因此心中越發忍不住焦急起來,又連催了好幾□下的駿馬。

當她趕到半路的時,遠遠便瞧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對面疾馳而來——這應該是第二個從宮中出發的侍女——她身上應該帶來了皇帝陛下的第二封私信。

對於皇帝陛下這種迫不及待的行為,采薇發現自己一點兒也不驚訝。

采薇認得這個侍女,她比采薇入宮晚的多,名叫櫻草。

櫻草年紀尚幼,因為早早便認了一個好姐姐,在宮中一直都沒吃過什么苦頭,性格頗有些張揚嬌縱,而且有什么好差事都能摻幾腳,比如這次。

長途奔波,日夜兼程傳遞私信的事情雖說頗為勞累,卻是個能在皇帝陛下和皇帝陛下的心上人跟前露臉的好機會。如玉娘子又是出了名的溫柔可親,和善心軟,若是在她那里能刷刷好感,將來在陛下面前就算是隨口提幾句,都能讓她們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采薇和櫻草認的好姐姐采荷是一輩的,她們之間雖然還沒到撕破臉的程度,彼此卻還是有些不大對付,因此和櫻草也並不相熟。

但不管怎么說,她們之間畢竟也算是互相認識的,便各自勒停了□駿馬,出於禮貌的相視一笑。

原本以她們的交情,笑過也就罷了,采薇心中焦慮,正要重新上路,櫻草卻朝著采薇開口問道:「姐姐是得了回信趕回京師嗎?」

從小就在宮中摸爬滾打長大的,誰不多長幾個心眼?采薇雖然心中煩躁,又因為她的提問頓時升起了些許警惕,面上卻半點不顯的笑了笑,只是盡可能的簡潔的回應道:「是啊。」

櫻草倒也沒有介意,她年輕的臉上滿是純潔天真的笑容,圓圓的眼睛睜的大大的,神情無邪的繼續說道:「姐姐走後沒多久,陛下就開始不停的問姐姐什么時候回來呢!這一趟姐姐走的可真夠久的呀。」

「……是啊。」然而雖然被戳中了采薇最擔心的地方,但氣勢決不能輸,采薇鎮定自若的笑了笑,從懷中拉出了被密封在絲綢中的關於沈如玉整理出來的官員卷宗,「如玉娘子有許多事情要寫給陛下,因此反而耽擱了不久時間,不過這份心意,想必陛下知道了的話,也會非常開心的吧。」

那囊括了整個恆山郡官員的黑資料卷宗的厚度顯然狠狠鎮住了櫻草,她瞪大了眼睛,眼中不自覺流露出了嫉妒和羨慕的神色。

所謂輸人不輸陣,見櫻草已經被壓住了,采薇見好就收,將卷宗重新收好,不欲多談的轉移了話題,「說起來,我離開的時候,如玉娘子似乎已經准備啟程前往巨鹿郡了,也不知道妹妹今天能不能趕上,還是快些趕路吧,免得耽誤了陛下的要事。」

櫻草的目光流連的在她收著那些卷宗的胸前打轉,過了好一會兒,才移開了目光,「……姐姐說的也是,那妹妹就不耽誤姐姐了!」

她似乎從采薇的身上確定了沈如玉的回信一定又厚又多,絕對能讓陛下感到非常高興,從而令她們這些送信使都能得到一大筆好處,眼神頓時更加熱切了起來。

這是個好差事。

櫻草這么想著,簡直是迫不及待的重新出發了。

見她策馬而去,采薇便也轉過身來,正要催馬,卻又有些不安的回身望向了櫻草漸漸遠去的身影。

采薇也年輕和不甘心安分守己過,櫻草眼中那種躍躍欲試,准備一試身手的野心,她自然看得十分清楚,只是采薇早已經明白,在宮中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安分守己,規規矩矩的按照命令來執行,絕不可自作主張,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做出額外的決定。

櫻草是個機靈的姑娘,她腦子靈活,十分伶俐,幫大宮女辦了好幾件事,就是因為別出心裁,所以受到了寵愛,被采荷認為了妹妹,從此在宮中站穩了跟腳,說得上是平步青雲。

這是她走到如今所依仗著的能力,為此她很是瞧不起那些中規中矩的人,認為她們腦子太笨,一點也不靈活。她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條捷徑,一個只有聰明人能夠想到的捷徑——她決定將手上這封信推遲幾天送去沈如玉手上。

她顯然從那卷隔著絲綢的卷宗上錯誤的推斷出了沈如玉對於皇帝的重視程度,而自發的領悟了古代版的「飢餓營銷」策略——

陛下根本不懂情愛是怎么一回事。

櫻草這么想著。

追得太緊,迫不及待,反而會讓沈家娘子越來越不放在心里,稍微吊一吊對方的胃口,對方才會知道緊張,才會慌張的連忙湊過來。

采荷姐,還有那個采薇,她們都太過墨守成規,死氣沉沉了,她們在宮中早就失去了銳氣,但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只要稍微冒些險,卻可能能夠得到大得多的回報!

陛下是很在乎沈家娘子的信件,但是,陛下最想要的,追根到底,還不就是和沈家娘子的感情可以增進嗎?

如果她能夠幫皇帝陛下獲得沈家娘子的芳心的話,功勞豈不是要比單純的送信大得多?

采荷姐總是教導她要把握機會,心思靈活一些,這不就是個機遇么?!

櫻草這么想著,臉上便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仿佛已經看見了自己即將走上人生巔峰的未來。

而另一邊,沈如玉雖然已經盡量保持低調了,但她畢竟沒有把自己的行蹤嚴防死守弄成最高機密,而能夠爬上一郡之守的官位,又有誰是腦子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