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反擊之山海關上(1 / 2)

抗日保安團 虎籠山人 1667 字 2023-03-17

山海關是由明朝大將徐達始建於洪武十四年,因位於山海之間(北面是燕山余脈的角山,南面是渤海),故名「山海關」,歸隸永平府管轄。

明朝嘉靖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了山海關以及附近的長城段——角山長城,並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凄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

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寧海城背接長城,城高三丈,周長一里,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又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各類城堡、水關、墩台等多處,星羅棋布,相互呼應。

從北向南,角山、北翼城、山海關、南翼城、寧海城;從東向西,威遠城、東翼城、山海關、西翼城。這八座城堡形成了一個以山海關為中心的巨大十字。此外,在威遠城的東北方向,還有一個九門關,也是戰略要地。

以上這些國防工事共同組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嚴密堅固的山海關防御體系,歷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一。

第92師274團光復撫寧縣城之後,便不顧疲勞,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只有搶日本援兵到來之前,才有希望拿下山海關,邁出挺進東北的第一步。

月『色』朦朧,角山長城下突然竄出幾十道黑影。古詩有雲:自古盡道關城險,天險要隘在角山。長城倒掛高峰上,俯瞰關城在眼前。說的就是這角山長城。

「放!」

幾名身背繩索的士兵從背後取出一個鐵爪鉤。一頭是鋒利的鐵爪,另一頭則連著繩索。這個小玩藝兒在江湖上鼎鼎有名,人稱五爪龍,是翻山越嶺、偷城奇襲的必備利器。只見他們將五爪龍拿在手里旋轉幾圈,呼啦一聲便扔了上去。五爪龍帶著繩索直撲牆頭。鐺,只聽一聲脆響,鐵爪已經緊緊勾住牆頭上的磚石。[]抗日保安團502

士兵們伸手拽了拽繩索,感覺已經抓牢了。便開始爬牆。這些士兵雖然跟特戰旅沒法比,但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單就這爬牆一項,不在後世的武警特警之下。第一批士兵順利爬上城頭之下,確定周圍沒有危險,又把其余士兵全部拉了上去。

角山長城西面地勢較緩,城牆也較矮,戰士們很快都攀登了上來。幸運的是。此行並沒有驚動日軍。事實上,角山長城一共有1500米,日軍也只是在山腳下的旱門關和山頂的大平頂有部隊駐守。其中大平頂是角山主峰,又號稱萬里長城第一山,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曾作詩:自古盡道關城險,無險要隘在角山。

「排長。接下來怎么辦?」

排長借著月『色』眯著眼睛看了一會兒,揮手道:「走,先去大平頂!」

戰士們彎著腰,快速向角山撲去。有趣的是,盡管行軍速度很快。卻幾乎聽不見聲響。這也是一種特殊技巧,需要長期訓練才行。而且還需要特殊的鞋子(光著腳跑也會有很大的聲音)。像特種兵穿的那種專業作戰靴,鄭胡子是沒有辦法弄到。好在冀中的兵工人員發現一種特制的草鞋有類似的「消音效果」。

借著這種特制草鞋,偵察連一排的戰士們快速而又隱蔽地接近了敵軍據守的戰台——角山大平頂。孤零零的戰台矗立在險峻的山峰之上。一面膏『葯』旗在夜風中獵獵作響。兩名日軍哨兵無精打采地在崗樓上來回巡視。

排長朝後面打了一個手勢,立馬有六名士兵圍了上來。這六人都手持一柄弩機,黝黑的箭頭上隱隱泛著藍光。本來鄭胡子是打算搞微聲手槍的,可惜工業實力太差,一直沒有進展。無奈之下,只好重新撿起弩機來研究。

在冶金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的幫助下,幾名民間高手藝人終於搞出了符合鄭衛國要求的現代軍用強弩。這種弩機體形小巧,可以在五十米以內准確命中目標,而且聲音很小,殺傷力極大。必要時,箭頭上還可以淬毒。

排長伸出了三根手指,戰士們都會意地點了點頭——為了確保一次成功,三名戰士同時『射』一個鬼子。噗!隨著機簧一聲輕響,六枚帶毒鐵箭嗖的一聲便飛了出去。那兩名日軍哨兵聽到聲響,正准備轉過身來,毒箭已經深深扎入軀體,強大的動能像重錘一樣瞬間將兩個鬼子的內臟砸得稀『亂』,悶哼一聲便倒了下去。

「上!」

排長立即做出了攻擊手勢。突擊組的戰士們迅速撲向了戰台,他們分工明確,有的翻身爬上敵樓,有的徑直沖向下面的鐵門。很快,整個太平頂都處在了這支小部隊的控制之中。日軍駐守在此的一個分隊,共計十三人全都被消滅掉了,其中十一人還是在睡夢中被消滅的。這也難怪,自打33年日軍侵占山海關之後,整整十年沒有中**隊出現在這一帶了,更別提『摸』哨這種高難度動作。

第274團團部,此時已經是凌晨四點,王化久團長到現在還沒有休息。

「報告!」

「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