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貝聿銘(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525 字 2023-03-22

「什么藝術嘛,高樓就不夠藝術了么?就這么定了,把這什么破設計扔掉,我找人再給你設計一個高樓的方案。」劉延峰擺明了是希望能夠推動自己的想法。以此甚至不惜打滾耍賴了。

周碩的眉頭抽抽著,用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說道:「劉市長,這是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作品。」

「呃——」劉延峰好像沒聽清似的,愣了愣問道:「你說是誰的作品?」

「貝聿銘先生的。」周碩用力的點了點頭。

貝聿銘就是百人會的創始人之一,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法國盧浮宮門前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他的作品。周碩也是走了於瓊的關系,若非是趁著她新加入百人會,多少有些賀禮性質,死皮賴臉才求來了這么一套設計圖。雖然不是大師的巔峰之作,但放到市場上也絕不是有錢就能得到的。

「哦,你早說啊!」劉延峰一拍大腿,哈哈笑道:「原來是貝聿銘先生的,我說怎么設計的如此與眾不同!」

劉延峰當然知道貝聿銘是誰,不提1982年建成的著名的香山飯店,帝都近一點的還有中國銀行的總行,全都是貝聿銘先生的作品。若說百人會成員的成就都是需要一頁a4紙,那貝聿銘的成就就是一頁a4紙都裝不下。作為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在國內名氣可是非常大的。而且由於祖上的關系,他在國內也並不缺少可靠的政治關系。

周碩心里為他默默的鞠了一把淚,不管怎么說劉延峰也是堂堂副省級副市長,轉的這個彎可真是有點跌份了。

他臉上沒有太多的表示,不露聲色的繼續說道:「那么我接下來繼續說明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的具體設置,除了集成電路設計、網絡和軟件方向以外,還會設置兩個重點實驗室,就是納米光柵實驗室和液晶顯示實驗室。」

「納米光柵?」塗岸北皺眉說道:「周校長是想進行光刻機的研究?可是我們國家目前沒有納米光柵的研究基礎,這一塊要是從頭開始非得下十年的功夫不可。」

「這個塗老不用擔心。」周碩呵呵笑著,向下面用英語喊道:「愛德華先生,請你過來一下。」

周碩這邊隨員的隊伍里,突然站起來一個三十多歲、四十歲的男人,一身合體西服、中分發型配合上俊秀的面容,倒是有幾分安靜的美男子味道。

周碩在自己身邊添了一把椅子,請他坐下說道:「這位愛德華先生,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博士,主攻方向就是納米測量技術。我在離開美國之前,斯坦福大學的物理系主任朱麗雯教授,特別向我推薦了他。」

斯坦福大學的博士這幾個字,一下就把場面給鎮住了。斯坦福大學是什么地方?那是美國硅谷的發動機!沒有斯坦福大學,甚至可以說就沒有硅谷,沒有美國半導體科技的突飛猛進。這種地方出來的博士,就連塗岸北也要另眼相看。

「愛德華先生將負責這個納米光柵實驗室的組建,而液晶顯示實驗室我則希望能夠有市gov牽線,和帝都電子管廠共同合作。」

別看帝都電子管廠好像默默無聞的樣子,這家公司未來可就是大名鼎鼎的「京東方」,中國液晶產業國產的頂梁柱!周碩若想布局電子產業,怎么也不會放棄液晶顯示器市場。相信有他的大力投資,中國未來的液晶產業再也不會是韓國人的天下了。

周碩翻開他手里的文件,直到文件的最後接著說道:「整個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預計將招收一千一百二十三名工作人。其中研究人員八百人,剩余的則是後勤和管理人員。整個研究所的建設預算,初步估計在八千萬美元以上。」

「八千萬美元!」劉延峰興奮的把手里的文件嘩啦啦的翻到最後,看著詳細的支出預算。除了建設費用以外,北京研究所還會涉及到為數眾多的采購計劃。各種實驗室需要的設備、和各個大學進行合作的預算,與帝都電子管廠的合資或者是委托研發費用……

「不錯,不錯!」劉延峰再也不覺得研究所有什么不好了,一家上千人規模的研究所哪里是一個制造廠能比的了的?同樣規模的工廠,一千名工人需要的投資最多也就是一千萬美元。哪里像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這樣,能劃出一百畝地,總投資價值八千萬美元的?

可憐的劉延峰哪里知道,不說別的,只是中關村的一百畝地產,再過十年也不止是八千萬美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