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白鯊(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526 字 2023-03-22

「好了,我是個英籍香港人。對中國人的想法不感興趣。」卡富爾擺了擺手,正色道:「只要中國招商引資的政策不變,周先生應該知道外商在投資方面始終是有優勢的。」

他斜看了周碩一眼,話里有話的說道:「而我們康家在香港的影響力,就連大陸也要禮讓三分。在政策層面上,周先生難道不明白你從一開始就輸了嗎?」

「在一般的情況下,你說的沒錯。」周碩點了點頭說道:「如果你願意投入幾項先進的技術,哪怕是外資企業國內還是會覺得肉爛在了鍋里。用市場換技術,確實是條成熟的路線。但是——」

「我想周先生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卡富爾打斷周碩的話,搶過話頭來說道:「這並不是什么『一般的情況』,而是目前908工程能夠得到的技術支援力量,全部都集中在上華科技手里。沒有了上華科技,華晶根本無法獨立完成908工程。」

這才是卡富爾有恃無恐的真正原因,半導體行業作為最尖端的科技行業,本身人才資源就是有限的。華潤為了支援908工程,也確實是拼盡了全力的去搜羅能夠找到的人才。908工程本身就是技術落後、資金薄弱的項目,尋找起人才來就更是艱難。好不容易量身打造起一支隊伍來,也幾乎就是找遍了所有的可能。

換了其他的團隊來,那就並非只是換人而已了。日本人的機器、美國人的機器或者是荷蘭的機器,每個團隊能夠熟悉一種體系就已經非常難得。908工程哪里有那么多選擇,設備好多都是七拼八湊起來的。所以上華科技公司在招攬人才方面,也是困難重重。換上其他國家的團隊,設備就要跟著一起換。這成本方面,立刻就要放衛星。

有這么一支隊伍在手里,卡富爾才敢去覬覦華晶。只要把這些人才投入進去,華晶的六英寸生產線才能開動起來,並且實現盈利。

「卡富爾先生太過自信了吧?」周碩挑了挑眉頭,驚訝的說道:「別忘了同樣是六英寸生產線,首鋼nec可是已經完成了前道工序的准備工作,隨時都可以投入生產。並非只有香港能夠提供這些人才,日本、台灣、美國甚至是我們自己,只要有錢並非湊不齊六英寸生產線的人才需求。」

「哪怕因此你要投入一億美元以上?」卡富爾冷笑道:「以908工程如今的進度,換用日本或者美國的技術人員,沒有一億美元是做不到的。我知道泛翰集團在渤海省有一個單晶硅生產廠,但就算銷路沒問題一年利潤也就是三千萬美元。」

周碩嘆了口氣,無奈的搖頭說道:「所以說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卡富爾先生大概對我還沒有足夠的了解。不然的話你就應該知道,我所說的但是是什么意思。」

他攤了攤手,看著卡富爾說道:「對於一個擁有網景百分之二十、微軟百分之五股份,以及和美國互聯網三巨頭合資成立芯片生產企業——的人來說,別說一億美金,十億美金我也拿得出來。」

卡富爾難以置信的看著他,他確實周碩了解不多。畢竟綉城在中國最多一個三線城市,里面能出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哪怕周碩實現了中國第一家單晶硅錠的生產技術,他最多也是把功勞歸到華光廠的技術積累和對日本貨的山寨上面。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個在美國互聯網市場上掀起狂風巨浪的家伙,竟然會躲在那種小地方。

這就好像去山間小溪釣魚,結果卻摸魚摸到大白鯊一樣……

「你就是那個傳說中的中國人喬伊?」卡富爾震驚的站起身來,上下打量著周碩。

周碩拿出手機來,呵呵問道:「你想看我給安德森還是比爾打個電話?哦,對了。不過你恐怕也不知道我打過去,對面究竟是不是他們本人吧?」

卡富爾被周碩輕蔑的笑容氣的滿臉通紅,康氏家族家大業大幾十、上百億美金未必湊不出來,但這些資源當然不可能都集中在他身上。能夠被用於上華科技公司的資源,最多也就是兩億美元而已。和周碩背後能夠調動的龐大資源比起來,之前自己那些話現在想來就難免有些可笑了。

不論是人脈、技術還是外資,卡富爾突然覺得原本能夠平視的兩個人,突然需要抬頭才能看清周碩的面孔了。

「這么說,周先生是絕對不會放棄908工程了?」卡富爾黑著臉問道。

「卡富爾先生,為何不能是你拿開伸向908工程的黑手呢?」周碩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