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陰謀(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534 字 2023-03-22

方劍閣想了想,還是慎重的說道:「這個理由未必站得住腳。日本人也可以只賣設備,而不轉讓技術。只要你的光刻機賣不出去,你的研投入就是虧損的。未必需要把光刻機技術本身擴散出去,這樣豈不是增加了尼康的競爭對手數量?」

周碩一拍手,點頭道:「對啊,所以我們必須有個大單,能夠促使他們不得不轉讓技術。國內目前集成電路生產線的市場有限,民間沒有這個能力,只有國家傾向於搞大工程,但還要側重培養國產力量。過去是國內造不出來先進的生產線,但我泛翰集團的o.5微米工藝的光刻機出來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他拍著胸脯,驕傲的說道:「說到底,還是托了中國目前經濟展迅的優勢,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無視內地市場的影響。明年9o9工程就要上馬了,在這之前如果我們促成了9o8工程改制,那么就是一次確定國內光刻機技術體系標准的嘗試。泛翰集團的光刻機本身就是國產貨,如果能夠在9o8工程中有良好表現,尼康還想不想爭取9o9工程的業務了?」

「嗯,有道理!」方劍閣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周碩的思路。

一流企業做標准,比如思科就是如此。在網絡設備領域里,人家硬生生把企業標准做成了行業標准。思科工程師拿著認證證書,只要有思科設備的地方就都能混得開。而需要網絡設備的單位,在人才市場上一看,滿眼全是拿著思科認證的網絡工程師,誰還敢買其他家的產品?對業內人才的導向,就是標准的魅力。

晶圓廠以其高技術、高投資形成的高進入門檻,導致了自身人才市場的稀缺。像9o9工程這樣的國家大項目,肯定會受到國內人才類型的限制。以尼康的角度來說,毫無疑問泛翰集團改造自國產o.8微米工藝的光刻機,肯定是人才儲備最豐富的。這個時候如果9o8工程再成為一個示范項目,那未來中國大6的市場尼康想插足可就難上加難了。

尼康必須考慮到它設備再好,奈何國內會用的人少,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一旦國內形成了泛翰&中科院聯盟,人才必然大量的投入到這個技術體系之中。除非技術差距大到難以逾越,否則這種傾斜就很難打破。但o.35微米升級o.24微米技術豈是那么容易的?起碼兩三年的時間里,國際上不會把國內拉出兩代的距離來。

在不知道泛翰集團o.5微米工藝底細的情況下,尼康絕不甘冒失去大6市場這個危險。何況市場上光刻機又不只有它一家,荷蘭阿斯麥可是隨時都在一旁虎視眈眈。9o8工程和9o9工程加在一起起碼幾十台光刻機,其帶來的收益足以讓任何一方在o.24微米工藝的競爭之中勝出。

說到底,還是周碩選的這個時間點,實在太讓尼康難以拒絕了。如果9o8工程晚於9o9工程改制,那么國家說不定會為了求穩考慮,仍然引進日本的設備來供給9o9工程。但調換一下順序,只要尼康相信泛翰集團的o.5微米工藝技術,足以滿足國內的生產需要。有了這個「成功的」范例,9o9工程能夠做出的選擇就豐富的多了。

想通了這里面的道道,方劍閣神情也振奮了起來。只要想一想這里面的市場涉及到的利潤有多大,他就感覺到渾身燥熱。但越是這個時候,他的思路反而越清晰,情緒越冷靜。這也是他頻頻在生意場上冒險,還能成就這樣一番事業的原因。

「你這里面還有幾個破綻,如果想讓尼康按照你的計劃行事,來自國內高層的配合是不能少的。」方劍閣一針見血的指出道:「像尼康這種大公司,肯定不可能聽風就是雨。你怎么能讓他們相信,泛翰集團真的掌握了o.5微米工藝的技術?這種事情做的太刻意了,反而會惹人嫌疑。另一方面如果9o8工程你插手過早,明明能夠自產o.5微米工藝光刻機卻偏偏仍然要從日本引進,這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周碩愣了一愣,若有所思的點頭道:「前一個問題好說,我有十足的把握能夠騙的過尼康,讓他們以為我已經掌握了o.5微米光刻機的技術。」

緊接著他猶豫了一下,誠懇的說道:「至於如何布局讓他們信以為真,這確實是我思慮不周的漏洞。後一個問題,也是我想借助方總的地方,請你先期拋出這個采購計劃,然後以采購來的光刻機入股9o8工程。」

周碩說完,方劍閣手指敲打著桌面,足足過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竟然一句話也沒有說。

直到周碩等的有些不耐煩,轉動了一下身體,他才如夢初醒一般,大喊道:「有了!周總我們做一票大的如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