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中外(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481 字 2023-03-22

這時已經是1996年的2月了,從1995年7月聯通成立開始,現在已經有一批中中外項目取得了進展。對於一手把聯通扶持起來的胡老來說,保持關注是很正常的事情。扶上馬送一程,也算是盡到責任。

胡老嘆了口氣,微微搖頭道:「現在困擾聯通最大的問題,就是設備和資金兩個方面。從技術上來說,我研究過泛翰集團在渤海省的鐵路通信網絡,你們之前從夢幻集團引進了程控機的研團隊和技術,後來又6續開出多種網絡設備。這次華晶在光刻機技術鑒定上面使用的校園網技術,很多都讓我眼前一亮啊!」

周碩微微愣了愣,實在是沒想到自己種下的種子,竟然在這里開了花。原本媚眼是拋給未來電信業小霸鐵通的,哪里想得到竟然釣出來聯通這樣一頭大白鯊!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其實說到底,還是時機的問題。一方面是鐵路通信目前還在滿足自用的階段,另一個則是聯通的成立確實在這個時間點上極為脆弱。

機緣巧合之下,也就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電子工業部的大領導親自找上門來,哪里容得下周碩牙縫里蹦一個「不」字?

周碩勉強的點了點頭,干笑道:「呵呵,胡部長您太過獎了。我們的技術和國際上仍然有些差距,不是這么容易彌補的。不過如果國家需要我們做什么,泛翰集團一定會盡力而為。」

胡老在突然停下腳步,看了身邊的小錢一眼。淡淡的對他說道:「你去後面看一下,暫時不要讓人走過來。」

將小錢支開,等他走得遠了,胡老這才無奈的搖頭看向周碩道:「沒有那么大的麻煩,咱們先坐下說。我從科委那邊知道,你對尼康有一個計劃?如果能夠順利執行,應該可以獲得自己的光刻機制造能力吧?」

周碩對此倒是絲毫不覺得奇怪,畢竟胡老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擺著。科委和中科院想要計劃順利的執行,肯定是離不開電子工業部支持的。而且胡老這個層面上政治可靠性就更不用說了,絕不會有泄密的可能。

於是周碩干脆的點了點頭,承認道:「不錯,如果計劃順利,我的目標是能夠獲得尼康在光刻機上的全部技術。從目前來看,計劃進展的比較順利,接下來就要看日本人是不是上鉤了。」

胡老靜靜的在走廊邊上的塑料椅子上坐下來,邊思考邊說道:「國家准備在華虹9o9工程上投入1的o.5微米生產線。但是我覺得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情況變化做出相應調整的,華虹目前來看生產線技術水平不應該低於o.35微米工藝。如果泛翰集團能夠拿出這個技術來,華虹的生產線從泛翰集團引進也不是不可能……」

周碩聽的簡直腦子里一陣眩暈!為華虹提供生產線?要知道歷史上國家為了保持華虹的技術延續性,斷斷續續可是投入了十億美元以上,更別說投入的人民幣了,那可是上百億的大單!如果泛翰集團能夠接下這個訂單,簡直不敢想象未來會成為什么樣的巨無霸。

生產線改造是有延續性的,華虹今天敢用泛翰集團的生產設備,那以後想轉投別家成本就會極為高昂。想想從o.35微米到9o納米要經過幾代技術更新,就知道這里面究竟蘊藏著多少利潤了。

o.35、o.25、o.18、o.13,晶圓廠想要賺錢,一是要有自己的產品線,自產自用。要想靠代工過活,就不能在技術上被國際主流落下太多。

在未來二十年里,華虹歷史上起碼經過了四到五次技術更新,每次少說也要幾十億,多的上百億也不奇怪。要知道隨著芯片線寬不斷縮小,晶圓廠的投資可是打著滾往上翻番的。

九十年代能算得上國際主流水平的晶圓廠少說也有幾十上百家。但到了2o14年,真正站在業界頂端的晶圓廠,卻一只手就能數的過來。

「但是我有一個請求。」胡老鄭重其事的看著周碩說道:「希望泛翰集團能把光刻機上的利潤,投入到聯通的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