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鋼日電(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512 字 2023-03-22

「胡老,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國內的市場再大,我們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就不會有前途。」周碩正色道:「但不論美日歐,哪個市場都不是容易打開的。只有抱成團,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求得一線生機。」

「目前世界上主要得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都已經經過了自由資本主義時代,而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在日本,經濟主要把持在財團的手里。而美國的經濟則攥在華爾街的手里,歐洲的經濟被各大托拉斯企業掌握,這是先進世界的主流。」

「但我們國內,恐怕目前是沒有誕生托拉斯的土壤,而金融業更是不可能強大到影響國內大環境的地步。所以只有財團模式,才是一條貌似可行的道路。其實不用我說,國家就已經在試驗這條道路了。不說別的,首鋼集團就是以生產鋼鐵為主,兼營機械、電子、房地產、服務業、海外貿易等多種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但我不得不說,首鋼的嘗試不能說會失敗,但也算不上是成功。」

「原因很簡單,就是首鋼太獨,也沒有主心骨。」

首鋼集團別看名字里帶著一個鋼字,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涉獵極廣的龐然大物。首鋼集團在1995年,是中國國內最先進芯片生產線的所有者。它和nec1991年合資成立的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在1995年12月經過技術升級,能夠生產0.5微米6英寸技術的晶圓。

當然在周碩的這個歷史里,很快就在1996年被華晶刷新了記錄。但在原本的歷史上,首鋼日電的技術,在當時可是獨一份。但首鋼自身的技術極差,根本無法掌握nec的生產水平,整個首鋼日電反而是控制在nec的手里,和京東方的狀況其實極為類似。

除了電子工業以外,首鋼還積極進入其他行業。比如說房地產,國際貿易之類的。作為一個重工業鋼鐵企業,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務正業……

但首鋼自己沒有核心技術,卻又不想把吃到嘴里的nec吐出來,於是只能淪為nec的生產基地。平白因為污染受著石景山的氣,熬了十幾年,直到世界上普遍進入微納米時代了,nec可以說是榨干了首鋼日電的好處之後,才逐漸把股份轉給首鋼集團。

當初想好的用市場換技術,結果就是市場也丟了,技術也沒拿到。首鋼或許賺了兩個錢,卻給石景山區留下了一大堆污染和麻煩事,搞的自己里外不是人。

周碩這兩句話一說出來,胡老就陷入了沉思。

首鋼引入nec成立首鋼日電,也曾經被電子工業部寄予了厚望。然而經過幾年運行下來,胡老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市場讓出來,股份讓出來,最後是不是真的能夠得到技術呢?如果沒有泛翰集團橫空出世,首鋼日電1996年投入0.5微米生產線,對國內是好是壞?

四年時間里,首鋼日電的關鍵技術崗位仍然把持在nec的手里。公司的運轉和管理崗位,同樣把持在日本人的手里。中國人只能擔任基層的勞動力崗位,在技術上毫無發言權。至於說讓中國的科研人員參觀借鑒,更是想都不讓想。

這樣的合作,最終只能是中國人淪為一個打工的。工廠里對你千防萬防,就算在中國土地上建設一百一千家這樣的工廠又有什么用?

所以說,首鋼的全方面發展不能說失敗了,起碼規模上去了,錢賺到了一些。但最根本的技術,卻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後世中國國內幾家一線晶圓廠,又有哪個是在首鋼日電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

見到胡老臉上露出認同的神情,周碩振奮起精神,再接再厲道:「胡老,所以說首鋼這種八爪魚式的發展是不行的。在中國想組建財團式的組織,就必須有兩個要素。」

「一,必須以一個有技術優勢的產業為主心骨,在市場上取得能夠與外國企業競爭的資本。」

「二,必須廣泛的聯合國內有志於此的企業,形成一個上下游聯系緊密的產業鏈條。」

「當這樣一個產業聯盟建立起來之後,再以它為基礎,將觸角伸向社會上的其他關聯行業。最終形成日本財團式的松散壟斷組織,以這個組織的力量團結國內商業資本,去與國外的壟斷組織進行較量。」

「壟斷。」胡老聽到周碩的這個詞,臉色漸漸的沉了下來,皺著眉頭問道:「小周,你給我說句心里話,這個組織究竟想用來做什么?」

周碩猶豫了一下,隨即抬起頭來,雙目炯炯有神的正色答道:「當然是為了讓中國微電子產業,最終有站上世界巔峰的一天!」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