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基板玻璃(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511 字 2023-03-22

介紹完一側的生產企業,王中陽手一指,又介紹起另一側的研究單位來。

「研究單位來的有長.沙非平衡材料所,浙大光學所,長.春光學機物所,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每當他介紹到一家單位的時候,負責人都會向周碩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直到將來人全部介紹完,看向周碩確認他已經把人都記下了,這才接著說道:「非平衡材料所目前掌握了ito銦錫氧化物的制備方法,浙大光學所手上有基板玻璃的拋光技術。長.春光學機物所擁有玻璃平整度的檢測技術,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提出了實現磁濺射銦錫氧化物塗層的可行方案……」

「現在問題的關鍵有二——」

王中陽皺著眉頭、敲著桌子說道:「一、最關鍵的超薄平板玻璃制法,國內還沒有企業能夠掌握。基板玻璃制備需要的平板玻璃,厚度要在0.6毫米,這個技術還得請在座的各位商議一下,看看怎么能夠實現?」

「二是,企業與研究所合作的方式,總要商量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出來。」

「各位,我說一句。」周碩看到企業代表這邊有幾個人臉上顯出不以為然的神色,皺眉道:「咱們國內在可預計的未來,液晶面板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這筆生意是個長期的買賣,千萬不要為一點眼前的小利益而不願意為技術進行投入。」

「周總這話說的明白,我們也不是不懂技術的重要。」綠星玻璃的代表點頭道:「只是企業花錢得到技術,研究所是安全了,可我們的利益又如何保證呢?」

綠星玻璃這個問題倒也現實,國內這個山寨遍地跑的情況,真的如他所說一樣。這邊正規廠家花錢買來技術,生產的產品就肯定要把技術研發費用攤進去,價格自然就會有所提高。

但以實際國情來看,這種買來的技術是無法做到絕對保密的。山寨廠家用比正規廠家低的多的價格得到技術,價格上優勢可就太大了。這也就造成了一方面國內企業技術低下沒有競爭力,另一方面卻沒有動力投入科研的現狀。

不光是玻璃制造行業,目前中國的所有行業都面臨這個問題。第一個做技術的人投入太大,幾乎就是九成九會死。不做技術改進,說不定還能憑借低廉的人工多活一些時候。

「這個,就看各位信不信任我們京東方,信不信任國家了。」周碩正色道:「目前國內願意在液晶面板技術上投入的,只有我們京東方一家,我們可以保證只向購買了技術授權的企業采購。即使未來液晶面板生產技術向外擴散,我們也保證擴散企業一樣會遵守這個要求。」

「就算我們想信任京東方,那么京東方如何讓我們取信呢?」還是綠星玻璃的人緊接著問道。

周碩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無謂的說道:「京東方會用自己的信譽做擔保。」

「這就完了?」綠星玻璃的代表楞道。

「大家拭目以待就是。」周碩點了點頭。

周碩還真不擔心京東方的信譽不夠,不管怎么說京東方也是一家「國企」,國企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起碼一點是值得信賴的,那就是注重臉面。說出去的話不說一口唾沫一顆釘,起碼不會單純因為經濟利益輕易推翻。

而如果有上級領導的意志在里面,國企甚至還經常會做一些不要經濟利益的事情。

「周總,關於ito玻璃基板這一塊,我們南璃集團比較有興趣。其實從93年起,我們就在做ito生產的准備工作,只要關鍵技術到位,我們立刻就能投入生產。」

說話的人周碩認得,是南璃集團的代表。南璃集團是國內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1983年成立以來已經發展成萬名員工的巨型集團。在玻璃行業,南璃不說是前三,起碼也是前五。他們說研究過ito技術,那還真是有可能。

「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技術還無法滿足0.6毫米平板玻璃的生產。如果周總能夠提供平板玻璃的貨源,那就再好不過。」

周碩聞言拿眼睛去看那另外的三家企業,果然全都低下了頭。開玩笑,南璃集團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們自問也沒有信心能夠做到。每一次技術研發都是賭博,巨額資金投入進去了,萬一最後什么成果也沒開發出來怎么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