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具(2 / 2)

電子重生 周碩 1525 字 2023-03-22

如果說龔菊之前還不知道泛翰集團究竟是什么樣的存在,那么她現在就已經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文件里只是說泛翰集團被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調查,在聽證會上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栽贓陷害,就要被趕出美國市場。

她對泛翰集團具體的了解仍然是所知不多,但這並不影響她轉變態度,認識到泛翰集團的恐怖。

開玩笑,滿中國你再找出一家,能被美國國會調查的企業來。滿中國你再找出一家,把美國人逼的要靠政治手段擋在市場外面的企業來?

僅憑此一點,這泛翰集團就了不起!在這冰山一角之下的,細細一想,就能感受到它隱藏力量的恐怖。

其實倒也不是泛翰集團故意隱藏自己的力量,而是它的主要市場在對公、對運營商、對企業級的客戶。即使它橫掃了歐洲網絡設備市場,但對歐洲普通人的影響卻不大。大家打電話只會問自己的運營商是哪家,電話是什么品牌。誰會在乎運營商用了什么公司的交換機,電話里的芯片是哪個晶圓廠生產的?

在中國,泛翰集團聲名不顯原因也是如此。就算是魅動系列產品,消費者最多也就記住魅動這個品牌,少有的能記住泛翰娛樂這家公司。至於說這家公司背後的集團究竟有什么業務,誰會去關心呢?

這也就怪不了龔菊,竟然對泛翰集團沒有什么印象。她不是電子產業的業內人士,當然不會對行業信息敏感。

就算換成美國人,對高通和德儀有了解的人又有多少。說不定你問他們康寧是什么公司,還會回答你是訓練大猩猩的馬戲團呢。

龔菊說的這話意思很明確,既然是生意,那她的感想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周碩想讓她傳遞什么感想給觀眾,到時候這個感想就是她的感想。泛翰集團的立場,自然就是她的立場。

把記者在節目中曾經表現出來的立場當做她自己的立場,把節目里的感想當成她自己的感想,這未免就太天真了。節目就是節目,除了節目內容傳達的信息以外,去糾纏於節目外記者的生活、或者她曾經的節目態度,這是刻舟求劍。

一支筆難道因為寫過臟話,就不能再寫詩了么?至於詩是不是反詩,這和筆無關,需要讀者帶腦子自己去分析。因為筆寫過臟話就認定寫的是反詩,這邏輯恐怕說不過去。

周碩對龔菊的態度贊賞,也是因為從她的話里,能夠確認這確實是一個敬業的記者。不管她有沒有「良心」這種東西,至少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沒有問題。

對周碩來說,這也就足夠了。

「那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我希望龔記者能通過你的渠道,將我們泛翰集團取得的成績和受到的歧視散播出去。僅僅是散播還不夠,要掀起一陣輿論,促使更多的中國人和我們泛翰集團同仇敵愾。」

「這……」龔菊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負責的新聞欄目肯定沒問題,這條新聞蘊含的先天感情很豐富,矛盾沖突也足夠戲劇性,還能挑動民族感情,就算周總不說,也能達到上節目的要求了。但要說在社會上獲得足夠高的關注度,僅憑我們欄目肯定不夠。」

「說實話,我們泛翰集團對傳媒行業不太了解,人脈資源也不太充分。能夠請到龔記者,這還是多虧了科技部吳浩主任牽線。」

這時一直以來周碩最大的組織內靠山科委早在1998年就已經改名為科技部,而當年的國.務.委.員.宋老也從科委的任上退了下來,現在「屈居」於中國工程院院長的職位。吳浩這個當年代替宋老去綉城見周碩的小兄弟,這些年也是水漲船高,已經成為一名正處級的領導干部。

周碩想了想,接著說道:「但是龔記者我想不論在央視,還是在地方。不論電視台還是紙媒,關系肯定是不缺的。正所謂一事不煩二主,我希望把這件事情就交給龔記者來運作了。我出兩千萬的公關費用,只看結果不問過程。怎么樣,龔記者有興趣沒有?」

「我要考慮一下……」

龔菊一直以來緊綳的表情也微微動容了,兩千萬啊,就算她是名嘴,身家也沒有這十分之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何不拼一下呢?

她看起來是一筆巨款,但對周碩來說,如果能夠煽動起國內輿論的矚目,等最後打開美國市場獲得的利潤,又哪里是一個小小的兩千萬呢?

這筆錢只要龔菊能夠做到他期望的效果,周碩可一點也不會吃虧。

龔菊在心里飛快的衡量著這件事情的利弊,雖然她過往也有不少「美分」的言論,但為民族產業撐腰這種事情肯定是政治正確的,不用擔心因為風格改變而流失人氣。至於事件接下來的推波助瀾和運作,她心里一時也有了不少的主意。

她的眼神逐漸堅定起來,心里拿定了主意。這筆生意,可做!(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