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番外(2 / 2)

「我觀夫人神情皆疲,不如先找個落腳的地方將身子養好了,再做計較吧。」老大夫難得的仁心仁術。不經意地給紀小芙出著主意。

腳步慌張的紀小芙頂著眾人有些詫異的目光離開了葯鋪,然後又行色匆匆地趕往了下一個小鎮。

在離開小鎮的時候,紀小芙就已經下了決定。已經這樣了,再壞又能壞到哪去呢。先找個地方生下孩子,其他的事情,再重長計較。也許她可以找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覺的生下孩子呢。

到那時,她還是金鞭紀家的女兒,峨嵋掌門的親傳弟子。

都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在做,天在看。本來已經回到峨嵋,放松下來的紀小芙根本沒有想到事情會有被曝光的那一天。而且還是在那么輝煌的時刻之後。

她有多久沒有想起過那個孩子了。剛出生時她是那么的幼小,她都不敢用力去抱她,就怕哪一下,弄傷了她。從剛開始的糾結不想留,到後來的一脈溫情,胎動時剎那間的感動。十月懷胎,每一日的傾心相對。

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再也割舍不下了。當生產的痛苦迫使她的骨頭重新組合時,她便知道她再也舍不下她了。

『汝父姓楊,單名一個逍字。汝名——楊不悔。』紀小芙還記得那日自己抱她在懷里,輕輕地吐著這句話時的悸動。小小的手,緊緊地攥著她的手指頭,她一臉汗一臉淚地用臉頰輕輕地碰著嬰兒嫩滑的臉頰時,那份小心翼翼。

與楊逍在一起的日子雖然短暫,但她在矛盾中感受到了從不曾有過的感覺。現在想來,也許那就是她命中的劫吧。給女兒起名不悔,有多少是不悔那段荒唐的時光,又有多少是真為不悔生下這個女兒。

她知道,她錯了。她錯在她的行為傷害到了別人。所以今天,她才會在那么美好的年齡接受這般殘酷的懲罰。

她還不到三十歲,但整張臉蒼白憔悴以及沒有光澤的頭發好像五十歲的老婦。

第六年,紀小芙終於真正的靜下了心,開始認真的誦讀經書,每一句,每一字,認認真真地誦讀著。

第七年,第八年,第九年,一直到第十二年。就在紀小芙心如直水的生活密室里時,滅絕師太終於再一次打開了密室的門。

這十多年來,紀小芙的衣食用品都月按月由特殊通道送進來。所以,十二年來,除了第二次見滅絕以外,她竟然再也沒有見過別人了。

終於滅絕在確定紀小芙再也不會威脅到峨嵋後,將人放了出來。而被放出來,或者說是被驅逐出山門的紀小芙確不知道要何去何從。十多年並不曾出現過的紀小芙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多少人記得自己。記得曾經風華正茂的自己。

只是記住又如何呢。這個世上再也不會有紀小芙這個人了,也不會有為了峨嵋掌門之位出家為尼的某位師太了。因為她被放出來的理由便是走火入魔暴斃了。從此她只能隱性埋名的了此殘生了。

渾渾噩噩地過了多日,紀小芙終於想起了那個被她寄養在農家的女兒,也不知道這十多年過去了,她如今天是否安好。她想去看看她,她想守著她,守著這個她虧欠良多的女兒。

想到此的紀小芙連忙腳不停蹄的趕到那戶人家。這些年,紀小芙沒有練武,體內也沒有內力,身體是每況愈下。曾經不過數日腳程的地方,她卻要走上好久才能到那地方。

......................................................................................

楊不悔三四歲時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她的記憶里並沒有紀小芙的存在。所以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孤兒。

當年收養楊不悔的人家,也算是個厚道人了。紀小芙早年留下的銀兩雖然不多,但看在這點錢的份上,也並沒有在紀小芙一去了無音信後,便將楊不悔隨便打發出去。

在紀小芙一去將近兩年沒有再回來後,那家人便覺得紀小芙可能已經沒了性命,畢竟這世道太亂,做為一個女人,就算是江湖人,死亡的機率那是非常大的。

小小的楊不悔,長的非常漂亮,一張小臉完全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優點。小孩性子也好,平時並不怎么哭鬧。再加上是這家人從小帶著長大的。所以,很得這家人的喜愛。

因為當初紀小芙編造的身世和身份,這家人還一直以為紀小芙夫妻兩個一直是江湖人,因為被仇家追殺,丈夫為了救身懷有孕的妻子,這才跟著她們母女失散了。

而紀小芙生產過後,都是以尋找丈夫的名義離開的。所以,沒有人知道這楊不悔是那般不堪的身份。

這年頭,娶個媳婦還要送到蒙古人家里住三天,這家里人便以女兒的名義偷偷地為兒子養了一個童養媳。等到兒子大了,再悄悄地圓了房。也就不怕第一個孩子血統不純了。

因為是當自家媳婦養的,所以這家人還算是精心。楊不悔倒也沒有遭什么罪。等到紀小芙找到楊不悔時,明教的起義軍正鬧的厲害,很多漢人家里也不再把媳婦送到蒙古人家里去了。這楊不悔還因此得了一個不錯的婚禮。

鄉下人的婚禮,不過是這家一塊布,那家一些蛋的。紀小芙遠遠地看著一身紅衣的,長相酷似她的新媳婦站在門口目送參加婚禮的鄉親。

淚,無聲無息地落下!那是她的骨血呀!

自至,紀小芙便用下山時滅絕給她的銀兩,在離楊不悔比較近的地方住了下來。種些菜,種些雞鴨,日常再做些針線女紅。日子便悄然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