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巫蠱之禍(1 / 2)

坐在車上,劉長把玩著手里的野豬牙。

「朕聽聞這東西可以做成號角,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劉長笑呵的詢問道。

呂祿還沒有回答呢,袁盎便開口說道∶「陛下既讀聖賢之書,應知莫非命也,順受其正,陛下欲為正命者也,非正命者也」

劉長遲疑了許久,緩緩放下了手里的野豬牙。他沒有回答,清了清嗓子,問道「祿你覺得呢」呂祿「驚訝」的回過頭來,「啊陛下,臣正在專心駕車,您問的是什么」劉長不屑的看著他,隨即誠懇的望著袁盎,

「你說的對啊!朕的身邊就是缺少你這樣敢勸諫的大臣,朕一定將你的勸諫記住,你放心吧!」袁盎看到陛下這么好說話,也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點了點頭,便繼續看向了前方。

群賢和虛假的群賢用典是不一樣的,像真正的群賢用典,都是簡單明了,如武王吐肉,商湯放鳥,定三個法,抽水打魚,你一聽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能精准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通俗易懂,這多好啊,而虛假的群賢用典故,總是從字縫里去掏,你不但要會讀書,還能得背誦下來,而且這些典故可能會出自任何一個地方。

想要接上這些典故,你就得對典故的出處非常的熟悉,能背誦下來才能應答。

故而這個時代的虛假的群賢們辯論,尋常人坐在一旁,那可真是什么都聽不懂,一般人也不配上去跟他們辯論,你連人家說什么都聽不懂,那你還辯論個什么呢?

而袁盎用的這個典故,當然就是出自《孟子》,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經過了這么一遭,劉長都不怎么跟袁盎說話了。他跟呂祿聊的十分開心。

「那始皇帝當真是不如朕啊,他修建馳道,用了十余年,動用了多少人力方才完成,看看朕,朕只用了數年,征發的百姓也沒有多少,就辦成了他辦不成的事情」「那您為什么還要派人去看護他的皇陵,還為他修繕皇陵呢」

呂祿也是很奇怪,始皇帝的皇陵在很長時日里都是一片廢墟,項羽一把大火將地面建築都燒了個干凈,剩下高大如山的封冢,而劉邦很不待見始皇帝,在大漢,反對暴秦是屬於政治正確,是不能例外的,誰敢說秦好,那就不要待在大漢了,去陪始皇帝吧。

漢朝對始皇帝的皇陵是完全無視的,沒有派人去看守,沒有拜祭,更沒有去修繕它….其實不只是在大漢,往後的時日里,始皇帝的評價也一直不高,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重啟肉刑的皇帝開國之後,設立帝王廟,有十八位君王,其中有劉邦和劉秀,甚至都有忽必烈,卻沒有始皇帝。

到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十全老人的時期,帝王廟里所供奉的皇帝已經達到了一百八十八人,兩漢有名有姓的君王基本全部入選,連帶著三國時的漢昭烈帝也一同入選,就連大明的君王都基本上全部入選,他們連前朝君王都全部供奉了起來,還是沒有供奉始皇帝。

而劉長在不久前,競派人去修繕了始皇陵上的地面建築,又找到當初的秦國公室之人,讓他們去看守皇陵,允許他們進行祭祀。

劉長的這番行為,讓群臣都有些看不懂。您作為皇帝,怎么能帶頭搞這種不正確的行為呢

劉長卻不甚在意,法家在這種時候不敢說話,他們身上那秦國余孽的刻印還沒有完全消失,在這種敏感的事情上,他們也不敢多說什么,儒家的反應倒是很讓劉長意外,他本以為,以儒家對嘉政的痛恨程度,定然會全力反對。

可反對的只是儒家中的幾個派系,其余派系居然很支持劉長的這種行為,還認為給君王設立祭祀就是禮,哪怕這是一個暴君,那也是君王,當初周滅商,卻沒有斷絕商的祭祀,陛下的這種行為,不就是先王之賢舉嗎

可呂祿知道,自家陛下是從來不在意什么禮法的,他也不是很理解劉長的這個舉動。

劉長卻感慨道∶「先前時日里,聽聞廷尉抓住了一群賊,這些人是想要挖始皇帝的陵,被當地的亭長所抓住的。」

「朕想,若是讓一個滅六國的大丈夫被小人所欺,那就是朕的失職了!」

「況且,這廝也挺厲害的,哈哈哈,受人恩澤,總不能讓他暴屍荒野吧?天下的那些小人都說朕是暴君,萬一將來大漢也跟商周秦那樣滅亡了,希望也會有人為朕重設祭祀,修繕皇陵吧!」呂祿大驚,急忙說道「陛下大漢的江山永固,千秋萬載,不可說這般不吉利的話啊」「哈哈哈,都是放屁」劉長肆意大笑。

而聽著如此「離經叛道」的話,袁盎卻一句話都沒有說,這個人,平時不怎么愛說話,劉長口嗨幾句,他也完全不會理會,不像當初叔孫通安排的那些監察禮儀的人,可劉長若是付諸於行動,那他就會全力勸阻了,至於給始皇帝修繕皇陵之類的事情,別看外面爭議很大,可劉長身邊卻沒有什么其他聲音。法家都不願意開口,有人曾來求見袁盎,希望他以自己的身份來勸說劉長。

袁盎回答道∶「國家的興盛是因為百姓,當初秦國擁有那么多的軍隊,都不能阻止自己的滅亡,如今他已經滅亡了,祭拜一個死去的人又能有什么呢?陛下行仁政,大漢懷黎民之心,縱然秦國的百萬軍隊再次出現,也可以輕易擊潰他」

袁盎雖然跟欒布一個派,可他的學問主張似乎更偏向孟子。

不過,儒家這些年派系諸多,互相融合,也說不出誰像誰了都沾點彼此的東西,甚至是其他學派的東西,無法考證。

因為有馳道的緣故,劉長行路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很快,劉長就已經出現在了梁國.

對劉長的到來,梁王是非常開心的,他一直都在想著這個弟弟,梁國距離長安最近,可他卻不能隨意串門。梁王也得知了劉長有了雙子的事情,很是遺憾的表示,為什么不將你的兒子都帶來呢?在宴席上,劉長坐在上位,打量著梁國的群臣。

張偃就坐在群臣之中,整個人都脫去了原先的稚氣,安靜的坐在群臣之中,不急不慢的吃了一口熱茶。劉長是徹底對這些人失望了,梁國似乎是有種什么魔力,無論劉長派誰前來,都會被弄成黃老學派的忠實擁護者。

要不要把郅都派過來當國相呢

「長..陛下啊,來,不要發呆,吃,這都是你愛吃的...我知道你要來,特意給你准備的,哈哈~」劉恢笑著,各種好吃的都堆滿了劉長面前的案。

劉長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兄長啊,你可少吃點吧...你這都胖成什么樣了…..你還知道自己的腳長什么樣子嗎」

」我最近也跟著大家練習劍法,可還是如此.。..沒有什么變化啊。」「多吃些菜,少食其他,大概就有用了。」

宴席結束後,劉恢帶著劉長去休息,劉長卻將張偃也帶到了身邊。

看著這位從內而外都在釋放著黃老儲懶氣息的猶子,劉長失望的說道;「朕當初讓你前來梁國的時候,曾對你說了什么你還記得嗎」張偃遲疑了片刻,說道「記得……」

「那你怎么就變成這個樣子了不是讓你督促群臣的嗎」「不是..陛下...」「叫舅父」

「景父啊……這梁國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啊…什么都做不了…我督促什么啊…..」張偃的眼里也滿是絕望。

「算了,算了,你就安心在這里干吧!!」劉長揮了揮手,「朕也不派人了!!!」

劉長又在梁國待了四五天,跟著兄長在各地狩獵,劉恢倒是挺開心的,就是他騎的戰馬有些受不了。劉長離開梁國,朝著濟南繼續前進。

「她是什么時候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