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掰手腕(2 / 2)

民國之鐵血少帥 鐵帥 1014 字 2023-03-27

這一次軍事會議,中華民國海陸空三軍凡是中將以上的人員都參加了,其中包括軍事委員會主席馮德麟、副主席馮庸、段祺瑞、馮國璋,陸軍總司令蔣百里、海軍總司令程越、空軍總司令李藻麟、武警總司令臧致平、總參謀長張孝淮、東北軍區司令員張作霖、西北軍區司令員謝持、西南軍區司令員唐繼堯、蒙古軍區司令員徐樹錚、歐洲參戰軍司令員吳佩孚、陸軍機械化第一集團軍軍長陳宇、陸軍機械化第二集團軍軍長張立、陸軍機械化第三集團軍軍長肖皓。

會議正式宣布改革軍事,其中陸軍正規野戰部隊三百萬人,蒙古軍團五十萬人、西南軍團五十萬人、西北軍團五十萬人、東北軍團五十萬人,第一到第十機械化集團軍,除此之外還有高原部隊五個師、山地部隊五個師、坦克師五個。

武警部隊一百五十萬人改編成武警三十個軍,邊界十二個省分別駐扎十二個武警軍,剩下的十八個分布在各個省,一旦戰局有變,它們就是最強力的後備軍。

隨著卡車的大規模應用,部隊不能說跳過了摩托化這一階段,但處於摩托化與卡車化之間。

皮卡、軍用三輪摩托、重卡組成了機械化陸軍,使得機動力大大提升了,戰斗力也相應的提升了。

海軍正式改建,東海艦隊改名為太平洋艦隊,南海艦隊改名為印度洋艦隊、東南艦隊改名為大西洋艦隊,另組建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前者負責日本海到白令海峽一帶海域,後者負責東南亞沿海區域,包括馬六甲海峽。

每個海軍艦隊按照各國混合艦隊編制配比,甚至進行過優化,一共是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四艘航母、兩個巡洋艦驅逐艦大隊,大大小小艦艇加起來上百艘。

當然,暫時這些配備不齊,畢竟中華民國的海軍現在最大的戰艦就是輕型航空母艦。

中華民國年前一共下水了兩艘夏級航空母艦,一萬兩千噸,可供四十二架飛機起飛,標配是海軍戰斗機十二架、轟炸機三十架。

現在,各大造船廠正在加緊步伐,迅速上馬各類軍艦,福建造船廠最遲21年就能夠下水六艘商級航空母艦,而中德合資造船廠那邊,兩艘『皇』級戰列艦、兩艘『王』級戰列巡洋艦也到了收尾階段。

有了第一次的建造經驗,再來建造軍艦,絕對事半功倍,中德合資造船廠下一批次決定上馬兩艘『帝』級戰列艦、兩艘『尊』級戰列巡洋艦。

至於皇』級戰列艦、『王』級戰列巡洋艦則轉交給了奉天造船廠、天津造船廠,務必讓每一只艦隊達到標准配備。

空軍則正式擴編為十大飛行師,畢竟大編制不適合這種兵種,其中每個軍區駐扎著一只飛行師。

飛機制造可比軍艦要簡單的多,價錢也要便宜得多,馮庸大手一劃,直接就是一億華元,足以購買一千架飛機了,至於是戰斗機還是轟炸機,那就看他們怎么分配了。

可以說這一次,馮家出了大血,盡管財政收入高達數百億,可分撥到各處的資金也不少,光是教育、醫療、交通就已經把這些錢用得精光。

剩下的那些軍事支出通通走得馮家私賬,馮庸把老婆本都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