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2 / 2)

孫若微護犢子的行為,在朝臣中並非沒有支持,支持者眾,而且根基深厚。

迎歸派和中間派,對於朱祁鈺的登基,是保守反對態度。

陳循作為華蓋殿大學士,卻從來沒到郕王府奏對過,有什么事,都是通過文淵閣、司禮監進行傳話。

陳循來到京營找到朱祁鈺,是讓朱祁鈺萬萬沒想到的。

「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陳循行了個稽首禮,隨後他站直了身子,從袖子里掏出了一本奏疏來,拿在手里。

「陳學士。」朱祁鈺氣喘吁吁的站穩了身形,有些奇怪的看著猶豫的陳循問道:「怎么了?」

大約就是在問,平時都尿不到一個壺里,為什么突然就尋來了?

陳循面色十分難看,他一臉無奈的說道:「這里有一篇文章,還請陛下過目。」

「是什么?」朱祁鈺拿過了奏疏,稍微看了兩行,就是頭暈目眩,臉色大變,手一用力,便將這奏疏捏出了褶皺來!

這是一篇鳳陽詩社的文章。

朱祁鈺看了大半截臉色都變得數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陳循厲聲問道:

「什么叫做報以壯士斷腕之決心,棄大同、宣府兩鎮之地,以盡忠孝之全功,迎回上皇!」

「什么叫做以德服人者王,皇明六師新喪,九塞氣沮,不宜刀兵,應休兵戈而止邊患?」

「什么叫做賊虜如今所求者,不過金珠財帛,略施小惠,軍隊耗資靡費,天命已去,唯有南遷才可以紓難?」

「陳循,你給朕翻譯翻譯,什么叫做布仁行惠議!」

陳循拿來的是一片社論,上面《布仁行惠議》的核心觀點,其實就是議和。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割讓大同、宣府兩鎮,換回太上皇朱祁鎮。

而大明精銳剛剛折戟,應該答應瓦剌人的要求,不興刀兵,給以歲賜。

在換回太上皇後,立刻南遷,方能避免亡國之亂。

一旦達成所謂的和議歲賜,那就代表了大明官方承認了瓦剌不再是大明冊封的外藩,而是真真意義上像宋時遼國一樣,與中國對等之國家。

難道不把錢花在軍隊上,難道花在賠款上嗎?

朱祁鈺憤怒的說道:「什么叫做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願以身為草薦,任人寢處其上,溲溺其上,而無怨言!」

「這么奇怪的要求,朕就從沒見過!」

「聶忠!帶著人去把這家鳳陽詩社給朕抄了!上書十四人,把他們的皮給朕扒了!做成草席,放到廁所里,任人溲溺!」

「陛下!」陳循俯首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陳循,朕看錯了你。」朱祁鈺的臉色憋得通紅,怒氣沖沖的說道:「朕本以為你只是腐儒,這等扔到伙房燒柴都能熏出臭味的奏疏,你也好意思拿來?」

「這就是你獻的第一份諫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