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2 / 2)

之前四兩,現在七錢,的確是平抑糧價了。

這幫狗奸商,哄抬物價奇貨可居,大發國難財,等到打完了仗,一個個都要去刑場走一遭。

亂世用重典,朱祁鈺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俞士悅繼續說道:「柴米油鹽醬醋價格都與平常無二,反而因為瓦剌人兵鋒將至,商賈拋貨,價格略降了幾分。」

「陛下,最近各詩社活動頻繁,卻對糧價閉口不談,可見還是能吃飽了。」

朱祁鈺差點笑出聲來,點頭說道:「朕知道了。」

「時刻注意,若有人囤貨居奇,惡意倒買倒賣,讓五城兵馬司逮捕即是,若是有人阻攔,到錦衣衛衙門盧忠去就是。」

金濂俯首說道:「臣領旨。」

「俞士悅,京師盜寇是否猖獗?」朱祁鈺點名了刑部尚書俞士悅。

俞士悅俯首說道:「比平日里更加安靜了一些,兵事在即,宜用重典,平時小錯,現如今怕是要從重從嚴,總體來說,蟊賊還是非常怕死的。」

「於老師父,讓臣協助都督衛穎防守德勝、安定兩門,也是因為城中無大事,所以才放心讓臣去做。」

俞士悅協防德勝門和安定門,這件事朱祁鈺當然知曉,他點頭示意俞士悅退下。

他認真想了半天,看著吏部尚書王直問道:「王尚書,朕殊不知,群臣喧囂於殿,究竟為何?」

「這不是沒什么大事嗎?還是朕淺薄了?沒看到危急隱於水面之下?」

王直再次站出來,俯首說道:「那倒不是,就是沒什么大事,甚至連瑣事都沒幾件。」

「那哭什么?」朱祁鈺眉頭一鎖。

這幫人…難道單純是因為怕嗎?

金濂憋著笑,但是他一句話不說,其實就是陛下猜到的那個理由,群臣們在怕。

「又沒讓你們上城牆,更沒讓你們出城與瓦剌人接敵,做好自己的事就好。」朱祁鈺站起身來,一甩袖子,向著文華殿而去。

興安大聲的喊道:「退朝。」

「恭送陛下。」王直帶著群臣高聲呼喊著,送走了朱祁鈺。

「陛下,於老師父廣寧門外來報,城外發現瓦剌斥候,詢問是否接戰。」一個錦衣衛帶著甲胄,卻是疾跑而來,氣喘吁吁的稟報著。

朱祁鈺很快就意識到一個很可怕的問題。

雖然實際指揮者是於謙,但是於謙都是代行皇帝令,也就是說其實兵事上,事事都要得到朱祁鈺的批准。

他才是京師保衛戰的真正指揮者。

這種事,大軍在城中的時候,本來沒什么。

但是現在到了城外,敵人已經杵到自己家門口了,於謙還在匯報和請示。

他不通兵事,但是他知道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現在還是小股斥候,以後呢?敵人的主力部隊,也要請示不成?

他立刻對著興安說道:「興安,立刻擬旨,令於老師父便宜行事。」

「以後不需要任何復雜的稟報和奏准,任何在我大明域內,與敵接戰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不可懈怠。」

於謙這等小事為什么要請示?

他帶著二十二萬軍士,聚集在九門之外,任何一點點異動,都有可能招惹到皇帝的忌憚,所以他才會如此小心。

稍微弄不好,朝臣給他扣上一個謀逆的罪名,於謙又如何辯解呢?

朱祁鈺想的更多一點,也先若是直接打出朱祁鎮這張牌,大明的將士怎么辦?

是開火,還是不開火?

朱祁鈺給出的答案是,與敵接戰,天經地義。

無論是誰,想要攻破大明京師,都得問問手里的刀槍劍戟銃,同意不同意!

正如王直所言,朝中無大事,一群文臣逼逼賴賴了個半天,只是怕自己的腦袋落地罷了。

他和王直談了談城內的局勢,尚且還算穩定,能跑的早就跑了,剩下的都是跑不掉的人,不想跑的人。

朱祁鈺騎著快馬向著廣寧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