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1 / 2)

「軍令如山,身體力行!」石亨跪在地上,大聲的喊道。

他知道自己違背了軍令,這頓打,挨得不冤枉。

「你還知道!」朱祁鈺一甩袖子,整個人都要氣炸了,這是明知故犯!

大明現在首要的就是恢復京營的戰斗力,作為京師總兵官,帶頭狎妓,這京營還怎么恢復?

「臣也沒想到陛下能來啊。」

石亨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說著,一來是疼的,二來他完全沒想到朱祁鈺會突然過來,抓到了他的現行。

朱祁鈺差點被石亨這種朴實的理由給氣笑了。

「難道朕不過來,你就可以這么做了嗎?以後你若領兵在外,就帶著大軍日日笙歌?這是什么話!」朱祁鈺再次問道,問的石亨直接啞口無言。

這就是於謙說的,石亨可用不可信的原因之一。

他太滑了,即便是面對如此的苛責,可能找到了最符合他利益的詭辯方式。

「起來吧。」朱祁鈺看著石亨跪在地上的模樣,十分嚴厲的說道:「不慮於微,始成大患!不防於小,終虧大德!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道理,朕覺得你應該明白。」

「防微杜漸,要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你是京師總兵官,一言一行,大明京營二十二萬,都看著呢!」

「上行下效的道理你不懂嗎?」

「末將謹記聖訓!」石亨顫巍巍的站了起來,低著頭也不言語。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我大明與瓦剌有血海深仇!五十萬的大明壯丁,死於邊方!他們的冤魂似乎時刻在朕的耳邊低吟!每至此,朕心若刀絞!」

「朕希望的大明京營,是天下無敵的大明京營!是可駕長車,金戈鐵馬,萬里氣吞如虎的大明京營!是可以一戰滅北,將瓦剌人挫骨揚灰的大明!」

「武清侯,只此一次。下次,朕不會再訓誡你了,不能為朕分憂,就做個富家翁吧,日日狎妓,朕也不管你。」

石亨這才知道,陛下的雄心,他俯首說道:「若是再犯,臣必提頭來見!」

朱祁鈺看著石亨十分認真的說道:「軍中無戲言。」

石亨再俯首說道:「敢立軍令狀!」

「陪朕巡查京營吧。」

朱祁鈺站起來,這個時間點,軍士們訓練了一天了,都已經睡下了。

朱祁鈺走進了營房之內,只聽到了連綿的打呼嚕的聲音,最近除了日常訓練,最多的就是深耕土地。

耕地,尤其是沒有機械的時代,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體力活,得虧是從也先那里繳獲了一大批的牲畜,否則會更累。

農耕時代的土地,就是一切,也是最辛苦的地方。

營房內的味道並不好聞,雖然於謙和石亨一直在強調營房干凈整潔的事,但是這么多男人聚集在一起,必然會有味道。

朱祁鈺挨個視察了營房,給幾個睡覺踢被子的軍士掖了被角之後,才離開了營房。

他又讓石亨跟著一起去馬廄和廠庫看了看,馬廄的草料堆疊十分整齊,放水的大缸里都是新換的水,而糧倉的周圍還有不少的石灰,防止糧食受潮。

石亨是個很能打的人,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勇武,他治軍扎營行軍,也是一員良將。

就是管不住自己。

朱祁鈺終於視察完了整個東直門大營,除了石亨自己花天酒地之外,其他的都超出了朱祁鈺的估計,豈止是不錯。

這家伙打仗真的是一把好手。

他拍著手上的草料說道:「武清侯,朕之前交待給於少保要辦一所京師講武堂。」

「習解器械之用法、戰陣之指揮、敵人之伎倆,這件事一直在做,工部也擬好了講武堂的位置,楊洪也答應了朕出任祭酒之事。」

「學員的選拔之上,朕有一些想法,正好冬天貯藏,萬物修養,是不是進行一次大比?」

符合進入講武堂的軍士實在是太多了,需要進行遴選,定好批次分別入校。

最主要的是,不能將講武堂辦成了勛戚們的饕餮盛宴,那就是有違朱祁鈺辦這講武堂的初衷了。

他的本意是打開軍隊升遷的一條上升通道,而不是為了讓勛戚們瓜分名額。

「大比?」石亨一愣,認真的思考了片刻說道:「好是好,但是陛下,末將以為,還是過幾年的好,最開始這幾批,還是以京師保衛戰中的軍功論最為合適。」

「哦?說說你的想法。」朱祁鈺立刻說道。

石亨剛挨了三十軍棍,雖然生疼,但還是繼續齜牙咧嘴的說道:「軍士們戰場上拼死力戰,不就是圖個建功立業嗎?」

「若是比拼體力,或者比拼戰技,那普通的軍士必然不如勛臣舊戚,他們深受皇恩,打小打熬身體,練習騎術、弓法嫻熟,火銃打小就練,這普通軍士們必然比不了。」

「窮文富武啊,陛下這大比,目的是遴選指揮闕員,還是軍功更加合適些。」

朱祁鈺立刻明白了石亨這番說辭的道理,大比可以,但是不能現在比,得以後比。

現在還是軍功排序,相對公平一些。

普通軍士們,奮勇殺敵,卻在弓馬之事上,輸給了別人,那自然是不服氣的。

軍隊是血氣方剛的地方,鬧不好會嘩營的。

「那遴選第一批講武堂指揮闕員之事,就交給武清侯去做了。」朱祁鈺非常肯定的說道:「都察院那幫言官,天天盯著呢,不要徇私,落人口實。」

於謙那么公正,都被人彈劾了,石亨做事又馬虎,朱祁鈺特意叮囑了一嘴。

「末將謝陛下隆恩!」石亨面色大喜,他最害怕的不是別的,他害怕的是朱祁鈺徹底對他不信任了。

那他這京師總兵官也當不了多久,於謙回來,他就得主動致仕了。

軍將們最害怕什么?害怕沒仗打,就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這要是錯失如此機遇,豈不是要懊悔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