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2 / 2)

老馬識途,這匹跟了他十多年的馬匹,走南闖北,見過長江的滔滔不絕,也見過黃河的濁浪洶涌,踏足過塞外的風雪,也隨他沖鋒陷陣,拒敵於京師之外。

這匹老馬,終歸是累死在了路上。

於謙命人宰了馬,做成了肉腸,又燉了點馬肉,分給了隨行的軍士。

馬肉耐飢寒,這一路行來頗為勞累,他將倒下了的馬,殺了分給了將士,只留下了一塊骨頭,燒成了骨灰,撒在了塞外茫茫的雪原之上。

他是一個很實用的人,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既然死了,肉自然不能浪費。

「少保,你來一些嗎?」一個錦衣衛樂呵呵的問道。

於謙搖了搖頭,指了指自己的面罩,笑著說道:「聖上說不能摘,你們吃就是了,人老了,馬肉太柴,嚼不動了。」

緹騎都是武夫,馬活著大家都金貴,死了也都分而食之。

錦衣衛大快朵頤,嗦著骨頭,含糊不清的說道:「於少保凈說笑話,前兩天我還看到於少保吃了五碗飯,正是寶刀未老的時候呢!」

於謙搖了搖頭,緊了緊大氅,蔚州離紫荊關只有一天的路,紫荊關距離京師也只有一天的路了。

塞外又下起了大雪,雪花漫天飛舞,整個大地和天空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岳謙、季鐸使者,被大雪堵在了大同府,這么厚的雪,一旦離開了城郭,必然會迷失方向。

但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出發了,他們有皇命在身,不得有誤。

瑞雪兆豐年,只要不是開春之後,倒春寒的雪,於謙對雪都是滿心歡喜。

蝗蟲都被凍死了,雪水融化之後,來年的灌溉便不是問題。

山外九州必然會是個大豐收的年份,這對本就遭遇兵禍的山外九州,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陛下要弄的農庄法,於謙在這一路走過之後,也慢慢的琢磨出了不少的想法,這些想法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還得落到實處之後,才能見到效果。

至於陛下急於恢復京營實力加大軍士訓練,擴大熬硝營的產量和暫緩新式火葯的九鎮軍器監制作,依舊冗官冗員的清汰,於謙對這些都沒有反對,甚至大力支持。

這些都好說。

甚至說,岳謙手頭的事,也不算什么大事。

左右不過是個上皇,若是還能活下來,那就再派批人就是了。

於謙卻是憂慮重重,顯然有更大的事在等著他。

京師講武堂茲事體大,籌辦的事,楊洪辦得很好,但是名單,遲遲無法完全確認下來。

京師里勛貴、外戚、文臣、武將,在這份名單里,用盡了自己的一切力量在博弈,每一個名額都是爭的面紅耳赤脖子粗。

「嘆-惜,一班叛臣居廟堂,不思國朝只計私利。」

於謙重重的嘆了口氣,他自然知道《帝姬怨》,自南宋末年之後,流傳於大江南北,連一些孩童都會哼唱兩句。

他忽然面帶微笑的接著唱道:「漢室江山,代有忠臣,一朝舉臂,復國、雪恥、亡恨誒。」

朱祁鈺其實壓根沒聽完,這帝姬怨還有最後一句,漢室江山,帶有忠臣,一朝舉臂,復國雪恥亡恨。

他之所以笑,是他想到了京師那個總是有點急於求成的大明新帝。

代有忠臣又如何呢?

張輔、朱勇、鄺埜、王佐、丁銘哪個不是忠臣良將?

最後的結果呢?

還不是死在了土木堡,凍在了層層的雨血之下,冤魂長吟,不得安寢?

代有忠臣,也得代有聖君才是。

於謙頗為感慨自己的幸運,他自認為是忠臣,也踐行此道,遇到了陛下,實乃是幸事。

但是這名單,著實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