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2 / 2)

但凡是家里壓一塊這樣的牌子,哪怕是齊力牌,那也是莫大的榮光。

「好!」朱祁鈺再次說了一聲好,看著偌大的鋼料廠,頗為確信,自己這一步,沒走錯。

大明有全世界最多、最精良、最善於生產的工匠,大明地大物博,有足夠的的礦藏,只要有心去做,十年不成,就二十年!二十年不成,就三十年!

總歸要在徐有貞修的堤壩潰堤之前,把大明的生產力再推高一層!

朱祁鈺沒能如願參觀了燋炭司,這里面太熱了,天氣已經變熱,燋炭司里更熱,朱祁鈺這一身常服要是壞了,夠燋炭司燒三天燋炭了。

主要也是危險。

鋼鐵司已經完全投入使用,而燋炭司則只有十五眼燋窯投入了使用,另外一半還在營建之中,工匠們在日夜趕工。

「那邊那一片的工地在建,是什么?」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

那不是駕步司,駕步司就在朱祁鈺的左手邊,里面是台基廠的宦官和工部辦公的地方。

他的右手邊是一片營建中的工地。

「正在籌建的炮葯司。」蒯祥趕忙說道:「於少保說,隨著熬硝營擴張,王恭廠地方有限,就將木料和硫磺的制備打算放到了京師之外,等到研磨成粉,送到王恭廠,最後成葯儲存。」

朱祁鈺自然知道此事,只是沒想到規模會這么大。

大明的勞動分工正在形成,一來,可以提高工匠們的熟練度,二來,可以減少工匠們轉場時候損耗時間,三來,由工匠們發明創造,便利和簡化勞動的工具。

在可持續竭澤而漁這件事上,於謙和大明皇帝已經保持了高度的一慣性。

至於王恭廠會不會炸…最起碼,朱祁鈺不住皇宮,泰安宮離王恭廠還隔著三個坊,一個皇宮呢。

他來到了石景山腳下,讓所有人止步,再次奔著煤井司而去。

煤井司在西山,除了皇陵附近,其余地方的私窯全都被整飭了,這也是延期的最主要的地方。

朱祁鈺和於謙關於農庄法,是有小小分歧的,比如,懶漢的處理。

他主張餓死,慈父就是餓死懶漢。

於謙主張教化,在於謙這種士大夫眼里,人之初性本善,他們只是沒有得到正確的教化,才會懶惰成性。

此時活躍在石景廠的乞兒們,做工十分賣力。

是朱祁鈺輸了,但是朱祁鈺輸的很開心。

這群乞兒們在工兵營三個月,總算是有了個人樣。

干活十分賣力,開井掏水,營建廁所、工棚、廠區,都有他們的身影。

最主要的是和過去朱祁鈺見到的乞兒不一樣,他們腰板挺直了,眼睛也有神了,身體也變得壯實了許多,身上還多了一股子勁兒。

並非之前那種行屍走肉、終日無所事事,強乞路人,甚至合起伙來,跑去商鋪里,跟打劫一樣,住在京師的商鋪之中。

果然,大明的百姓是勤勞的。

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也可以活的很好。

只是缺少引導,缺少教化,才不知道,該怎么去用雙手去打拼。

孫鏜低聲問道:「陛下,這工兵營還可以嗎?若是不行,再狠勁兒操練一番。」

孫鏜是怕陛下不滿意的。

這件事涉及到了各個農庄里,那些懶漢以後的生死之事。

於謙特意叮囑過孫鏜,一定要竭盡全力的將乞兒訓練出來。

「好,很好!」朱祁鈺對孫鏜的工作做出了肯定,這也是他今天說的最多的幾個字。

從東直門外四武團營,再到石景廠,最後到煤井司,這都讓朱祁鈺非常的滿意,一切都是欣欣向榮,一切都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朱祁鈺十分志得意滿的說道:「就現在的訓練強度就可以,也為於少保、金尚書們將懶漢送回來,打個樣兒,做個參考。」

「就照於少保所言,那些村子里的懶漢們,全都送到京營來練練,練練就好了。」

於謙再次勸諫成功,雖然這次的勸諫時間極長,但是於謙這次的勸諫,卻是勸仁恕之道的大成功!

比陳循念經不知道高到了哪里去。

「黃旭池,你來說說,煤井司有何難點?」朱祁鈺看著這漫山遍野的開井取水之地,頗為感慨的問道。

肯定有總辦和會辦無法解決的問題,否則這煤井司的進度不會這么緩慢。

黃旭池面色猶豫的說道:「是天壽山正統陵寢,天壽山正統陵寢營建好了,卻是阻攔了礦路。」

天壽山正統陵寢,是朱祁鎮為自己修的陵墓,由會昌伯孫忠督辦,一共修了十二年,已經修好了。

「孫指揮,帶著人,毀了吧。」朱祁鈺點頭,平靜的下了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