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2 / 2)

城里人到鄉野行騙,而且有名有姓,被騙了錢到百姓,到城里敲鼓鳴冤,就會有訴棍蜂擁而至。

官司尚未開始,訴棍、官府、有司、文吏等等,一片欣欣向榮,都把這群百姓當做送上門的肥豬,准備時刻開宰了。

百姓見到知府、知縣,那少數得百兩銀子。

至於辦事?最少都得五百余兩。

京畿、山外九州、福建,這種情況已經好了許多許多。

於謙是怕朱祁鈺動怒,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勸仁恕幾乎是於謙的下意識反應。

朱祁鈺嘆了口氣說道:「但是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只有一京畿、一省,山外兩府,其余之地呢?」

於謙大驚失色,俯首說道:「陛下,此事萬萬急不得啊,臣誠知陛下憂思民生,更知陛下不忘四民,但是農庄法剛剛在京畿推行過半,其中問題極多,貿然推而廣之,恐貽害無窮。」

「陛下春秋鼎盛,急於一時,若急行推廣,臣惶恐天下有變。」

京畿、山外九州、福建,皆因兵禍四起,縉紳不顧安方牧民之責,急竄之。

這才有了農庄法的基礎,若是農庄法不成熟而直接推動,怕是要出大事。

朱祁鈺搖了搖頭說道:「朕的確是有些心急了,下次朕就換身衣服,佯裝以小吏,百姓們也換個地方,在泰安宮里,他們還是放不開手腳。」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

朱祁鈺還年輕,自己又住在泰安宮里,固若金湯,水潑不進,連皇後、貴妃有了身孕,群臣都不知。

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總有一天,要把這些困擾百姓的事兒統統解決掉。

按照勞動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准這一尺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好了百姓的事兒,大明百姓們就會獲得喘息之機,大明就可以不斷的強橫下去。

朱祁鈺與王文、於謙聊了很久,關於朝政,關於年終總結。

姑老太爺趙輝還在查補,但是五品按察司僉事趙縉的事兒,第一次查補完了。

除了文賢、文讓、康夢鶴、田芳蓮這四條人命之外,趙縉手下的人命官司,就有十多條之多。

趙縉是山東按察司僉事,整個山東的官場的糜爛,可見一斑。

有些事是趙縉做的,有些事一看就不是趙縉做的,但是趙縉卻承認了下來,這極其反常,盧忠用盡了辦法,也撬不開趙縉的嘴。

「臣無能。」盧忠稟報之後,俯首說道。

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比死亡更加可怕,趙縉以為,他交待了,他會承受比死亡更重的代價。」

「趙縉這個犯人現在的心態是最頑固的時候,爛命一條,把所有的事情承擔下來,他的家人或者他的宗族可以得到妥善的款待。」

「要擊破這種心態,其實非常簡單,送太醫院轉一圈。」

盧忠愣愣的說道:「送太醫院轉一圈?」

朱祁鈺是看過陸子才和欣克敬的關於《解剖論》的手札,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比如膽汁侵漬這四個字,就已經可以管中窺豹,其血淋淋的背後。

陸子才和欣克敬等一眾太醫院的一生,是抱著為醫學進步的心態去做事,乃是生民造化,醫者仁心。

朱祁鈺用奇功牌肯定他們的作為,這是一整套的心理建設。

但是被剮的人,可就沒這種醫者人心的心態了。

「對,你讓陸子才好好的給趙縉講解一下,人體是如何運行的,估計他就全撂了。」朱祁鈺讓盧忠去試試。

盧忠帶著人來到了太醫院,剛押著人犯走到東郊米巷,就發現了異常。

太醫院門前整條街上,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太醫院有兩道門,一道門是太醫們去宮里門,是正門。一道門是惠民葯局的門,是偏門。

惠民葯局的偏門的門前的人群,熙熙攘攘。

而東郊米巷的正門,卻是一個人都沒有,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的避開了這條冷清的街道。

風甚是喧囂,夾雜在狂風之中的是落葉、雪花和絲絲鐵銹的味道。

盧忠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帶著四騎來到了太醫院的門前。

陸子才接到了敕諭來到門前相迎,他滿是笑容的說道:「來了?」

這個笑容非常平常。

但是盧忠和一干緹騎,忍不住的打了個哆嗦,感覺一種冰冷從尾椎骨直沖天靈蓋,渾身冰冷。

這是怎么樣的笑容?

盧忠見慣了生死,人人皆稱盧忠乃是酷吏,北鎮撫司的天牢里,不知道有多少冤魂長吟。

但是陸子才站在太醫院門前的這個笑容,還是讓盧忠膽戰心驚,如同被毒蛇盯上了一般。

陸子才往前走了一步,走出了太醫院的大門,笑容未變,但是卻立刻讓人如沐春風。

陸子才撓了撓頭,站在太醫院里,他甭管做什么,都會嚇到來往的人。但是走出了這道門,所有人都覺得他慈眉善目,醫者仁心。

他有個雅號,叫人間閻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