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2 / 2)

隨行的刑部大使站了起來,高聲說道:「福建左布政使宋彰、右布政使孫昂、左參政彭森、左參議金敬、右參議徐傑、按察使方冊、副使邵宏譽、高敏,僉事董應軫、王迪況,為官一方不思安土牧民之責,貪贓玩法,現已查補完全,叛:斬立決!」

陳懋拿起了手中的印綬,蓋在了刑部公文之上,然後從桌上扔下一塊牌子,大聲的喊道:「斬!」

宋彰聽到了這一身斬,嚇了一個哆嗦,但還是被推搡摁到了斬首台上。

「摘明梏犯由牌!」

明梏犯由牌,就是他們脖子上插著的一塊木牌,民間多叫它亡命牌,上面寫著犯案事由,而宋彰的這塊木牌上,自然寫著他的名字。

宋彰還沒反應過來,只感覺脖子一陣酸痛,撬骨刀插進了他的脖頸,咔嚓一聲,他全身變失去了知覺,劇痛才猛地傳來。

他還未來得及叫喊,就聽到哐的一聲,他只感覺天旋地轉,他想呼痛,卻是如論如何也發不出聲來。

他最後的時候,看到了百姓的腳。

宋彰等一干十余人的案犯,在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查補之後,終於再次押回了建寧府,明正典刑。

陳懋站起身來,吐了口濁氣,他還在等劫刑場的人,但是左等右等,這宋彰的腦袋已然落地,依舊是沒有任何劫法場之人出現。

「慫包!」陳懋一甩袖子,離開了監刑台,他的身後是無數百姓的歡呼之聲。

宋彰這個禍害了福建數年的布政司使,終於死在了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多數人,都啐了一口老痰才走。

陳懋在結束了監刑之後,立刻召集諸多將領。

保定伯梁瑤、平江伯陳豫、都督范雄、董興來到建陽府門,同樣還有壓著人犯回到建寧的秉筆太監王寅出列,再加上御史張海、丁宣,齊聚一堂。

「溫州府方向,保定伯梁瑤,你帶一萬京軍,兩萬衛軍,五萬義勇團練,前往福寧縣,謹防有返鄉團練進入福寧。」

「撫州府方向,平江伯陳豫,你帶一萬京軍,兩萬衛軍,五萬義勇團練,前往建陽,至武夷山一代布防。」

「此地乃交通關隘要沖之所在,不容有失,但凡見到返鄉團練聚集,則以火銃驅散,不聽警告,盡數擊斃。」

「都督范雄,你帶一萬京軍,兩萬衛軍,五萬義勇團練,前往漳州府,此乃東南門戶所在,而且還有月港,極其重要,萬分小心,敵寇從海上而來。」

陳懋在地圖上一劃,十分確定的說道:「逃地縉紳,絕對不會甘願,他們既然敢救宋彰,就敢明火執仗的帶著地痞無賴,山匪流寇回鄉!」

「諸公,隨某入閩以來,遍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直至今日,方有旦夕喘息之余力!」

「陛下絕不允許,這幫人逃難縉紳,再回到福建,作威作福!」

「殺光他們!」

一個掌令官快速的跑了進來,大聲的喊道:「報!」

陳懋點頭說道:「講。」

掌令官大聲的喊道:「快馬來報,郵件右僉都御史李賓言,年末朝議彈劾,天子敕諭緹騎已至南京,督辦駙馬都尉、南京太仆寺卿掌官馬印趙輝,貪贓枉法,縱凶殺人案!」

此言一出,整個中帳議論紛紛,陳懋愕然,啊,這…

這報應來得太快了,以至於陳懋都有點呆滯了。

這幫御史,十幾年沒干事了,居然突然做了件好事?

彈劾陛下的姑老太爺,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董興低聲說道:「營救宋彰之事,是不是也去告訴緹騎?正好有緹騎督辦,甭管最後治罪與否,這口邪火,必須先出了。」

「也省得他們惡人先告狀,把黑的說成白的,指鹿為馬。」

四萬京營,長途跋涉,來到了福建平叛,摁下葫蘆浮起瓢,這好不容易在陛下的旨意來到福建,讓他們終於安定了地方民生。

宋彰要是真的被救了,或者陳懋沒有頂住這幫外戚、御史的壓力,把宋彰李代桃僵,福建這邊,怕是馬上就得亂起來。

陛下已經下了明旨要將其斬首,依舊有人敢救。

「嗯,將一干人等,扭送至南京,令緹騎督辦便是。」陳懋點了點頭,董興說的有理,的確不能讓他們惡人先告狀。

陛下動的快,他們才不會為難。

陳懋那種太陽再次升起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陛下有辦法、能拿主意,有太祖太宗的遺風。

陳懋的軍報延著官道的驛站,一路快馬加鞭送回了京師,畢竟將宋彰等人斬首,並非小事,值得寫一封奏疏入京。

王寅全程監刑,也將發生的一些齷齪事,寫到了奏疏之內,呈報天聽。

刑部大使也有奏疏入京,案犯伏誅,死刑三重復奏,人殺了,當然要稟報天子。

朱祁鈺仔細檢查了陳懋奏疏的印綬,這是李永昌第一次去福建時,給陳懋專門換的一套新的印綬。

他拿到了三份奏疏,感慨萬千,李賓言作為水猴子,往他的魚鉤上,掛了一條巨物。

「膽子很大,非常大!」

「膽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