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2 / 2)

非要逼得陛下撕破了臉,跟當年太宗文皇帝一樣,不帶著朝廷一起發財,還天天問戶部要米要糧要銀子,你才是干瞪眼呢。

金濂吐了口濁氣,他聽出了胡濙的意思,點頭說道:「五五分,就五五分吧。」

總比沒有強。

朱祁鈺看著金濂的樣子,就是搖頭,大抵吝嗇鬼都是如此,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非要他動用皇帝的權力,把收益盡數歸內帑,到時候,大家一拍兩散。

朱祁鈺搖頭說道:「戰爭的勝利,從來不絕對,所以我們沒必要在戰前討論利益分配的問題,而是應該討論一下,怎么贏得戰爭。」

金濂聽聞,趕忙俯首說道:「臣惶恐。」

他繼續說道:「陛下所需糧草,已經運抵大同宣府,即便是出現了狀況,大軍只需要有序撤退,進入大同宣府,韃靼人就不敢蠢蠢欲動,只會選擇蟄伏。」

於謙拿出了檢閱邊事兵科給事中朱純,建平伯高遠、大同知府薛瑄、大同總兵官郭登,點檢大同、宣府的糧庫和軍備的文書。

大皇帝要的東西准備好了,已經運抵邊防,金濂只是在討價還價罷了。

金濂匯報了自己的調運的工作之後,稍微猶豫了下,繼續說道:「陛下,若是力有未逮,未能盡功,我們還可以退回來,明年再戰,此事不急。」

大明擁有一個很精密的機構,這個機構就是官僚,一旦用好了,就是巨大的優勢。

金濂曾經是征南總督軍務,就非常的清楚,軍事行動必然存在持續性,並非一蹴而就,一拳打出去就能徹底把對方打死的。

軍事行動,兩軍交戰只占了一小部分的時間,其余時間都是停頓。

但是這些停頓的時間,並不反常,而且普遍存在。

工部尚書石璞俯首說道:「工部駕步司已經平整好了前往大同宣府的路面,一路上大軍前行,暢通無阻,煤渣鋪設的路面平整,再加封土,即便是遇到下雨,也不會過於泥濘。」

「征調民夫解運輜重,以及隨軍民夫安營扎寨之事,已經移交給各指揮同知。」

王直坐直了身子說道:「已經督促各州府官員,配合大軍作戰,兵路已經開始清理,確保大軍出行暢通無阻,同時約束百姓,不要跟大軍發生沖突。」

王文接過了話茬說道:「各鄉掌令官也開始了轉移各里的百姓,在強收夏收之後,就會躲在各營堡之中,防止流匪、流寇、敗兵趁機作亂。」

俞士悅深吸了口氣,這戰爭也有刑部的事嗎?

事實上,每次戰爭都是犯罪的高峰期,京師之戰的時候,五城兵馬司都會加緊巡邏。

就連稽戾王歸京的時候,俞士悅也參與極深,巡防安民。

他俯首說道:「已經督促各地衙役捕快,嚴格巡邏,盜竊強劫,一律從重從嚴。」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既然一切准備好了,那就出發吧。」

「此戰攻伐集寧,是為了長驅萬里如虎,為徹底消滅瓦剌做准備,請諸位戮力同心,力保此戰大獲全勝,共安社稷!」

朱祁鈺宣布了散會,來到了軍事會議地方,開始蓋章朱批。

石亨掛征虜將軍印,楊俊、劉安、孫鏜給佩征虜副將軍印,武進伯朱瑛掛前將軍印,為大軍前鋒。

朱祁鈺將印綬監的所有印綬,依次交給了石亨等軍將,李永昌將擔任監軍太監,繼續跟隨石亨整理軍務。

朱祁鈺又看向了於謙,將總督京師軍務的職責交給了於謙。

此戰,於謙同樣隨行前往山外九州,負責總督軍務。

於謙對著所有的軍將說道:「此戰,未戰先怯者斬!畏縮不前者斬!未鳴金退者斬!不尊軍令者斬!聚集嘩營者斬!殺良冒功者斬!行軍張弓填葯者斬!軍士營中屠殺買賣牲口者斬!」

「違反十七禁五十四斬,嚴懲不貸!」

大明京營三路齊頭並進,在十天內至宣府,而宣府,大同衛軍也會配合作戰。

這是大明皇帝的一記重拳。

朱祁鈺站在德勝門城頭的五鳳樓上,看著大軍如同蜿蜒的長蛇一樣,離開了京師。

他的目光閃爍,此時京師極為空虛,京營盡出,大明京營只有五千人的緹騎,有沒有人願意此時造反?試著出兵京師,和大明皇帝碰一碰呢?

朱祁鈺頗為期待!

若說以往,京營戍京,宵小們還不敢動,那現在呢?

京營如此空虛的情況下,他們內心深處的野心,應該如同離離草原上的星火,越燒越旺了吧。

現在是不是一個天下罪之的好時候?

大明皇帝為了戰爭籌集了如此多的物資,盡數出塞,京師防備如此空虛,大皇帝如此窮兵黷武,只要稍微搖唇鼓舌,就可以聯袂成一個緊密的反帝聯盟!

各地的被逼著交稅的藩王、被打壓的外戚們、被盤剝的縉紳們、被收稅搞的火冒三丈的大商巨賈們,應當緊密而且高效的聯合在一起,組建反帝聯盟。

跟大皇帝,碰一碰!

試問天下,誰主沉浮!

朱祁鈺給了他們機會,下了餌兒,就看他們有沒有膽量了。

大明皇帝要對集寧用兵之事,那是王八退房,鱉不住了,路人皆知。

這個時候京營終於開始動彈想塞外而去,這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整個大明。

襄王朱瞻墡也收到了京師來的消息,頗為興奮的喊道:「來人!快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