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 / 2)

而此時的官山議事台再次迎來了黎明的曙光,於謙在巨大的議事台上,迎著紫氣東來,打了一套五禽戲,行雲流水,最後慢慢收尾。

最近於謙的身體越來越好了,說話中氣十足,而且不用走到哪里,都帶著口罩。

於謙的身體,是被累垮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人最怕的不是遇到了問題,也不是怕沒有辦法解決,而是有辦法,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解決。

於謙最近很少消耗心力去思考過去那些夙夜哀嘆之事,大明皇帝是個能拿主意的人,即便是有些小的誤差也無妨,都是可以糾正的。

「於少保,征虜將軍請少保前往議事廳,將領們都到了。」一個校尉拿著一把方巾,遞給了於謙。

於謙拿過了方巾,擦了擦汗,走進了議事台的正殿,現在掛牌前軍都指揮司的牌額,有陛下御筆親書的「聳峙嚴疆」四個大字。

「參見於少保!」諸多軍將拱手見禮。

於謙笑著說道:「大家都請坐,不必如此拘謹,大軍還沒打算進軍河套,並非戰時會議。」

於謙對這種尊敬依舊不是很習慣。

他在正統十三年以前,只不過是地方巡撫,和石亨噴來噴去,差點惹來殺身之禍。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之前,他也只是大明的一個普通侍郎,在朝中甚至連稱一聲明公的資格都沒有。

那時候兵部尚書是鄺埜。

坊間多有流傳,土木堡之變,是於謙為首的一干臣子們的陰謀,他們陰謀的克扣了大明京營的糧草,才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的大潰敗,借機上位。

想想那在通州的八百萬石糧草,這個陰謀論,倒是頗為站得住根腳,雖然土木堡大潰敗,是因為沒有水源,是因為貿然移營。

但是誰在乎呢?大家只想知道自己想要的那個答案罷了。

按照誰獲利最大,陰謀的發動者是誰的道理,這種傳聞的指向,應該是當今陛下才對,畢竟陛下獲利最大。

但是散播流言的家伙,清楚的知道一個事實,罵於謙幾句無所謂,他們不敢往陛下腦袋頭上扣屎盆子,因為陛下真的會請他們去太醫院坐一坐,然後問問他們背後是誰。

於謙很想問一句,自己何德何能呢?

他一個兵部左侍郎,去規劃陰謀,顛覆大明皇帝親征事務,那太看得起他了。

正如現在,將士們如此的尊重他,何德何能呢?

他也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

於謙經常和陛下論政,除了勸陛下仁恕之道以外,於謙也在努力地學習,當然不是學釣魚,那老釣不到,全靠水猴子掛鉤的釣魚法,是不值得學習的。

於謙要學那些洞若觀火的遠見。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陛下的確是肉食者,但是陛下身後就是懸崖,他不得不遠見。

那些遠見,於謙每次都要認真領悟,總是頗有收獲。

陛下身後有高人啊,百尺那么高。

他要對得起所有軍士,對他的尊重。

於謙笑著說道:「武清侯,我需要抽調五百天子親徒的掌令官,恢復集寧地區的生產。」

石亨坐在了主位,他是超品侯爵,自然不需要對於謙行禮,但是一聽於謙要五百個掌令官,立刻就惱火了!

真好意思開口,一張嘴就是五百陛下親自教諭掌令官!他怎么不去搶呢?!

「於少保,不是咱老石叩門,也不是咱老石不尊陛下將令,五百掌令官?你還不如把十二團營整個拆了去好了!」

「陛下一共就給了咱老石五百三十二名掌令官,你一下子要走五百,不行,絕對不行!沒門,想都別想!」

陛下親自教諭的掌令官,那是大軍軍紀的保障,這要是直接抽走五百掌令官,大軍到了河套,就會變成惡犬出籠,把整個河套折騰的不知道什么樣才肯罷休。

軍紀一旦敗壞,想要恢復,除非打碎了重建,否則就只會一直敗壞下去。

於謙也不惱火,他笑呵呵的說道:「十月份新的掌令官就到了,咱們至少要修整三個月,安定了集寧地區之後,才會攻伐河套地區,正好趕上趟兒。」

「我這里又陛下的敕諭,武清侯要不要看看。」

石亨認真的思考了片刻,一看陛下的敕諭,他也沒辦法,於謙說的是實情。

他點頭說道:「十月份的新掌令官能到的話,借你五百也無妨。」

「不過於少保,在山外九州、京畿,五百掌令官,那至少能掌三千里,三萬甲了,這就是至少三十六萬戶,集寧滿打滿算不過五萬戶,一百個掌令官足矣了。」

於謙笑著說道:「畢竟是再復之地,多是生民。」

「五百掌令官也不夠,但是十二團營,只有五百掌令官了,我還需要至少一萬兵馬,配合這五百掌令官,否則掌令官宣諭,也不太安全。」

石亨眉頭緊皺,最後還是點頭說道:「那好吧,於少保,需要什么盡管說。」

於謙左右看了看說道:「就平日里十二團營如何拉練,就如何做就夠了,只要大軍還在,過了最開始這段躁動時間,就不會有事了。」

石亨眉頭緊皺的說道:「於少保打算怎么做?」

於謙笑著搖頭說道:「這東西武清侯真的要學嗎?安民之道,可是大道之行,若是武清侯要學,就跟著於某看幾天,也不難。」

石亨猛地打了個哆嗦,連連擺手說道:「還是不學了,於少保竭力施為就是,我還是帶兵打仗的好。」

「你們,其他人,也不好去瞎打聽,聽到了沒有?」

諸將領大聲的喊道:「謹遵將軍將令!」

石亨為什么這么大的反應?

其實也簡單,自古將領,掌兵不掌財。

掌兵又掌財的在大漢,那叫豪強,在大唐那叫藩鎮,在五代十國,那叫軍頭。

石亨發現自己差點就咬了陛下下的餌,差點著了皇帝的道兒!幸好閃的快。

「那就謝過武清侯了。」於謙點頭。

石亨對著東方大聲的說道:「為陛下盡忠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