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2 / 2)

這個理念,始終貫穿著自土木堡之變後,於謙對國家之制四個字的理解。

不過萬壽節,過天明節,就是他的道理。

胡濙請旨辦萬壽節辦不下來,是因為陛下一片公心,不願意因為自己的私事,憑白消耗資財。

大皇帝的權柄,因為這個削弱了嗎?於謙並不認為如此。

皇帝一片公心,那是聖人,聖人治國理所應當!

陛下為公,自然全無敵,陛下全無敵,則大明天下無敵!

所以朱祁鈺才會說,於謙是鐵桿的保皇派。

於謙忽然想到了一些事,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財經事務專題會議上,以內帑太監林綉為代表,戶部尚書金濂為代表的的外廷,每次為了一根燈芯吵得天翻地覆。

陛下身上又滿是煙火氣,哪里像個如臨九霄的聖人呢?

但是陛下自己又尚節儉,日常花銷並不大,最多的錢都用在了京營和石景廠。

那問題便來了,陛下到底是一片公心為聖人呢,還是一片私心為惡人呢?

這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陛下會坍縮成聖人和惡人的兩種模樣。

按照陛下的勞動報酬論,做陛下的勞動報酬是什么呢?

是這人間,幾乎無限的權力。

胡濙滿是感慨,他拉著於謙走進了燕興樓,此時的燕興樓並沒有唱《精忠旌》而是一個說書人站在台上。

「京中有擅口技者,我尋了幾個,專說《精忠演義》。」胡濙要請於謙喝一杯茶,聽一段說書,他找了個說書人,專門講岳飛的故事。

於謙一愣坐下和胡濙喝茶,他們都沒有穿朝服,也無前呼後擁的小廝,就坐在這市井瓦舍之中,如同尋常百姓一般。

於謙有些疑惑的說道:「不是盡忠報國嗎?怎么變成了精忠演義?」

胡濙搖頭說道:「的確是盡忠報國,但是這精忠報國的話本,自宋就有了,都是這精忠報國,也不好改,只好蕭規曹隨了。」

「啪!」

只聽驚堂木一聲爆鳴,一個渾厚的聲音,抑揚頓挫的傳來。

「波浪洪濤滾滾來,無辜百姓受飛災!冤冤相報何時了,從今結下禍殃胎。」

「我們上回書講到,天遣赤須龍下界,佛謫金翅鳥降凡。」

「岳爺爺本是大雷音寺大鵬金翅明王,聽我佛如來講那妙法真經,可那秦檜夫人前世星官女士蝠,突然放了一個臭屁,因此結怨。」

於謙聽到這里便坐直了身子,這說書果然有趣。

岳武穆被說大鵬金翅明王,其中乃是典故化用。

岳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岳飛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以此化用,倒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秦檜夫人前世是個星官也就算了,還在佛前講經時候,放了個臭屁…

老百姓頗為朴實的價值觀念,就是好人世世代代都是好人,壞人世世代代都是壞人。

「有道是萬事皆由天數定,一生都是命里安排。這崇寧二年啊,不太平。」

「這黃河,又名的叫做九曲黃河,環繞九千里闊。這黃河岸邊虎牙灘下有一五眼彩蛇,後來修行得道,名為鐵背虯王。」

「這鐵背虯王是什么來頭?乃是東晉時候許真君爺斬蛟,那蛟精三子,聚集些蝦兵蟹將,興風作浪。」

「這鐵背虯王與咱們岳爺爺也有怨恨,大鵬金翅明王聽聞鐵背虯王在黃河叫凶,便啄瞎了鐵背虯王一只眼,給他長長教訓!哪知這鐵背虯王銀槍蠟頭,中看不中用!」

「這一下就給啄死了!」

「哪知道這鐵背虯王一靈不滅,直飛至東土投胎,投胎便是萬俟卨,鍛煉岳爺爺冤獄,屈死風波亭上,以報此仇,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萬俟卨,是紹興十一年的右正言,這段也是化用。

萬俟卨任提點湖北刑獄,和當時的任荊湖安撫使的岳飛,發生了許多的沖突。

這很正常,前宋朝那個重文輕武的氛圍,是個人都能在武將的頭上耀武揚威,岳飛不理萬俟卨,萬俟卨就認為岳飛不尊重他,懷恨在心。

那時候岳飛已經是節度使了,三十歲以軍功建節,乃是兩宋第一人。

提點刑獄是什么官呢?

大約等同於湖廣按察司僉事,正五品的小官。

在大明五品的按察司僉事,敢對石亨指手畫腳嗎?甚至怨殺之嗎?

敢。

不過那得在正統年間。

洪武、永樂、宣德、景泰年間,真不行。

於謙也多少明白了,胡濙為什么突然拉著他聽評書這件事了。

胡濙在展示他的成果,看京師百姓的反應都知道,這《精忠演義》演了一段時間了。

即便不是第一次聽,但百姓們依舊樂此不彼。

說書人繼續說道:「說回這崇寧二年,這秦檜前世乃是黃河妖龍,這年又興波濤,沖毀了黃河堤壩,這相州就遭了禍殃。」

「岳爺爺出身相州湯陰,就在這黃河之下。岳爺爺母親姚氏,將岳爺爺抱在懷里,隨水漂泊,方才躲過了這妖龍水災。」

「話說這黃河妖龍犯了天條,玉帝下旨,著屠龍力士擒拿這妖龍,押解至這剮龍台上。」

「哐當!」

「妖龍吃了一刀,一靈不忿,就在東土投胎,後來便是秦檜,秦檜連用十二道金牌,將岳爺召回,在風波亭上謀害,以報此仇,後話不表。」

「且說這孤兒寡母兩人,輾轉來到了宋朝京師開封府,是居無定所、衣不裹體,孤苦伶仃……」

於謙今天是奉旨休沐,安逸一日,自然是吃了點零碎,喝點好茶,聽完了整個過程。

無論是胡濙還是於謙,他們的勞動報酬,足以支付茶水錢了。

於謙的偶像是文天祥,他當然也喜歡岳飛。

他於謙立了汗馬軍功,封爵在做難免,若不然,大皇帝豈不是刻薄寡恩?

「千悲萬苦心俱碎,腸斷魂銷膽亦飛!這岳飛大小入山打柴,又做出甚么事來?且聽下回分解。」

「啪。」

驚堂木落下,於謙的一壺茶剛好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