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2 / 2)

這個時候,大明武德還是頗為充沛的。

朱祁鈺笑意盎然的說道:「王復不錯,他日再立於廟堂之高,朕絕不以昔日之隙,復罪之。」

胡濙等一眾人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卻說起了另外的事兒,他對著胡濙說道:「胡尚書,大軍已行至宣府,需至德勝門外小城授勛,還請胡尚書多多費心了。」

胡濙趕忙俯首說道:「陛下都准備好了,一應禮制都准備妥帖,還請陛下放心。」

胡濙的本職工作做的咋樣?

洗地是禮部尚書胡濙的副業。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知胡尚書才能,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

朱祁鈺轉過頭來對著王文說道:「王總憲,待授勛之後,立刻開始大計吧,就從兩京一十四省的按察司開始查起,追至正統十四年十一月,往事不追。」

正統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瓦剌人徹底退兵,之後大皇帝的皇位便非常穩固了,若是在貪贓枉法,那就不怪朱祁鈺無情了。

王文俯首稱是,大皇帝終究是要把天下的水抽干,將每條魚撈出來看一眼,是該下油鍋,還是該上蒸籠了。

石亨已經行軍至宣府,京營的四武團營和四勇團營正在拔營。

而石亨未在軍中,帶著楊俊等人來到了土木堡,灑下了一壺好酒。

他帶著顫抖的聲音,高聲喊道:「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於兮,下救黔首!殺盡敵寇兮,覓個封侯!」

石亨起頭之後,數百軍卒站在春風之中,跟著一起哼唱,聲音帶著無限的悲愴。

土木堡的屍首已經盡數埋葬,如同一個小山一樣,被封了土,屍首若是過了夏天,就會起瘟疫,被蚊蠅鼠蟲傳的哪里都是,入土為安,或者直接焚毀。

這里面有大明在廷文武六十六人,皆為國殉難。

但是大明的大皇帝,明明憐忠心,卻一分一毫的恩賞也給不了,只是立了一塊碑文,立了一個八角亭。

用文字記錄了土木堡發生的事兒。

八角亭下,石亨看著碑石之前的祭祀之物,就知道,時常會有人前來祭奠,或許是京師的百姓,他們有家人死在了這里,或許是文臣們的家眷,也有可能是武勛差人前來。

屍首來不及偵辨,都埋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悠揚的歌聲在曠野上傳了很久很久,一曲忠魂的挽歌,肅穆而庄嚴。

石亨滿是笑意的說道:「咱是個粗人,也說不出什么漂亮話,今次來,是告訴你們,咱打勝仗了!陛下在河套建了靖安省。」

「陛下春秋鼎盛,這河套只要能夠真的靖安,再無土木堡之變了。」

「咱贏了!」

「明軍威武!陛下威武!」

石亨走出了八角亭,翻身上馬,跟著楊俊等眾人,一路向東,奔著德勝門而去。

大軍回營之後,會暫時休整三天,才會開始授勛,讓軍士們安定一下,見見家人。

而且還有撫恤等事,是要做在前面的事兒。

尤其是陣亡軍士的家屬的安撫工作,得掌令官、朝廷的御史挨門挨戶的聞訊。

不過讓掌令官和御史們沒想到的是,戰勝之後的家屬安撫之事和戰敗後家屬安撫之事,完全不同。

戰勝後的家屬,雖然悲愴,但是畢竟軍士們做的有意義,戰敗之後,軍士們做的事兒,還有意義嗎?

而且大皇帝對待軍卒寬厚,撫恤一應也會發放到位。

畢竟發死人財喝兵血的,會被大皇帝無情的吊死在大旗之下,絕不原諒。

掌令官在行動,大軍休整之後,向著德勝門而去。

今天是大皇帝再次授勛的日子。

德勝門外的人山人海,觀禮的人數眾多,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刑部、順天府都在維持著秩序。

無數人都在翹首以盼的等待著這一天,這里面有軍士的家屬,有大明的百姓,旌旗在春風中陣陣。

朱祁鈺的輅車緩緩的駛出了德勝門,他站在車前,看到了大明軍民臉上的笑容,那是勝利的喜悅。

石亨一直在德勝門外等候著,等到陛下的車駕至德勝門之時,他便扛著儀刀騎著戰馬,再次做了先導。

為陛下牽馬墜蹬,乃是武將本職工作。

石亨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志得意滿。

朱祁鈺的輅車來到了德勝門外的小城,悠揚的號角聲悠遠而雄壯,響徹了整個京師。

而隨著輅車的到來,一聲聲升帳的喊聲,朱祁鈺的龍旗大纛在點將台前緩緩升起,在春風之中獵獵作響。

隨後是四武團營、四勇團營、四威團營、宣府三衛、大同兩衛的牙旗豎起,一門門的大將軍炮,在德勝門的城頭空響,轟隆隆的響聲不斷的傳來。

在二十四響之後,硝煙彌漫城頭。

陛下今年二十四歲,軍隊要在方方面面體現他們的忠誠,否則這興文匽武再至,他們無法接受。

三軍隨之肅靜。

朱祁鈺緩緩走下了輅車,無數的軍士行半禮,百姓們行全禮,聲震雲霄的聲音,在德勝門外的土城下響起:「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朱祁鈺十分平靜的走到了點將台之上,兩個手前伸大聲的說道:「平身。」

掌令官們高舉著手中小旗,大聲疾呼,傳遞著大皇帝的天語綸音。

朱祁鈺往前走了兩步,看著在春日之下精神抖擻的大明軍陣,大聲的喊道:「明軍威武!」

「陛下威武!陛下威武!陛下威武!」

軍士們炸裂的聲音在德勝門前,如同一陣陣的滔天巨浪。

賽因不花說石亨為何不效仿香孩兒的陳橋驛,若是他此時在德勝門,定然不會這個疑問了。

石亨又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