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2 / 2)

而且這等生意,不比宋高宗趙構,當初在臨安城做糞霸要強得多?

賺錢嘛,不寒磣。

朝廷不能沒有錢,皇帝手里也不能沒有錢,陛下說的很明白了,財富也是權力。

李賓言內心焦慮的兩件事,都在陛下這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至於內帑和國帑怎么吵架,那就不是李賓言關心的問題了。

「臣告退。」李賓言離開了聚賢閣向著官邸而去,此一去便是兩年,家人除了去年過年見了一次,就再未見過了。

朱祁鈺看著李賓言的背影,笑著對興安說道:「雖然李賓言憨直了一些,不過也是堪用之人啊。」

興安猶豫了下說道:「陛下,昨天夜里,仁壽坊有一面坊牆脫落了,好巧不巧,居然脫落成了真武大帝的模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很多百姓驚奇,都去看了,還有人焚燒香燭等物。」

朱祁鈺一愣,隨即問道:「興安,你信嗎?可以脫落成惟妙惟肖的模樣。」

自然脫落成真武大帝的模樣,還惟妙惟肖,這是在糊弄人還是在糊弄神呢?

興安搖頭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臣一點都不信,但是百姓無法分辨。」

天人感應那一套幾乎是朝臣們對付皇帝的不二法門,今天是祥瑞,明天就是天有異象,陛下不能這么做,天有警醒!

搞天人感應,那是給自己設限。

朱祁鈺才不會那么傻,任人擺布。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今天就讓工部把那面牆重新刷了,若是再有這等事,就把京師的牆皮盡數鏟去,省的再脫落了。」

「讓五城兵馬司四處巡視,看看是誰在試探這種事。」

「都是千年的狐狸啊,跟朕玩這些花花腸子。」

朱祁鈺認真的准備著新的鹽鐵會議內容,當初胡濙說一個月一次鹽鐵會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陣冷風吹過,本來有些陰霾的天空開始下起雨來,整個京師籠罩在了煙雨蒙蒙之中,出門的百姓撐起了油紙傘,立刻將京師的街頭巷尾點綴的五顏六色。

春雨,給這個干燥的春天帶來了濕潤的空氣,讓人心中的那些躁動,一掃而空。

雨滴落在了楊柳葉上,也不滑落,晶瑩剔透,隨著春風,楊柳葉擺動,未曾滑落的雨滴葉片打散,落在了緩緩流淌的金水河內。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天到了。

而此時的和林也在下著小雨,王復和賽因不花的第一次合作正式開始。

王復要救夜不收,賽因不花要賣奸細,正好。

這是個技術活,要在也先的眼皮子底下偷天換日。

渠家一共二百多人,都要被賣掉,但是因為出貨速度的原因,所以一次,只能賣一點點。

王復打算讓偷天換日,把賣到大明的奸細,換成夜不收,這樣夜不收就會被營救回大明了。

但是王復有些犯難的說道:「其他都好說。但是得好生想個辦法,打探一下夜不收被關在哪里。」

王復感慨,他到了和林也有些日子了,卻是始終沒有看到被抓的夜不收關在哪里。

賽因不花卻撓頭說道:「我知道在哪里關著。在不里牙惕部的小海押著,大明稱之為北海。」

賽因不花沒打算賣關子,直接說出了羈押夜不收的地方。

王復了然,北海,蘇武牧羊。

當年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無辜扣押了十九年,持節不屈,在北海牧羊,最終回到了大漢。

賽因不花繼續說道:「不里牙惕部開春就往斡難河那邊去放牧了,北海周圍的看守不力,夜不收被羈押在那里。」

王復思索了許久說道:「那這樣,我們想辦法把人救出來,然後把渠家人弄死幾個送過去換出來。」

賽因不花聽懂了這個意思,李代桃僵,但是他滿是疑惑的問道:「為什么這么麻煩,我們直接過去救人就好了,反正看守一天才會去一次。」

王復反問道:「這么做很困難嗎?我的意思是將渠家人打死,李代桃僵這件事很困難嗎?」

賽因不花搖頭說道:「不是困難,是我們沒必要那么麻煩,直接救出來不就好了?」

王復聽到沒有困難,才知道是賽因不花嫌麻煩,而不是困難。

他笑著說道:「若是直接救出來,瓦剌人就會更換羈押的地方,以後就沒法營救墩台遠侯了。」

「麻煩就麻煩一點吧,若是不難辦,就盡快辦吧。」

「我得去應付下心急的大石了。」

王復要去龍庭中帳復命,也先面對大皇帝的步步緊逼,非常的迫切,這種迫切的心態,是為人主最要不得的事兒。

但瓦剌得想辦法守住龍庭,否則就只能西進了。

西進說得好聽,不過是逃跑罷了。

王復在瓦剌的待遇極好,他甚至有雨傘,可以撐著傘去龍庭中帳。

道路已經變得略微有些泥濘,但是一些孩子還在外面瘋跑,這種天氣里,還要瘋跑,是要傷風感冒的,以和林的條件,決計是得不到好的照顧,最後一命嗚呼。

二十個孩子只有一個可能成年,不是笑話,而是事實。

他們的父母終日忙碌,但是收獲寥寥,根本無暇照顧這些孩童,放任他們如同野草一樣生長著。

僅有的勞動報酬,那些牲畜,還會被奴酋們賣去宣府,換取那些象征著財富的銀幣。

王復在這一刻,深刻的認識到了,為何大皇帝對勢要豪右之家常常懷有警惕。

瓦剌的這些台吉、奴酋們,和大明的那些勢要豪右之家,做的事一模一樣。

王復思考了很多,走進了龍庭中帳之中。

也先在烤火,在春天里,也先依舊裹著大氅,烤著火盆,他看到了王復,眼神終於明亮了幾分說道:「王資政,近些日也內外觀察了一番,可有良策?」

王復笑著說道:「自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