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2 / 2)

於謙一直坐在府衙之內,根據陛下的敕諭寫下了告示,告訴百姓們不要驚慌,大明軍是王師。

根據陛下「常赦所不原者,不分首從咸赦除之,悉令復業,若有負固不靖,趁機生事者,立斬不赦」的最高指示,於謙開始安定徐州地方。

徐州城三日之內不會開坊。

清點府庫糧草、武備庫軍械,更換府台衙門官員,掌令官會安撫百姓、宣諭陛下旨意、抓捕城中盜寇群小等等。

三天後,太陽再次升起!

百姓們終於走出了坊門,呆滯的看著城頭的王旗,大明軍到了,徐州,終於太平了。

一些百姓掩面痛哭流涕,惶恐不安的六個月的時間終於過去了。

徐州之戰,大獲全勝。

而王驥此時還在應天府,都督張輗、張軏剛開拔,就聽到了徐州陷落的消息,又倉皇的回到了應天府。

李賢此時在咨政院內,看著站在台上發言的人,百無聊賴。

發言的是蔡東攀,就是那個不學無術,滿嘴噴糞說秦亡始皇、漢亡漢武帝的蔡東攀。

李賢很難想象,子孫不孝,還把這罪責推到前人頭上的風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蔡東攀還是被安插到了南京衙門,而且還做了咨政大臣,李賢用腳後跟想想就知道,這蔡東攀家里怕是極為有錢。

不知道輸納了多少米、粟、豆、草、鞍馬,才撈到了這么個職位。

李賢在南京城賣官鬻爵的目的達成了,哪還有真心當官、真心死戰的軍士?

至今,李賢不知道王驥他們窩在南京城,到底在提防著什么。

蔡東攀站在台前,大聲的喊道:「燕王暴戾,燕府打進了南京城,我們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當年鐵鉉見燕王時,罵不絕口,立而不跪!」

「燕王見狀無奈,說:好一條鐵骨,既不跪朕,朕宥汝面北而跪,亦算歸順。」

李賢看著蔡東攀,這的確是太宗文皇帝說的話。

當然這里文皇帝,耍了個小心眼,奉天殿坐北朝南,若是鐵鉉面北而跪,上朝的時候,也算是跪文皇帝了。

這是文皇帝給鐵鉉的體面,你忠你的建文帝,我做我的永樂皇帝,大家互相體面一下,鬧得那么難堪作甚?

都是大明。

「燕王強令一顧,終不可得,鐵鉉不跪北,乃命人將他耳鼻割下,爇肉令熟,納入鉉口,並問肉味甘否?自古無此刑法!」

「鉉大聲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燕王盛怒,喝令寸磔廷中。」

李賢立刻了然了,這個蔡東攀,就是第一句話是真的,後面就開始了胡編亂造!

李賢用力的敲了兩下銅鍾說道:「時間到了。」

蔡東攀一愣說道:「我還沒說完呢,那五輪沙漏里,不是還有沙嗎?」

李賢看向了沙漏,用力一敲,沙漏應聲而碎,他袖子一順,將桌面上所有的碎屑都掃落在了地上,一個小廝匆匆過來打掃干凈。

李賢笑著說道:「現在已經沒有了。」

蔡東攀哪里見過這等無賴事,他憤怒不已,但是沙漏的確沒了。

「你話說的不對,鐵鉉怒罵,遂磔於市,何來割耳之說?」李賢知道蔡東攀想要表達什么,但是李賢就是不讓他表達。

他握著咨政院大印,讓你說你就說,不讓你說,你就只能閉嘴。

蔡東攀這是胡編亂造。

南京法司所記,只是說文皇帝終不可得忠臣,磔於市。

明實錄也有載,朱棣對群臣言,每稱鉉,必言其忠。

忠乃是禮,禮法在李賢這個儒學士眼中,是不容許如此曲解的。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都是品德,乃是五常之大倫。

但是蔡東攀這話說的鐵鉉狷狂,文皇帝暴戾。

既是對文皇帝的污蔑,也是對鐵鉉的侮辱。

即是對仁的曲解,也是對忠的曲解。

這是在扛著禮法大倫的大旗,反禮法大倫。

如此幾番曲解之後,這天底下哪還有五常禮法之大倫?

李賢懶得跟他辯論,連上他算上,所有人都是秋後的螞蚱罷了,他拿出了一個新的五輪沙漏,笑著說道:「下一個。」

蔡東攀悻悻,李賢是進士及第,要學問有學問,要才能有才能,他蔡東攀別說和李賢辯論,就是和劉昇辯論,都不是對手。

咨政院吵吵鬧鬧了半晌,終於定下了幾條似是而非的政令,李賢宣布了休會。

他走出了咨政院的時候,才知道了大明軍已經攻克了徐州城。

應天府上下,剎那之間,變得惶惶而不安。

李賢狂喜!

他來到了戶部衙門,將已經清理好的黃冊和魚鱗冊,進行了一些梳理。

他不能把所有的賬目都帶走,但是可以把總賬目私藏起來。

他打算交給玉娘,這是功勞,可以保玉娘的命。

玉娘說:「還說愛我,滿嘴胡說」,但李賢並不是胡說,而且玉娘肚子里有了他的孩子,他自然要護玉娘和孩子的平安。

這算是李賢現在唯一的念想了,陛下並不算對他在京師官邸的家人動手。

李賢整理好了之後,前往了戎政院。

他剛走到戎政院的時候就樂了,他看到了王驥、張輗、張軏三人,還在南京。

陛下把徐州城都打下來了,兵鋒正在向著兩淮而去,這三人不是說帶兵馳援嗎?

這給了徐州除了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不成?

李賢和陛下同時產生了一個疑問,王驥到底在做什么?大軍盤踞在京師城下到底在防備著什么?

直到他走到戎政院講武堂的時候,看著講武堂議事廳,掛著的堪輿圖才知道,他們究竟在防備著什么。

王驥嘆息的說道:「我們將魏國公、寧遠伯圍困在鳳陽,但是前幾日,他們的一支奇兵突圍,流竄到了宿州一帶。」

魏國公徐承宗,徐欽子、開國武勛首功徐達曾孫。

魏國公世代居住在南京城,任守備。

南京留都有一整套的官僚體系,這一套的官僚大多都是不太好處理的官吏,沒什么才能還比較棘手,然後扔到南京賦閑。

南京有三個最主要的官職。

一、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是文臣。

二南京鎮守太監不常設。

三、南京守備,一般由侯伯爵,擔任守備,但是魏國公一直兼領中軍府。

孫繼宗正是殺掉了和李賢同名同姓的南京守備豐城侯李賢,才有了機會進南京。

李賢一直奇怪,豐城侯死了,南京軍哪里去了?

為什么王驥等人一直在南京城下,感情側卧之榻還有鳳陽衛和中軍府在!

怪不得,王驥一直在南京城內,不肯離開,他一挪窩,怕是徐顯宗和寧遠伯任禮就殺回了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