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2 / 2)

大明方面無所謂。

胡濙笑著問道:「兩位使臣,還有什么事兒嗎?若是沒有了,就退下吧,後面等著朝賀的使臣也排著隊呢。」

「陛下,臣請寬恕王世子無禮之罪,臣回朝鮮後定督促王世子好好研讀《藩國儀注》,再請天使冊封。」姜孟卿俯首說道。

這要是請回去景泰版《藩國儀注》,那他回去怎么復命?

雖然王世子已經成為了實質性的國王,但是沒有大明的冊封,始終少了一道手續,名不正言不順。

要知道此時的李氏朝鮮內部,可是有相當強的精明風力。

精神大明人,就是精明。

興安歪著頭和小黃門耳語了幾聲,又在陛下耳邊低語了幾聲。

朱祁鈺有些驚訝,隨即搖頭說道:「你們也別回去督促王世子了,朝鮮的朝堂出大事了。」

「領議政皇甫仁、左議政金宗瑞把你們的王世子架空了。」

「什么?!」兩個使臣面色大變,呆滯的看著大明皇帝。

興安將其中的緣由講了講,當忠犬變成了野狗,就是這般下場。

因為遲遲沒有大明的詔書,再加上這朝鮮王世子似乎和建文帝差不多一個檔次,被朝鮮三望給架空了…

具體的做法是,所有政疏都被這三望貼條,貼黃條給過,不貼條不能過,王世子李弘暐成了人型印章了。

人稱「黃標政事」。

興安講完之後,朱祁鈺看了一眼王文,類比到大明朝,就是文淵閣首輔王文,在朝臣的奏疏上貼黃條給過,不貼條不給過。

就是大明可以稱作攝政的張居正,都沒敢這么玩過,張居正要是敢這么貼黃條,最好的結果,就是被梟首示眾。

王文被這一個眼神,嚇的渾身顫抖,這跟他有個屁關系!!腦袋在脖子上長著不好嗎?

他就是個負責考成法的文淵閣輔臣,幫助陛下梳理奏疏而已。

僅此而已啊!

陛下這一個眼神看得他直發毛。

朱祁鈺看著王文的模樣,就是搖頭,想來想去,大明歷經二百七十四年,被架空的皇帝,只有建文帝。

文武大事不能自決,就是被架空。

如果算上南明史…朱祁鈺想到南明那群臭蟲,就是頭皮發麻,搖頭不去深思。

眼下,就是南衙僭朝那幫蠢驢,文武大事,哪一樣不要朱文圭去批復?

朱文圭一個蒙昧之人,不批復也不能辦。

所以,這件事就非常的離譜。

胡濙從小黃門手中接過了一本奏疏,看了許久,才笑著說道:「還有這等奇聞,二位,這景泰年間的《藩國儀注》,還是拿回去好好研讀一番吧。」

兩個小黃門,拿來了兩卷書,遞給了兩位使臣。

「拿著吧。」胡濙嘆息,大明無論是這朝綱還是禮法,怎么傳到藩國就變成了這個鬼樣子?

兩位使臣無奈,接過了《藩國儀注》退下了。

「宣韃靼使臣覲見!」興安高聲喊道,太監們傳了下去。

三道凈鞭甩響,脫古拉著小王子馬可上殿,剛進殿,就畢恭畢敬在門前開始行三拜五叩。

脫古依舊是當初的漢人打扮,他在韃靼部就這個打扮,批右衽,馬可也是一個打扮。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脫古和馬可的禮節挑不出多少毛病來。

朱祁鈺點頭說道:「平身。」

「謝陛下。」脫古和馬可站起身來,馬可這個小王子顯然有點緊張,這是他第一次覲見。

「小王子今年十歲了吧。」朱祁鈺看著馬可笑著問道。

馬可又往脫古的背後躲了躲,但還是高聲回答:「陛下垂憐,臣今年十歲了。」

這次韃靼部又送了不少的馬匹,他們也請大皇帝聖旨,不過內容不同。

脫古痛心疾首的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說道:「陛下,臣請陛下申飭下只貪銀幣虛財的韃靼王吧!」

「他們實在是太可恨了!」

脫古痛心疾首的痛罵韃靼王不恤民力,到了宣府貢市,只拿銀幣,不買貨物,導致現在草原上的百姓,只能用牛羊皮做的袋子煮肉吃,還沒有鹽。

朱祁鈺也非常悲痛的說道:「事情變成這個樣子,也不是朕想看到的。」

金濂、王直、胡濙、於謙等眾多臣子,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是睡著了。

都是打瞌睡的高手。

陛下沒料到,但是群臣們料到了!

那陛下到底料到沒料到呢?

陛下金口玉言,說自己沒料到,那自然是沒料到。

朱祁鈺繼續悲痛的說道:「大明用銀幣,朕以為,既然韃靼部和兀良哈部恭順,也一視同仁,卻沒想到,今天居然釀成了這副景象啊。」

「但是脫古,朕問你,你覺得朕申飭有用嗎?」

「你的父親脫脫不花用刀逼著他們,他們都視若罔聞,朕一道不痛不癢的聖旨,又有何用?」

「草原畢竟不比大明啊。」

脫古看陛下終於松口了,俯首說道:「陛下,臣不要金織羅衣、彩表、彩幣、鈔,只求一封申飭聖旨,還請陛下體恤草原百姓,那也是陛下的臣民啊。」

脫古這話說的沒錯,草原的百姓,自從永樂冊封了草原諸王之後,的確算是皇帝的臣民。

但他們不是大明的臣民,這中間是有區別的。

朱祁鈺點頭說道:「既然韃靼部如此懸切,朕就申飭一番吧。」

「但是有言在先,不管用,朕也無計可施,朕大軍剛從南衙平叛,實在是無力進剿。」

朱祁鈺這意思很明確,聖旨可以給,但是後面的事,不歸大明管,別想著用韃靼王違抗聖命,請求大軍進剿。

今天朱祁鈺是這個理由,日後若是脫古請旨出兵,朱祁鈺還是這個理由,想用名聲綁架他這個皇帝,門都沒有。

朱祁鈺,不圖虛名。

顯然脫古很了解陛下的做事風格,也聽懂了這話里的意思,面色大喜的俯首說道:「陛下聖恩,臣沒齒難忘,今世為陛下牽馬墜蹬,往世結草銜環,以報聖恩。」

顯然大明皇帝對自己在草原的影響力,還是低估了。

這聖旨有用嗎?當然有用!

沒用,幾次三番,脫脫不花和脫古反復請旨?

脫脫不花拿著這封聖旨,狐假虎威,就可以定策了,至少三成以上互市得銀幣,必須兌換物資。

這樣一來,他們草原的日子至少能維持一些。

沒有這封聖旨,脫脫不花連召開韃靼王定策都有些困難。

脫脫不花和脫古都知道有用所以才反復請旨。

「興安,將聖旨給他們二人吧。」朱祁鈺點頭說道。

聖旨早就擬好了,一如當初朱棣申斥諸多韃靼王,只要永樂通寶,天怒人怨。

「宣倭國使節覲見!」興安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