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2 / 2)

當年抽分厘定,從一成降到六分,是朱元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因為要給百姓活路,抽的太重,百姓沒法活。

搞階梯稅賦,又沒那個基礎。

但是大皇帝的稅真的很輕嗎?

並不是。

因為大皇帝的重稅在鑄幣稅上,三成火耗銀,那就是最大的稅了。

但是因為大明錢荒的緣故,導致哪怕是收三成火耗銀,壓出去的銀幣,因為使用的方便、防偽輕松。

在北衙還稍微好點,一枚銀幣等於一兩五錢銀子,在宣府大同一枚銀子幾乎等同於三兩銀子,在海外幾乎能當五兩銀子用了。

現在是情況是,天下幾乎都嫌皇帝的兵仗局壓印銀幣太慢,欠了八十年的錢,也不抓緊時間還!

而不是大皇帝收稅極重,也沒幾個人意識到,這三錢銀的稅究竟有多重。

錢生錢了屬於是。

朱祁鈺通過銀幣,一定程度上的進行了社會財富的分配。

舟山列島能壓銀幣嗎?

不是朱祁鈺小看他們,就連南衙僭朝都做不到,他們一群海外棄民,如何能夠做得到呢?

他們連提煉銀礦的吹灰法都用的半生不熟,甚至很多銀料都是到了大明再吹成銀錠。

兵仗局分的一成銀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工藝的純熟,工匠培養的加速,會逐漸降低到六分,甚至是三分左右,這不代表這勞動報酬的降低。

朝廷的國帑和內帑的錢,卻會堆積起來。

趙明端想不明白為何大明可以收那么低的稅賦,但是的確是擠壓的他們不能活了。

「說話算話,抽分兩成就是抽分兩成!」趙明端一咬牙,大聲的說道。

「趙當主有魄力!」

「趙當主真大氣!」

「趙當主敢舍得!」

……

眾人紛紛叫好,要讓人賣力,不降低賦稅怎么可以呢?

袁彬起身上廁所去了,他轉了半天,回到了餐桌前,掰著手中的大蝦,他已經有點吃撐了,來的路上吃了小半個大蝦,就有點飽了。

袁彬低聲說道:「三皇子的外公說三十條船可以把他們滅了,我看有搞頭。」

「就以今天為例,給這清酒里加點毒,不是他們這些頭頭腦腦一鍋端了?」

岳謙眉頭緊皺的說道:「後廚的沒有人守著嗎?」

季鐸努了努嘴說道:「後廚的庖丁都在那兒吃飯的。」

岳謙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陛下不讓我們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

「不讓暗殺是保護夜不收和我們這些人的安危。」

岳謙說的是皇帝對於情報工作的最高指示,不得暗殺,主要是為了保護夜不收的安全。

在夜不收活動的初期,有很多夜不收為了爭奪功勞,就深入虜營搞暗殺,可是暗殺之後,不過是換個奴酋罷了,反而是大明夜不收損失慘重。

在經過反復衡量之後,夜不收命貴還是奴酋的狗頭貴?自然是夜不收命貴。所以才有了禁止暗殺的條例。

美人計,則是於謙的建議,孫忠就用美人計收復了李賢,李賢在天使到了之後,立刻馬上就暗中聯絡了朝廷,而且還是孫忠送的美人居中聯絡。

玉娘對李賢極好,照顧李賢的起居生活,在玉娘心里,李賢就是偉丈夫。

在這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年代里,美人計,幾乎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朱祁鈺嘉納良言,定下了第二條標准,不得使用美色打聽情報工作。

第三條標准是金濂的主意,大明的戶部燈盞只有一顆燈芯,花錢買消息,真假難辨不說,還沒什么多大的價值。

有這個錢,給夜不收提高下待遇不更好嗎?

朱祁鈺主要的考量是,能夠用金錢收買的人,就和忠誠沒什么瓜葛了,既然不忠誠何必費力氣收買呢?

李賢利用南衙僭朝,抽了南直隸、兩浙、湖廣近七百萬兩銀子,全都紋絲不動待在賬目上,等待皇帝的驗收。

忠誠這個東西,的確不可衡量,但是可以從做事的角度去衡量是不是可用。

袁彬點頭說道:「但是三皇子外公就沒這種約束了,如果可以將他們的這些頭頭腦腦暗殺掉,大明軍少死多少人咧,又不是很難做。」

「沒必要。」岳謙還是搖頭,不同意袁彬的做法。

袁彬想了想說道:「的確沒必要,但是誅叛,還是很有必要的。」

袁彬的眼睛看的方向是一桌達官顯貴,這些都是寧波市舶司的官員,提舉一名、副提舉二人,鹽課提舉司提舉一人,所屬吏員共計四人,一行八人。

這名提舉叫楊慶波,兼任大明浙江按察僉事,乃是大明正五品的高官,卻出現在了共襄反明大事的集會上,可謂是莫大的諷刺!

舟山諸島出現了如此規模的海賊,完全就是內外勾結之禍。

大明皇帝不讓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但是對於叛逆從不手軟。

這八個人已經鐵定要入解刳院了。

岳謙笑著說道:「跑不了,你們緹騎辦事,他完了,他們家也完了。」

誅叛也是有具體的規定的,具體而言的總原則就是能送京查補,還是要查補,只有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才可以直接誅殺。

但是誅殺之後,也會面對錦衣衛的內部稽查,十分嚴格。

台上的趙明端大聲的說道:「大明水師方興未艾,他們不懂海船,更不懂海戰,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需要想辦法阻攔大明水師的對我攻伐,那么他們的船舶,就是弱點。」

「停在港口里的船,就像是落入漁網的魚蝦一樣,只要輕輕一捏,就可以殺死了!」

「我們將會派出我們的精銳,配合民變,對大明的市舶司進行一次奇襲,徹底燒毀他們的船舶!」

袁彬大聲的喊道:「好!趙當主講得好!」

岳謙只能搖頭,袁彬就喜歡這樣拱火,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趙明端是壞,不是蠢,他只是說出了一點點戰略,讓大家安心,他是有應對之法的,但是具體怎么做,什么時間,如何做,他當然不會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

趙明端舉起了酒杯,大聲的說道:「等到擊退了大明軍,咱們就回琉球去!我還不信,大明皇帝還能追到琉球不成?」

「共飲此杯!」

季鐸起哄的說道:「共飲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