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2 / 2)

因為貝琳的尷尬來源於祖上的恩怨,貝琳偽裝的方氏族人,方孝孺忠死建文帝,而解縉混成了永樂年間,大明第一才子。

這方氏族人和解氏族人,那自然是互相瞧不上,只不過是寧海方氏,還未被寬宥,解家卻被寬宥了,這見面更是尷尬了。

貝琳喝了口茶,繼續聽他們掰扯。

解禎期振聲說道:「奸臣蒙蔽聖聽,陛下仁愛,德被億兆,是那松江市舶司提舉兩淮巡撫李賓言和兩江巡撫李賢二人,欺君妄上,專權而怙寵,蠹財害民,壞法而敗國,奢侈過制,毫無恭順之心!」

貝琳眉頭直跳,無論用哪個詞都好,非要用仁愛,陛下自己都知道自己殺性重,這解禎期居然給陛下臉上貼金,說陛下仁愛。

「對,沒錯!」中州端社、松江幾社、萊陽邑社,浙東超社等社的筆正紛紛應和。

中州端社孔誠毅站起來大聲的說道:「我們已經聯名上書,江南一千三百余名士子的萬言書已經送去京師!只待陛下御覽,必能還這濁世朗朗乾坤!」

貝琳嘴角抖動了兩下,低聲問道:「若是陛下相信李賓言李賢,而不相信我等肺腑之言,若是愈激愈殺,愈殺愈激,陛下大開殺戒,敢當如何?」

「怎么可能?法不責眾耳。」解禎期立刻高聲說道:「如果陛下要殺,朝中的明公自然會勸諫陛下仁恕之道。」

貝琳雖然在欽天監只是個小官,但是跟著李賓言查漏補缺,多少知道點朝堂的事兒。

勸仁恕之道的陳循大學士,現在去修寰宇通志了,另外一個勸仁恕之道的於謙於少保,反而被陛下說服了。

貝琳看著茶杯,有些嘆息的說道:「諸位若是忘記了順天府京師太廟稽戾王的頭顱,是不是不該忘記應天府天地壇腳下,三位親王頭顱啊?」

此言一出,寒風裹著窗外的大雨呼嘯而過,整個寒草堂內,一片寂靜。

陛下這個殺性之重,貝琳已經用最簡單的詞匯,描述了陛下的暴戾,讓他們都小心點。

孔誠毅搖頭說道:「我們是公車詣闕,上書鳴冤,怎么會招致殺身之禍呢?」

「再說了,陛下要是殺性那么重,不就成了太祖太宗皇帝了嗎?陛下他…不會的。」

孔誠毅越說越不自信,當今陛下的那個性子,其實在場的這些人,多少都是了解一些的。

貝琳坐直了身子,帶著尷尬而禮貌的笑容,低聲說道:「所以啊,陛下承列祖列宗之遺志繼位。」

貝琳今天來的目的,就是秉持著不教而誅是為虐,替朝廷,替陛下教諭,將這么做的後果,明明白白的講清楚。

他選擇偽裝成方家人的目的,就是希望用方孝孺的案子提醒他們,不要心存僥幸,更不要抱著什么法不責眾的想法。

想想藍玉案,再想想陛下在江南諸案。

正如他們寫的那本萬言書一樣,為何只口不提被捕的原因?

給大明軍需肉食摻變質食物,大明軍士未曾死於敵手,卻死在了身後的匕首之間,這是要送解刳院的。

「明明德到至精至一,然亦未嘗離卻事物,至善亦須有從事物上求者。」貝琳嘆了口氣。

他讀書少,但是任何事情脫離現實,只空談什么仁義,空談所謂善舉,這站不住腳,如何談?

解禎期、孔誠毅等人都默默不做聲,任由風雨敲打窗欄。

貝琳這話說的是很符合他的身份,他現在是寧海方氏族人,在老朱家的王朝里,談論法不責眾,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他不再說話,在他看來,他的第一個目的,教諭已經達成了。

解禎期立刻高聲說道:「我與朝中明公吏部天官冢宰素有舊情,抑庵公必然會主持公義!李賓言等人乃是酷吏,誣告!天底下總是有公義在的!」

抑庵公指的是吏部尚書王直,在於謙之前,乃是北衙文官之首,和解禎期的確是有點交情。

孔誠毅立刻附和道:「天日昭昭,天公地道,這天底下難道還能逃得了公理二字嗎?看看被捕之人,哪個不是士紳名人,哪個不是郡望賢才,他們為大明安土牧民!」

「李賢現在出巡擺多大的排場,錦衣衛開道,策馬奔馳於鬧市之中,李賓言和那費商總勾勾搭搭,貪贓枉法,目無國朝綱紀!該當死罪。」

「對!就是這樣!」其他詩社的筆正紛紛響應。

貝琳坐直了身子,依舊是那個皮笑肉不笑的笑容,王直雖然和解禎期有交情,但是這交情還能把命搭上嗎?

解禎期這番話傳回朝堂,王直只能蒙羞致仕了。

教諭也教諭過了,他們現在依舊是要將李賢和李賓言,打到奸臣國賊的那一側,那么李賢和李賓言辦得案子,那必然是冤假錯案!

那么朝廷抄沒的家產,都得還給族人。

這種手段貝琳不能說不好,他其實還想再勸兩句,但是李賓言說良言不勸找死鬼。

貝琳是帶著任務來的,他咬牙切齒,振聲說道:「李賓言,逆臣也!」

解禎期和孔誠毅等一眾筆正,呆滯的看著貝琳,他們只是想把李賓言打到奸臣國賊,這怎么就變成逆臣了?

這逆臣和奸臣可是倆概念啊,奸臣會被罷黜,逆臣可是要被處死的!

貝琳咬牙切齒的說道:「李賓言人在舟山市舶司時候,陰結琉球國王,甚至答應了琉球國王給官給軍,近日要先送去一名官員,前往琉球內外勘察。」

「他李賓言,想干什么!」

「他陰結琉球,不是想謀反,那還是想做什么!」

解禎期探著身子不敢置信的說道:「此話當真?」

貝琳理所當然的說道:「明日辰時三刻,有一官船離港前往琉球,掛黃麾日月旗,我的話真假一看便知!」

「這是僭越!」

信息差,陛下讓李賓言先接觸琉球國探明情況,那是敕諭,不是聖旨,不用給別人看。

孔誠毅疑惑的說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貝琳平靜的說道:「我有個堂弟名叫貝琳,在李賓言帳下聽用觀星,他聽到的。」

偽裝成方家人的貝琳的堂弟是貝琳,如果有人詢問,貝琳可以說出更多的細節來。

貝琳在做什么?

在拱火。

賀章被貶出京前往雲貴之地的時候,和劉吉曾經討論過如何對付皇帝,簡單的兩個字:倍之。

現在貝琳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的聯袂起來,上萬言書,風聞彈劾李賓言和李賢,這個罪名太輕了。

倍之,陛下就可以加倍處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