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2 / 2)

朱瞻墡必須要見他們一面,在見面之前,朱瞻墡已經明確了他們的訴求,他們的斤兩、人脈、關系,所以見面之後,所有人坐下來之後,他對會議走向有著很確鑿的把握。

這方面羅炳忠就不大行,羅炳忠沒有把握會議風向的能力。

朱瞻墡來到了偏廳,請他們過來。

「參見殿下!」諸多臣工入廳行禮,八九個人依次入座,第一次六枝廠、滇銅廠、疏浚司沿江碼頭、貴州造船廠等歸置談判開始了。

朱瞻墡等眾人坐定,才開口說道:「諸位,孤至貴州已經一月有余,各大官廠、碼頭、造船廠在孤來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承蒙諸位通力配合,順利竣工完成。」

「不負陛下所托。」

賈銓滿是笑意的說道:「殿下,這都是我等臣工應做之事。」

「應有之義。」諸多臣工應和著說道。

朱瞻墡繼續說道:「同樣陛下諭旨,這些工程皆歸工部直接管轄,孤無權處置。」

明確此次懇談的主旨,確定懇談基調,先把皇帝這座大山搬出來壓在了這些人的頭上。

眾人似乎毫不意外的說道:「應有之義。」

這是必然的,這些地方的歸屬,必然屬於朝廷,這是新朝雅政,不服可以造反,不敢造反只能悶頭認了。

事實上,明旨是不會違背的,但是具體執行的時候,就會有很多門道了。

賈銓滿是笑意的說道:「殿下,雲貴蠻荒,百姓未曾王化,生苗、熟苗、漢民,各有不同,民情復雜多變,殿下,是不是可以在這些工程安排地方官吏,配合朝廷管轄?」

朱瞻墡不動聲色的說道:「賈左使所言有理。」

賈銓說的很有道理,無論是工坊、碼頭都是需要成丁去勞作,有一部分的地方官員,是必然的。

范理抖了抖袖子,拿出了一本題本,遞給了羅炳忠,羅炳忠遞給了朱瞻墡。

朱瞻墡打開了許久,放下之後說道:「這名單,不行。」

陳文滿是疑惑的問道:「這是為何?」

從說話的順序來看,賈銓為首、范理次之,陳文再次。

董和眼觀鼻、鼻觀心,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發,這是個裝糊塗的高手。

朱瞻墡看了一圈,心里卻已經盡數了然,又看了一眼董和,這個人大概才是主心骨。

「土司世官不得充任任何的工程的任何吏目。」朱瞻墡抿了口茶,回答了陳文的問題。

「改土歸流是國策,是戍邊國之大計,是絕對不允許土司世官充任吏目的。」

大明的改土歸流從景泰三年起,又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大明軍就在烏江,給世官更多的權力?

褫奪他們世襲的權力,是朱瞻墡來貴州最重要的事兒。

賈銓這本名單之上,可是有不少的土司世官。

賈銓還想爭辯兩句,卻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董和,這一眼,更加肯定了朱瞻墡的猜測。

按照襄王的猜測,那個不說話的才是真正的管事的人。

有些慈眉善目,不動如山,一言不發的董和,才是這些人的主心骨。

這一眼證明了朱瞻墡的猜測是對的。

董和依舊沒說話,只是睜開了眼。

賈銓無奈的說道:「殿下所言有理,等我回去重新擬定一份。」

朱瞻墡則是嘴角勾出了一抹笑意,沒准備好,他會見這四個人?

雖然他時常覺得陛下料敵從寬,有點太寬了,但是他可是大明嫡皇叔,多少也沾了點料敵從寬。

景泰朝做事,不沾點陛下的習慣,那能做的成事兒?

他拿出了一份名單,笑著說道:「這是孤這些日子,遴選出來的吏目,諸位可以看看,都是貴州的本地人,溝通往來,絕對夠用了。」

朱瞻墡的這份名單上,絕大多數都是戍邊軍衛衛所儒學堂的軍生。

就像是貴州唯一一名進士張諫一樣,應天府句容縣戍邊軍生,考中了進士。

除了這些軍生以外,只有少數幾個熟苗。

他們要地方官僚,朱瞻墡當然要給,這是應有之意,否則很難管理,但是人選上,就很值得玩味了。

衛所軍生,和府州縣學的那些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他們多數都是軍戶出身。

就像是,牛津只能教出漢弗萊(英劇ym中的職業官僚),劍橋卻能教出金菲爾比(劍橋五傑)一樣。

大明的府州縣的官學生員,喜歡玩坐師、同榜、同鄉,最後就變成了三楊、嚴嵩、一樣的賢臣良相。

大明的衛所儒學堂沒有坐師,被同榜看不起,更沒有同鄉,就會出李東陽、高拱、張居正、袁可立這樣的人物。

朱瞻墡的確需要地方吏目,配合管理這些工程,那既然必須要選,為何不能給衛所儒學堂的軍生呢?

陰謀是不能堂而皇之,大聲密謀的。

這懇談會討論會,坐在一起,賈銓等人要反對,必須要給出充足的理由來。

朱瞻墡在等待著他們的反駁。

董和看完了那份名單,眉頭緊皺,隨後舒展開來,遞給了旁人。

賈銓看著董和的臉色,最終無奈的說道:「殿下考慮周全。」

他們發現大意了。

這位襄王殿下躲著不見他們,不是畏懼,也不是拖延,而是在了解情況,實事求是的做事。

這是賈銓等人萬萬沒料到的,這位襄王不僅知道他們要說什么、做什么,連如何應對,都做了提前的准備。

這讓賈銓等人的這次來訪,立刻處於了下風。

賈銓試探的問道:「殿下,這煤、銅、三七、金不換的物產,是不是能給地方留存一下?」

這都是貴州特產,放到哪里都是硬通貨。

朱瞻墡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孤在貴州做事,這么些天了,你們也看到了。」

「朝廷付給百姓勞動報酬,換取他們的勞動成果,將勞動成果運送到內地販售,在換取貴州所需之物,來換取百姓手中的錢財。」

「朝廷當然要給地方留存,而且為了促進貴州地方豐茂繁榮,陛下旨意是三成。」

「但是,是內地運來實物,不是錢。」

賈銓眉頭緊皺的說道:「為何是實物?」

董和終於忍不住了咳嗽了一聲,提醒賈銓,不要過於急躁,這么急切的發問,顯得嘴臉太難看了。

朱瞻墡笑著說道:「這些實物,能更好的讓貴州地方,豐茂繁榮、萬物競發、勃勃生機。」

陽謀,利柄的運用。

景泰朝做事,最重要的規矩,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