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2 / 2)

北緯30°,北緯33°,他記下了滄溟流的分叉點,經度他沒來記得測算,大約都是東經12°和東經10°,他手中的表沒出問題,主要是當時是陰天,不太能確定當地時間。

滄指的是深色的水,溟指的是大洋。

維度越小,海水的溫度越高,氣溫越高。

顯然海面下的滄溟流,是來自南方,溫度極高。

彭遂認真的想了想又寫下一句:「琉球,萬國海梁之地,不可棄焉。」

他在津口等岸的時候,來自松江市舶司的奏疏,還在路上,季鐸比彭遂早了十五日上岸,但是彭遂先到了京城。

他帶著自己記錄下的三言兩語,和畫的一個大概的圖形,來到了欽天監的十大歷局,將自己的成果交給了欽天監正許敦。

許敦雖然不信海里有河流這種說法,但是一艘戰座艦,有三十多名船員見證,由不得許敦不信,在稍微思忖之後,許敦便寫了奏疏至文淵閣。

朱元璋為了防止朝臣蒙蔽他,專門設立了一個通政司。

而朱棣為了防止朝臣們的奏疏到不到御前,在左順門,也就是皇宮的外朝中路、一入承天門東側廊廡正中那里,可以直接順著門縫投遞奏疏。

奏疏順著門縫塞進去,除了皇城門關閉的時候,隨時可以去投,大璫每天都去收。

如果只想跟皇帝說悄悄話,或者告密,就可以在左順門投奏疏。

泰安宮同樣有一處,在澄清坊外的東長安街,有一個鐵箱子名叫公車箱,專門給朝臣們詣闕,上書言事。

公車箱的鑰匙一般是興安拿著,每日收取奏疏。

彭遂也寫好了第二封奏疏,若是沒有被批復,他就打算再投一次。

公車箱就像是個明晃晃的沒有魚餌的鉤子一樣,王文可是從地方卷上來,最後當了文淵閣大學士的人,怎么咬這種鉤子?

所以彭遂的奏疏很快就到了朱祁鈺的手中。

因為其經歷過於離奇,又是飛魚,又是旗魚,引得興安的注意。

大明朝肯定有人敢瞞著陛下干點壞事,但是沒人敢騙皇帝,既然呈上來了,肯定是有真憑實據。

朱祁鈺看著滄溟流那三個字,彭遂把太平洋暖流黑潮,取了這么個名字。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朱祁鈺著重表揚了這種探索欲強烈的人。

再過四十年,也就是1492年時候,哥倫布將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他去的時候是逆北大西洋的暖流航行,耗時37天。

在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順著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只用了不到20天就達到了。

但是哥倫布並沒有好奇,為什么會差距這么多天。

大海里究竟有沒有洋流,一直到十八世紀,才有德意志貴族出身的洪堡,發現了秘魯寒流,確定海里面有洋流。

在通常的認知里,大海一片寂寥,一片死水。

但其實並非如此,大海也有洋流,溝通各大洋。

彭遂的發現位於北緯25°的琉球,卻長著北緯22°才會生長的椰子樹,而且長勢良好,而且琉球的溫度比寧波要高許多。

好奇心之下,彭遂三番五次,終究是發現了這一自然現象。

其實並不是很難觀察,因為暖流的溫度要比周圍的水溫高十幾度。

而且航行速度也會有較大的變化,合理的利用洋流,可以有效的節約航行所用的時間。

「一人一塊頭功牌吧,獎勵其開拓之心,朕要見見他。」朱祁鈺笑著說道。

「陛下,是不是可以給功賞牌分分類?」興安試探性的問道。

朱祁鈺稍微思考了下,搖頭說道:「不了,就這樣就挺好。」

興安是大明功賞牌的發明者,朱祁鈺就有一塊奇功牌在身上,確定了奇功牌的榮譽。

興安在最開始提出奇功牌的時候,朱祁鈺專門想過給勛章分分類,類似於蘇太祖的做法,每次發生大事,專門定制發一發。

但是朝中對功賞牌的追求熱情,超過了朱祁鈺的預期,朱祁鈺停止了這個念頭。

原因很簡單,他不想擴大化。

奇功牌、頭功牌和齊力牌這種把所有的功勞混合在一塊,是不科學的,不能充分而具體的說明其功勞。

比如設立科技創新勛章、守衛京師勛章、開海勛章、日月勛章、七星勛章等等,可以更好的說明其成就。

朱祁鈺專門分門別類做過設想。

他一直沒有擴大勛章的范圍,依舊是三等功賞牌,沿用至今。

最主要是大明的信息流通速度,遠低於後世,分類之後,就會降低其辨識度,就會失去眼下這種功賞的效果,降低其榮譽性質。

朱祁鈺這個更像是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類的功賞,而非蘇系勛章。

事實上,除了少有專門研究蘇系勛章的人,很少知道蘇聯到底發了多少種勛章。

研究蘇系勛章最好的辦法,就是研究勛宗的身上,到底掛了多少枚。

朱祁鈺寧願將其混為一談,也不願意降低其流傳度。

榮譽,是名望,是朱祁鈺這個皇帝對個人的肯定,也是大明對個人的肯定。

胡濙獻奇書,《預防與衛生簡易方》是他用一生的經驗去總結的預防衛生之道。

胡濙天天被人譏諷無德、投獻,但是從來沒人置喙過他這本書不該領奇功牌。

多少人一邊拿著胡濙的書,學習如何保持身體健康,一邊罵胡濙無德?

彭遂很快就到了聚賢閣,這個大明權力的最中心,他完全沒想到這里會如此的簡朴。

他一直以為這里會是金碧輝煌。

「臣彭遂,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彭遂跪在地上,顫抖不已的說道。

朱祁鈺點頭說道:「免禮。」

「朕交給你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