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2 / 2)

一旦於少保和陛下起了沖突,這對大明而言,就是天塌了的大事,這才是興安驚恐的原因。

金濂薨逝,大明痛失重臣,這要是陛下和於少保起了矛盾,無論誰勝誰負,對大明而言,都是慘敗。

很明顯,大明皇帝和於少保關於是否處罰江淵意見相左。

陛下和於少保都是很有主見的人,若是針鋒相對,怕是要出大事。

「哦?」朱祁鈺面色一凝,滿臉的笑意立刻止住,示意於少保坐下說話,往前探了探身子說道:「為什么江淵不得不罰,說說理由。」

「私下奏對,但說無妨。」

興安暗地里松了口氣,放下了心中那些擔憂,陛下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並不是外界傳言的那般,剛愎自用,對於於謙的意見,陛下還是很尊重的。

於謙心里也放下了一顆石頭,這也就是當今陛下,換成了稽戾王,他不會這么直挺挺的跑到陛下面前說:陛下啊,你做得不對,這件事應該如何如何。

朱祁鈺和於謙這對君臣有十足的默契,喜歡把事情擺在台面上說,而不是像言情劇一樣,不解釋的誤會拖拖拉拉幾十集。

於謙言簡意賅的說道:「陛下乃是天子,掌賞罰,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賞罰分明,此乃陛下掌公器之首務,江淵收受賄賂在先,這是有錯,陛下不知還好,既然已經知曉,就該處罰。」

朱祁鈺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起了金濂走的時候那番話,天下之主,職責到底是什么呢?

金濂說的正道和於謙現在說的賞罰,並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

於謙的意思很明確,現在不處罰江淵,就如同當初稽戾王授意讓江淵受賄一個性質,都屬於賞罰不分。

這就是陛下親自下場,和朝臣們狗斗起來,那不是陛下的戰場。

陛下是裁判,不是選手。

「朕已經罰過了,稽戾王已經死了。」朱祁鈺忽然開口說道。

「啊?」於謙快速的眨了幾下眼睛,眉頭緊蹙,陛下的思路,轉的太快,於謙有點跟不上趟兒。

不過陛下的這個說法,好像也很有道理,此事的確是因為稽戾王而起,也應該因為稽戾王身死而終。

朱祁鈺笑著說道:「於少保你看,江淵受賄案,是不是稽戾王授意王振所做?王振被錘殺,稽戾王被朕斬於太廟。」

「江淵的確是收了這筆錢,可是這筆錢一分錢也沒有落到江淵的口袋里,他就是想做官罷了。」

「這主謀已經伏誅了。」

稽戾王這一死,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貢獻,稽戾王就是個筐,啥都能往里面裝。

於謙喝了口茶,這口舌之爭,一上來,他居然就落入了下風。

「江淵乃是從犯,有錯不罰,賞罰不明,不足以服眾,陛下。」於謙接著說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一旦都察院的風憲言官得知,江淵到時候,更是進退兩難。」

朱祁鈺一愣:「於少保的意思是,朕現在罰了江淵,反而是在保護他?」

「然也。」於謙趕忙解釋道:「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有理。」

江淵這個事兒,一旦被風憲言官得知,那罪名就小不了,風憲言官這幫清流,最擅長的就是沒事找事,小事變大,擴大化,可是清流們最擅長的本事。

再加上為尊者諱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到時候江淵要遭大罪。

警惕擴大化,是朱祁鈺這個皇帝的職責之一。

「那有勞於少保寫封奏疏彈劾江淵受賄一案,把這件事主動捅出去吧。」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江淵官降一級,任兵部左侍郎繼續掌兵部事,將功補過。」

「讓胡尚書找江淵談一談,把事情說清楚,江淵這個人哪哪都好,就是有點記仇,別讓他懷恨在心,項文淵之事在前,朕可不想江淵步了項文淵的後塵。」

江淵很能干,就是有點鑽牛角尖,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兵部尚書,就這么被降職,江淵一旦走入了死胡同,誰都救不了他。

興安和一個小黃門交頭接耳了一番,才俯首說道:「陛下,胡尚書在閣外候著,請求覲見。」

說胡濙,胡濙就到了。

「參見陛下。」胡濙看到了於謙點頭示意,而後將事情詳細了解清楚之後,笑著說道:「此事不難,交給臣便是。」

「胡尚書辦事,朕一向很放心。」朱祁鈺總是把這種做思想工作的事兒交給胡濙,而且每次胡濙都會做的很完美,不讓陛下憂心。

朱祁鈺一旦打出了胡濙這張牌,這件事基本上就塵埃落定,翻不出多少風浪來了。

洗地極為專業的胡尚書,從來沒有讓朱祁鈺失望過。

胡濙沉吟了片刻說道:「陛下,李燧也應該申斥一番,這次南衙事兒,他差點就著了道,即便是行無差池,也應該讓李燧長點心眼。」

「最主要的是,得堵住風憲言官的嘴,這件事現在不處罰,日後李燧登堂入室,這就是他的痛腳。」

「陛下對李燧有回護之意,申斥的措辭,就應該更加的嚴厲。」

胡濙今天也是來進諫的,他和於謙要辦的事兒大同小異,勸諫陛下處罰。

維護禮法是胡濙的本職工作。

具體來說,陛下對李燧有回護之意,調查李燧的事兒,是天子緹騎親自做的,李燧並沒有做錯什么,可是他沒有警惕之心。

賞罰,自然是禮法的一部分。

陛下對李燧太過於回護了,這對李燧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

「李燧遠在江南,朕怕他日後做事反而是畏首畏尾,失去了做事的鋒利,朕以為還是等李燧回京述職的時候,在當面訓誡妥當。」朱祁鈺卻不是很認同胡濙的說法。

江南太遠了,若是因為這件事,李燧泯然眾人矣,不符合朱祁鈺的心理預期。

朱祁鈺對李燧是有期待的,期待他成為大明一把鋒利的劍,不畏強權,只為正義的那把劍。

雖然這一路上,李燧會走的很艱難,但是相信有他這個皇帝的回護,李燧可以走下去。

胡濙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李燧做事不鋒利,那還是李燧嗎?陛下多慮了,他不會因為這件事消沉下去。」

「倒是有一件事,臣以為得快點做出決定了,李燧這三番五次都是因為這婚配出了事,不若給他尋個良家賜婚吧。」

「賜婚?」朱祁鈺一愣。

胡濙這個想法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