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2 / 2)

「我們的底線應該是讓韃靼人不再擁有犯邊的能力。」

這是和談的底線,不再擁有犯邊的能力,是在賀章出發前,就已經定調的。

這里面包含了政治、軍事、經濟、刑名等方方面面。

政治方面,任何韃靼人未曾及冠的台吉,必須到大明的四夷館就學,所有的韃靼王、可汗、濟農、萬戶的任命,都得得到皇帝的冊封。

軍事方面,要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所有適合作戰的馬匹都要在軍馬場養殖,供給大明使用,武備管理等同大明,不得私自藏甲胄、強弩等物。在宣府等地,設立韃軍,集中訓練。

翻譯翻譯,就是對韃靼人去軍事化。

經濟方面則是推行大明錢法,以及劃分牧區,不得私斗火並等,並且設立巡按制來約束韃靼的內斗等等。

這些都是大明提出的條件。

當然,大明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也給出了自己的義務。

在韃靼人被入侵之時,大明將會保護韃靼百姓不受他人危害;

韃靼會設立郡縣,對韃靼部進行韃靼諸部進行管理;

大明將專設一名監察御史專管韃靼和兀良哈部;

大明會派出歷局官員對春耕秋收放牧進行教諭、設立府州縣社學等等。

大明的義務,概括為一句話,那就是大明將會對韃靼人一視同仁。

大明在和談之中,並不打算把韃靼人當成鷹犬或者當成牛馬,而是准備把韃靼人正式並入大明。

這和烏格齊、脫脫不花、阿噶多爾濟、滿都魯的判斷完全不同。

直到朱祁鈺和胡濙商量海拉爾的時候,韃靼人的可汗,還不知道大明給出了如此優厚的條件。

胡濙對和談的底線,一清二楚,和談內容還是他對賀章耳提面命,他俯首說道:「陛下真的是至仁至善之君。」

「朕哪里擔得起一個至仁至善的名號,朕包藏禍心罷了。」

朱祁鈺立刻否認了胡濙的稱贊,甚至直言不諱的說自己不是好人。

他對至仁至善四個字一點都不喜歡,他更喜歡當亡國之君。

什么時候開始,朱祁鈺如此仁慈了?

他前腳還在讓夜不收燒荒,用錢法逼迫韃靼王們朘剝韃靼百姓,逼迫韃靼百姓奔逃大明,十足的亡國暴君的模樣,這後腳就開始用懷柔政策了?

朱祁鈺這么做,說好聽點,叫王化,同文同種一家親,說難聽點,朱祁鈺要消滅他們的文化,要消滅他們的信仰,要亡其族名。

胡濙當然對陛下的目的,一清二楚。

但是胡濙卻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過這個問題,在王化韃靼的過程中,大明也會吸收韃靼的文化,吸收韃靼人的習俗。

最終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單純的大明對韃靼單向王化的過程。

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胡濙稍微思慮了一番說道:「陛下,元和十年,白居易越職言事,被貶黜到了江州做司馬,三年後,白居易升任忠州刺史,白居易聞敕,伏地痛哭,喜極而泣。」

白居易的貶官和元和十年的一場刺殺有關,當朝宰相武元衡被人當街刺殺而死,朝野震動。

朝中黨爭極為激烈,白居易被貶斥的結果,對白居易這種直諫臣子並不是壞事。

留在京師,反而小命不保。

就像於謙、李賢、王翱等人在正統年間,只能在地方巡按一樣,朝堂上沒有他們的立錐之地。

「白居易為了表達喜悅之情,親自做了一份胡麻餅,給萬州刺史楊敬之,並且作詩一首,即為寄胡餅與楊萬州。」胡濙說完就喝了一口茶,靜靜的看著陛下。

他的勸諫就是讀書人的那個彎彎繞繞的調調,什么話都不講明白,至於陛下到底聽出了什么,那是陛下的事兒了。

胡濙是個非常典型的文臣,除了投獻陛下之外。

他很確信,陛下聽懂了他的話里有話,看似是在說史,其實還是說的大明的王化之路。

王化不是單方面的消滅,而是彼此之間融合。

這是大明王化之路和羅馬殖民之路,根本性的不同。

白居易是唐代科舉出身,可白居易並非寒門,胡麻餅,來自西域,白居易為何會做胡麻餅?

而且還寫詩,借著胡麻餅抒發自己升官的喜悅心情?

白居易會做胡麻餅,並且寫詩稱贊,其實就是當時胡麻餅極為流行,這是文化融合的結果。

唐朝的王化之路,是彼此影響的,大明的王化之路,必然也將彼此影響,即便是陛下把車輪以下的草原男丁都殺了,也改變不了這一事實。

所以,胡濙並不認為陛下在消滅韃靼人,陛下能夠完全消滅韃靼人。

因為一旦王化之路走通了,韃靼本身就是大明的一部分,要徹底消滅韃靼人,那就要先把自己給滅亡了。

朱祁鈺看著胡濙,禮部尚書果然很懂禮法。

「你是對的,但是最後,那也是大明主導的融合,而不是胡元,他們做不到。」朱祁鈺承認胡濙說得對,但是大明在這個過程中和結果,都是獲利和主導的那一方。

胡濙立刻點頭說道:「那是自然,陛下英明。」

「那海拉爾的事兒,就這么定下來的話,就讓禮部擬詔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擬詔,入澄清坊吧,還有禁止莫羅和這些海拉爾接觸。」

胡濙一直說海拉爾入宮之事,朱祁鈺一直以為要入泰安宮,但是住澄清坊,就沒什么安全側的問題了。

胡濙的眼神流轉,陛下對太後和稽王府並不是完全信任,任何給太後和稽王府加籌碼的事兒,陛下都不會做。

「稽王身邊有個叫萬貞兒的宮人,是山東諸城人,是孫太後的人。」胡濙往前湊了湊說道:「這萬貞兒和稽王生母同歲,稽王對其極為迷戀。」

萬貞兒大稽王朱見深十七歲,胡濙說起此事,和近來陛下冊封了稽王一事有關。

陛下在賀章出使之前,冊封了稽王世子朱見深,襲稽王爵位。

這件事還是胡濙為陛下分憂解決掉的,但是胡濙突然發現了這個稽王對這個萬貞兒過於痴戀了。

胡濙既然為陛下分憂,稽王因此襲爵,胡濙就不會半途而廢。

胡濙的洗地,包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