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1 / 2)

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

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如此方為正統。

朱祁玉、於謙和徐承宗都認為要再等一等,等什么?

等此時的安南國變得上政昏暗,下官殘虐,黎庶倒懸,生民塗炭,百姓填於溝壑,道路交橫豺虎,白骨曝於原野,死者望於道路。

窮餓無告,苦不聊生,人民已有與日偕亡之心之時,方才是大明朝出手的時候。

能等得到嗎?

近在眼前。

大明想要持久穩定的統治交趾,將交趾徹底納入大明的四方之地,就需要如此。

朱祁玉想了想說道:「黎宜民雖然殺了他弟弟和太後,但是黎宜民還是坐不穩王位啊,他可以謀朝篡位,別人自然也可以,那些個宗親,嘖嘖。」

「給那個逃到交趾的柳溥傳個消息,讓他好生支持黎宜民,坐穩王位。」

柳溥何許人也?

柳溥,大明安遠侯,在正統年間隨兵部尚書王驥三征麓川,而後進太子太師、總神機營兼掌右軍都督府事,任廣西總兵官,鎮守廣西。

在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稽戾王兵敗後,會昌伯孫忠多次上奏請旨令柳溥回京,任京營副總兵,京師之戰在即,朱祁玉否了會昌伯孫忠的提議,專心應戰。

景泰元年,會昌伯府再上奏,以於謙兵權過重恐為禍亂之始為由,再請柳溥回京,朱祁玉問於謙意,於謙表示了同意。

但是朱祁玉又一次否決。

景泰三年,南衙僭朝作亂,柳溥在廣州府響應叛亂。

景泰三年冬,朱祁玉平定南衙僭朝叛逆,柳溥不敵寧陽侯陳懋自廣州府逃往了交趾,至黎越僭朝任事至今。

徐承宗滿是疑惑的問道:「陛下,為何要讓柳溥支持黎宜民呢?」

於謙搖頭說道:「因為黎宜民自己坐不穩王位,陛下給他找個助力,唯有朝堂是兩虎相爭,交趾局勢才會更加糜爛。」

「斗蛐蛐的時候,一方勢過強,則必然快速落敗,那斗勝的那一方,多數都不會受傷,甚至更加凶狠。」

徐承宗愣愣的看著於謙說道:「原來於少保還會斗蛐蛐。」

朱祁玉接過了話茬,笑著說道:「宣德年間為官,都會斗蛐蛐的。」

一如景泰年間,朝堂都是釣魚老一樣。

「那柳溥肯聽話嗎?」徐承宗有些擔心的說道:「此人無君無父,悍然叛逆,有不臣之心,方才逃難交趾,有今日的下場。此時,讓此人支持黎宜民,他不肯聽怎么辦?」

朱祁玉靠在軟篾藤椅上,看著堪輿圖說道:「他會聽的,他母親融國夫人還建在,人在交趾的柳溥,常與其母親通信,朕給他下旨,他不聽,他母親的話,他多少還能聽得進去。」

「柳溥在交趾扎不下根的。」

徐承宗了然,他是勛貴,他知道陛下說的有理。

柳溥的父親柳升是一員悍將,在永樂五年,柳升俘虜了黎越僭朝的黎季嫠父子二人,因此封伯,隨後再征韃靼,因此封侯。

柳溥家以俘虜黎越僭朝的祖宗獲封世侯,柳溥在交趾能扎的下根才是怪事。

於謙想了想說道:「陛下,以柳溥之能,在黎越僭朝也算是人中龍鳳,支持黎宜民完全足夠了。」

「臣擔心,養虎為患。」

會昌伯孫忠提議讓柳溥任京師副總兵,於謙同意,就是知道柳溥的才能,而柳溥對陛下的怨恨,也是來源於此。

無論是論資排輩,還是論帶兵打仗,他柳溥怎么比不過一個階下囚石亨?

柳溥懷恨在心,最終,在孫繼宗的挑唆下,悍然叛逆。

萬一柳溥借著黎宜民這廢太子的名號,真的在交趾戡亂,一千五百萬口、遍地良田、剛剛吞並了占城的黎越僭朝,豈不是要成為大明開海路上的絆腳石?

「臣以為於少保所言有理。」徐承宗心有余季的說道。

南衙僭朝在陛下面前,不堪一擊,可是那是在陛下面前。

交趾一群什么臭魚爛蝦,一旦柳溥真的起了勢,甚至可能成為心腹大患,不得不防。

要知道黎越僭朝可是在麓川稱王稱霸,甚至摁著幾個小國朝貢。

朱祁玉沉吟了片刻說道:「內部矛盾內部解決,外部矛盾外部解決,倘若建功於大明有益,朕可以原諒他的叛逆,封海外侯。」

「倘若不肯與大明步調一致,柳溥就是大明水師的磨刀石。」

海外侯,就是之前徐承宗曾經承諾給費亦應和棠越鮑氏的鮑志敏兩個商總的海外勛貴。(377章)

在大明四方之地,海外侯與平民無二,並非勛貴,也無特權,但是在海外,可世襲罔替,乃是正經的侯爺。

朱祁玉看著南方說道:「這么些年了,柳溥倘若仍不知悔改,不知天命,那就不能怪朕無情了。」

朱祁玉甚至拉下了作為皇帝的臉面,原諒柳溥的叛逆,倘若柳溥仍然不知悔改,他黎越僭朝有千五百萬口,大明有萬萬口。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

他坐直了身子,拿出了許久之前就准備好的委任令,按個朱批落印說道:「令寧陽侯陳懋從北衙至南衙,任征夷將軍,文安侯少保於謙總督軍務。」

「番都指揮馬雲任左副將軍,南京刑部右侍郎林聰參贊軍務,大明水師枕戈待旦;」

「定西候、兩廣總兵官蔣琬為右副將軍,為前鋒,兵部尚書、兩廣巡撫陳汝言參贊軍務,屯兵鎮南關,准備入越;」

「令黔國公、雲南都督同知沐璘為左參將,雲貴巡撫姚夔參贊軍務,嚴陣以待,隨時准備介入交趾戰事,防備麓川作亂。」

「此戰,事關大明百年國運,諸君共勉!」

「臣遵旨。」於謙俯首領命。

徐承宗有些落寞,本來這種征伐交趾,他這個武勛世公,魏國公不是應該首當其沖嗎?

可是他疏於戰陣,這么好的機會,就在眼前,卻只能看著他熘走。

朱祁玉看著徐承宗說道:「魏國公你扈從朕前往廣州府,御前聽令。」

大明國戰我參與,徐承宗左右無事,還不如跟著一起去廣州,大家都沾沾光,立功不立功那倒其次,去鍍鍍金,很有必要。

倘若,萬一敗了呢?

徐承宗這個御前聽令,就很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