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鐵匠皇帝(2 / 2)

「因為買一台八十錠的紡車成本建造工坊,高於從百姓家中購買棉紡的成本,他們自然不買,不會辦工坊生產。」

「直到皇叔說要搞供銷官鋪,下鄉收棉紡,這些遮奢豪戶們,終於肯用八十錠的紡車了,建立棉坊了。」

「大明的人力成本,實在是太低了。」

朱祁玉說的是一段過往,他南巡到松江府的時候,李賓言就和陛下講了八十錠紡車的推廣難題。

自己建立棉坊、購買紡車、雇用工匠的成本,遠比直接從棉農手中收購價格要高,而且高很多。

人力成本過低,就是人人常常歌頌的大明百姓優秀品德,吃苦耐勞。

在上學的時候,有人在朱祁玉的耳邊,不停的說,工業革命之所以發生在英格蘭中部,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君主立憲制讓英格蘭朝局穩定,近百年沒有發生戰亂,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可是中原王朝的穩定,動輒數百年。

第二個原因是圈地運動,地主獲得了大量的土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失地農民向城鎮轉移,為工業革命的孵化提供了條件。

兩宋三百余年,不設田制,不抑兼並,倒賣官田,百姓們被迫進城當牛做馬,失地農民多到了必須要建立坊郭十等戶去區分。

兩宋生產力有質的飛躍嗎?

恰恰相反,兩宋末年,都伴隨著土地大量逃農,百姓不耕種,最終導致小農經濟崩潰,商品經濟無法建立。

第三個原因是英格蘭中部擁有大量的煤炭資源,使用機械生產成本低於人力生產成本,這是小農經濟根深蒂固的中原王朝所不具備的。

遼東廠、石景廠、集寧廠、勝州廠、六枝廠、江淮廠、馬鞍廠、廣州興寧廠以及在建的廣平廠,哪個不是煤炭資源豐富?

朱祁玉一直在琢磨這個事兒,後來發現,想要真的進行工業革命,將小農經濟蛻變為商品經濟。

就要想方設法的把工匠和農民聯合起來,比如農庄、比如工會,只有將勞動者組織起來,增加他們的議價權;

進而才能從上而下、從下而上的提高工匠的勞動報酬,有了錢的工匠們才能創造需求,創造出供不應求的市場;

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手工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才會有人為大規模提高生產率滿足市場,研發、使用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力才會提高。

最終實現朱祁玉的綱領和目標:讓大明再次偉大。

煤炭、鋼鐵、蒸汽是工業革命的基礎,但是工業革命,不僅僅是生產工具的更替,還有社會的變革、思想的革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巨變的時代。

朱祁玉致力提高大明的生產力,進而推動社會結構性變革。

在士林之間,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有一個除真武大帝外的雅號,名叫鐵匠。

朱祁玉一直深居簡出,制作一台可以使用的蒸汽機,提高大明的生產力。

鐵匠皇帝在打鐵,而已經被大明宣戰的安南『皇帝』黎宜民,在做什么?

「哈哈哈!」黎宜民捧腹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喝著冰鎮的酸梅湯,看著面前的五個壯漢,狂笑不已,笑的臉都扭曲在一起了。

黎宜民面前的五個壯漢,是升龍軍和禁衛的軍士,這些軍士虎背熊腰,上了戰場,絕對是一把好手,但此刻都是面色痛苦。

他們在陪黎宜民玩。

玩一個彈弓弦的游戲。

每個人的身上都交叉綁著三道弓弦,鼻子里塞著紙團,嘴里塞著哨子。

兩個人摁著其中一人,剩下的兩個人用鐵鉤拉動弓弦,拉滿之後,用力松開,弓弦重重的打在身上,留下一道血淋淋的紅痕。

如果被弓弦彈的那個人,嘴里的哨子響了,就會被懲罰,再被彈一下,為了不被彈,被摁著的那個人,面紅耳赤,咬牙切齒的忍受著痛苦,也不敢讓嘴里的哨子響起。

彈得地方包括不僅限於虎口、手腕、手背、前胸、後背、兩股、小腿、腳背等地方。

這種疼痛游戲,也不僅僅包括弓弦、柳條、針刺等等,也不僅僅是禁軍的壯漢,還有宮婢們。

每一聲慘叫之後,都引起黎宜民的哈哈大笑,而宮婢們都嚇得面無血色,與被摁著的壯漢漲紅的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每到這時,宮婢們都時常感慨,還不如被賣到大明。

一個太監匆匆跑了進來,氣喘吁吁的說道:「聖上,聖上。」

「何事如此慌張,成何體統?」黎宜民不滿的對著這太監說道,他這兒正高興,這太監攪了他的雅興。

「柳太尉進宮來了,說是有要事稟報。」太監趕忙俯首說道。

黎宜民面色瞬變,揮動著手臂說道:「快快快,撤掉,撤掉!柳太尉看到,又要嘮叨了,快撤掉。」

此時的柳溥正在拾級而上,他入宮,自然是有要事稟報,他一抬頭,就看到行色匆匆的禁衛,他鼻子一動,立刻聞到了鐵銹味,看著這幾個人遮掩的模樣,便叫住了幾人。

「見過柳太尉。」五個人慌慌張張的見禮。

柳溥從袖子里拿出了幾兩現銀和十枚銀幣說道:「來,來,給弟兄們點傷葯錢,聖上年紀尚淺,性情還沒定性,幾位辛苦了。」

幾個禁衛捧著手里的錢,被弓弦彈的時候都沒流的淚,如同豆子一樣掉在了地上,他們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說道:「謝過柳太尉,謝過柳太尉!」

這個錢可以拿,因為是柳太尉給的,柳太尉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柳太尉給這個錢,就代表著若是黎宜民怪罪,柳太尉會抗下。

「快起來,快起來。」柳溥伸手將幾個人拉了起來說道:「快回去吧,一定要找個醫倌好好看看,去吧,去吧。」

柳溥看著幾個壯漢的背影,他們本該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的,卻要受到這種屈辱和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