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1 / 2)

阿刺知院受傷的消息,阿刺知院沒有告訴任何人,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去死,而是強撐著讓賽因不花跟大明溝通投降的條件,在得到了大明軍不對龍庭進行屠掠的承諾後,阿剌知院宣布投降。

阿刺知院宣布投降的理由是,龍庭經過了內訌之後,實力消耗嚴重,已全然不是大明的對手,故此投降,若要繼續抵抗可從北側山口,越過杭愛山向北入山林,以圖以後。

阿刺知院本來以為會有台吉反對,可是龍庭之內,完全沒有任何的反對之聲,本來打算用強硬手段來肅清的阿刺知院也知道,仗到十萬男兒齊卸甲束手就擒的份上,這仗已經敗局已定,上下已經完全被嚇破了膽兒,再繼續,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了。

大明的火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以致於大明軍進入龍庭腹地之後,瓦刺上下,連一個去騷擾的都沒有了。

讓阿刺知院意外的是,大明軍給出的具體投降時間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大明的中秋節,同樣,也是土木堡天變的日子,大明始終記得這個仇,牢牢的記在心里,連投降的日子,都要選在這一天。

敲定投降的時間之後,阿刺知院還有一些僥幸的心理,萬一傷勢康復,就立刻北逃入漠北山林之中,大明的夜不收就是長了天眼,也找不到他,至於日後,逃走再言。

可是接下來幾日,阿刺知院的病情愈演愈烈,到最後痛不欲生只能依靠福祿三寶硬挺著,在挨到八月十五這天,阿刺知院甚至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這一日晴空萬里,絢爛而炙熱的陽光籠罩著草原大地,阿剌知院坐在大攆上,無精打采的奔著合兒失而去,合兒失,是窩闊台汗的夏宮,在景泰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早已因為年久失修,無人打理變成了一片的廢墟,當年由色目工匠精心打造的宮殿,現在只剩下了高台、柱石,而這每一個柱石之間都是一箭之地,這些柱子的位置,在胡元的時代,幾乎等同於文華殿廷議的座次。

而現在,這些柱子之間都是大明軍的駐軍。

旌旗在風中被吹得獵獵作響,號角聲悠揚而深遠,戰鼓沉悶的聲音驚擾了無數的飛鳥驚慌失措的飛向遠方,而於謙和石亨站在夏宮的正殿,等待著阿刺知院的到來。

經過了繁瑣的儀禮之後,阿刺知院終於來到了夏宮,他站在夏宮門前,看著完全變了個樣子的夏宮,有些疑惑,這真的是他熟視無睹的廢墟?

大明軍這些日子一直在按兵不動,於謙便組織了一千工兵營的工兵,把這里簡單的收拾了一番,工兵也是就地取材,沒費多大勁兒,就把廢墟變成了眼下堪稱富麗堂皇的模樣。

「宣,阿剌知院。」宦官甩著拂塵,站在宮門前吆喝著。

阿刺知院進了正殿,看到月台上放著一把劍架,上面是皇帝賜給征虜大將軍征虜所用的永樂劍,月台之上只有一把寶劍,再無其他,而於謙和石亨及一種武將參贊軍務,都站在月台之下。

「跪!「宦官再甩拂塵,這是讓阿刺知院跪寶劍,便是跪陛下。

這是早就商定好的議程,阿刺知院顫巍巍的跪下,三拜五叩之後,將頭埋的很深。

宦官示意兩個小黃門拉開了聖旨,厲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至親皇叔襄王墡不顧千乘之尊,親至和林與你等誓盟,祈天下泰安,再無刀兵,大明並無虧待林中百姓分毫之處,所行所為皆依盟約而行,朕,大疑惑,素問草原以誓盟為信,背信棄義難道就是草原人所為?」

「阿剌知院答。」

這次大明平叛打出的旗號是平叛,阿刺知院和朱瞻墡的誓盟,在大明、在草原都公認了阿刺知院已俯首稱臣,而這次起兵作亂,大明平叛,是大義所在。

阿刺知院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大明並

無背棄誓盟絲毫,皆罪臣心起歹念,輕信歹人挑唆,悍然謀叛,罪臣萬死。」

宦官繼續說道:「朕聞草原兵變,心甚憂慮,草原苦寒,庶民衣食安定尚且不濟,天象有異苦寒更甚,再起刀兵,恐內外不寧,遂遣使溝通,可朕的使者始終不得入龍庭半步,如此薄待,大明興師北伐,捷報頻傳驛馬忙,朕,大疑惑,大明兵峰正盛,不願逼迫過甚,遣使再次溝通,阿剌知院何故要朕股肱?」

宦官說完之後,低聲說道:「於少保乃是陛下股肱之臣,輔佐興亡柱石,鴻臚寺與你溝通,你卻要把陛下殺掉於少保,這不是要陛下的手足嗎?」

宦官還給阿刺知院解釋了一番,哪怕是這人要死了,也得做個明白鬼。

如果阿刺知院不說出殺於謙這種離譜的條件,條件只要不過分,朱祁鈺真的會答應。

在大軍開拔之前,石亨要立軍令狀,朱祁鈺立刻讓石亨打住,而且借著宗澤和岳飛討論勝負乃是兵家常事,許大明軍敗,只要敗的不那么難看,朱祁鈺完全可以接受。

大明軍的北伐,畢竟是重組之後的第一次北伐,這第一次嘛,總是無法窺得門路,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多試幾次,便是水到渠成了。

可是在阿刺知院說出了要殺於謙的時候,朱祁鈺便無論如何不能答應議和了,他已經被人罵成隋煬帝了,這要是答應了,豈不是又要變成趙構了?

阿刺知院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說道:「騎虎難下,迫不得已,彼時和林嘈雜,罪臣萬死。」

宦官繼續宣讀聖旨:「朕祈修睦,邊境泰安,山河無恙,你為林中百姓之王,不思百姓疾苦,悍然謀叛,今聞阿刺知院願死,乃熄兵戈至德之事,故此不以斧鉞,留你全屍,安葬和林,願日後再無兵禍。」

「欽此。」

宦官們取來了毒葯葯丸,拿到了石亨和於謙的面前眼看之後,才打開了火漆,將葯丸放進了酒瓶之中,搖晃均勻靜置,而幾個夜不收在石亨身邊低聲說了幾句。

這是驗明正身,驗明正身的環節非常的繁瑣,這幾個常年在龍庭活動的夜不收,只是最後的一環罷了。

「飲了吧。」宦官將毒酒倒在了酒杯里,來到了阿刺知院的面前說道:「既然要體面,就別到最後關頭不體面。」

阿刺知院挺直了腰身,接過了酒杯,手抖的厲害,但還是一飲而盡。

「還請大明庇佑林中百姓周全。」阿刺知院最後還說了一句場面話,便將頭埋的很深,靜靜的等死。

既然要體面,既然走到了這里,再掙扎,的確是不禮貌也不體面了,阿刺知院本來以為要經過撕心裂肺的痛苦,但是等了片刻,只感覺一陣陣的困意襲來,而後昏昏沉沉。

在失去意識的最後一刻,阿刺知院似乎看到了一把刀扎進了自己的心口,那拿刀的人卻是韃靼的台吉,孛來。

這是幻覺。

在大殿內,阿刺知院的身子一歪,翻滾到了地上,手腳攤開,全然沒有了呼吸和心跳,便死的不能再死了。

阿刺知院死的並不痛苦,大明皇帝一直如此,要體面他就會給體面,要不體面,那大皇帝也不體面。

「這什么毒葯,如此厲害。」石亨的眼皮輕跳,有些驚恐不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