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朕只要活著,就決不投降!(2 / 2)

朱祁鈺對這個數字並不是很滿意,但是群臣們聽聞這個數字,仍然是驚駭無比,這是戶部第一次公布數據。

以大明官廠的鋼鐵產量而言,朱祁鈺可以用一年的鋼鐵產量,給大明每個人,男女老幼不限,每人打造一套明光甲披在身上。

什么是不知天命,阿剌知院就是不知天命,他並不知道大明皇帝就是不用火炮,用鋼砸,都能把哈拉和林夷為平地。

天命是什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戶部和工部的理解面前這些數據表現出的大明國力就是天命。

沈翼停頓了很久,發下去的題本上,有詳細的統計數字,群臣們需

要時間去看,他看眾人抬起頭來之後,繼續說道:「若是以洪武年間官冶煉鐵核算,今日官廠產鐵約為洪武二十一年官冶的一千三百多倍,也只有這個數字去衡量,洪武年間並無朝廷統計鋼鐵產量。」

「十八官廠每年上繳六成盈利,去歲上繳折銀計,共一千二百八十四萬銀。」

一個龐大的以工匠為核心的利益集團已經成形,而且隨著蒸汽的不斷推廣,正在以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在發展。

朱祁鈺在沈翼說完之後,就點著桌子對著坐在長桌前的陳有德說道:「石景廠總辦陳有德,上次石景廠和順天府起了拆借的齷齪,朕告訴過你們,你們有錢、有糧、有人、有炮葯局,大明的甲、炮、車都是你們造的,官府欺負到你們頭上,跟他們鬧啊,鬧得越大越好,鬧得人盡皆知,最好把他們掛在你們煤鋼園的路燈上!就沒人敢欺負你們了!」

「鬧起來,朕也給你們兜底!」「說了這么久,還天天受欺負。」

朱祁鈺南巡回京,賀章就彈劾石景廠花了三十六萬銀造了個牌坊,那是為了平順天府拆借的賬,官廠上繳的利潤從三成變成了六成,因為石景廠護不住那么的銀子。

這官府欺負官廠這事,也不只是拆借,比如之前的五城兵馬司的駙馬都尉們,就盤踞在上面吸血,石景廠還是忍氣吞聲,連告狀都沒告狀,還是緹騎們復查的時候,拔出蘿卜帶出泥來,朱祁鈺才知道還有這么一出。

「這這這...」陳有德抬起頭來,支支吾吾,他只是一個總辦,他能有什么辦法。

鬧?怎么鬧?

陛下說得好聽,就是陳有德敢帶這個頭,也沒工匠敢跟著他鬧,工匠這個群體最是守規矩,因為不守規矩的都死在了爐前,官廠的規范是什么,是用血書寫的教訓。

朝廷是陛下的朝廷、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這陛下的親戚們伸手求點財,而且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完全不值得鬧。

「你呀,徐四七在遼東,那建奴跑到官廠劫掠,都被工匠們給打的滿頭是包。」朱祁鈺對著陳有德說道。

陳有德趕忙說道:「陛下,那不一樣,那是賊入,遼東廠的工匠有力量,咱們石景廠的工匠也有力量,若是有外賊敢叩關,石景廠上下皆可上陣殺敵。」

「外賊是賊,國賊也是賊啊。」朱祁鈺敲著桌子,對工匠這個集體,他多少有些怒其不爭,陳有德壓根沒聽懂朱祁鈺的話,他不是說石景廠沒有力量,或者力量不如遼沈廠,是陳有德或者說工匠們壓根不會使用這種力量。

陳有德低聲說道:「那國賊,不是有陛下處置嘛..」

於謙看這架式得出來勸架,作為首席師爺調和君臣矛盾和意見不一是他職責所在,他笑著說道:「陛下,陛下莫急,各司其職,官廠就是生產,讓他們做,他們也不知道國賊是誰不是?」

朱祁鈺仍然帶著幾分怒火說道:「官廠匠城的路燈就是用來照明的?陳總辦,你記住,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謹遵聖誨。」陳有德見陛下訓誡,趕忙俯首稱是,他其實覺得眼下官廠待遇已經非常好了,在官廠做工的孩子們,個個都能讀上書,考不上舉人,也能考個匠學,學門手藝,這日子讓他哭他也哭不出來不是?

群臣看著陳有德的目光極為復雜,最多的是羨慕,大明京官地方官,上上下下,除了幾位明公,誰敢跟陛下這么說話?陛下說一句,陳有德頂一句,放文官身上,陛下早就拿出非刑之正,大不敬的大帽子扣下去,誰受得了?

這種目光之中,多少還帶這些畏懼。

「原來京營的軍備,都是石景廠和王恭廠提供的啊。」忠國公石亨看完了題本,數據太多他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供給京營的部分,石亨看的明明

白白,京營所有軍備,都來自石景廠和王恭廠。

大明京營這塊壓艙石,武德充沛,武備充裕,戰斗力強悍至極,這是結果,而官廠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朱祁鈺翻動著備忘錄說道:「實業,是朝廷基本的力量,沒有實體,沒有實業,便沒有根基,沒有基本力量,萬物俱下,朕要再組建幾個團營,要甲沒甲,要火葯沒火葯,要人沒人,朕拿什么組建呢?」

「實業是經濟本源,通俗的講,實體經濟創造了大明萬民的經濟收入,是大明上下收入的源泉。就像農戶沒有土地一樣,耕種無從談起。」

「實業是最基礎的、最根本的生產物質、商品的單元。」

「白鹿洞書院山長陸來宣臨死前非要見朕,跟朕論斷,他跟朕說人性本貪,這話楊善也說過,說朕做的事兒是無用功,終究有一天會人亡政息,身死道消,他們讓朕投降讓朕停下來,他們就奉朕為聖主明君,而不是亡國之君。」

「朕只要活著,就決不投降!」

「不過他們的話有道理,人啊,的確是很貪心的,對物質、對財富的占有欲總體上是無止境的,或者說人們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當擁有了一定數量的物質和財富之後,就會由對物質財富量的占有,變為質的占有。」

「不發展實業,怎么滿足這種占有欲?」「這便是以實為本的意義。」

沈翼記完了筆記,看了又看俯首真心實意的說道:「陛下所思所想所為,歷千萬祀,與天地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朱祁鈺笑了一聲問道:「你怎么不說朕長生不老,永生不死呢?」

「啊?這...」沈翼啞然,陛下確實不喜歡讒言,但沈翼總覺得自己實話實說,不是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