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2 / 2)

西征之事,最終不了了之,而王復開始了新的忙碌,他沒有等到阿史那儀回到康國,反而是等到了尹凡三世。

尹凡三世·瓦西里耶維奇,歐洲噩夢的開端,羅斯公國未來的大公,號稱全俄君主、初代沙皇、克林姆林宮的建造者、沙俄奠基人,此時的尹凡三世要回到莫斯科繼承自己的大公之位,已經從大明留學歸來。

尹凡非常恭敬的見禮,俯首說道:「令人尊敬的、高貴的大明康國公閣下,我很幸運,再次回到康定,並沒有看到康國和羅斯公國發生交戰,幸好沒有發生,否則我回去的路也變得不那么順暢。」

「你要尋找的那些答桉,你找到了嗎?」王復笑著問道,當年尹凡三世是帶著迷茫向東而去,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尹凡說話還是那個樣子,不過從拉丁語變成了漢話,而且字正腔圓,在大明。

尹凡三世略顯惆悵的說道:「大明的繁華和qiáng大,讓人記憶深刻,大明的善良和果決,讓人難以忘記,如果不是因為要回去繼承大公之位,如果不是我出生那天就帶著義務,我希望可以永遠留在大明。」

「我曾經一直以我的身份為傲,拜別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覺到了身份的苦惱。」

「大明教會了我很多,我既然享受了父輩帶來的榮光和庇護,就應該履行我的身份賦予我的義務。」

「在大明的時間如此的短暫,我根本沒辦法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完成這次心靈上的洗禮,不過還好,臨行前,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賜予了我這世間最寶貴的財富,那便是書籍,我帶了六十六車的書,回到莫斯科後,還能繼續沐浴在絢爛文明的照耀之下。」

王復右手的拇指在食指第二節上輕微的摸索著,如果阿史那儀在此,就知道這是她的夫君打算動手前的猶豫,王復面sè如常,滿是笑意的說道:「你現在,已經是一個真正的貴族了。」

對於西域事,王復了解的更加清楚,尹凡三世回到莫斯科繼承了大公之位後,莫斯科公國從金帳汗國獨立並且成為一個擁有共同認知的國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羅斯公國已經完成了國家構建的前置。

若是擁有了尹凡三世的羅斯公國只會更加qiáng大。

不過王復猶豫了一下後,最終打消了動手的念頭,無論是泰西那群qiáng盜還是奧斯曼王國都需要一個qiáng悍的對手。

羅斯公國的qiáng大與否,不在於是否多一個尹凡三世,相反,尹凡三世帶回去的那六十六車的書,會增加大明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力。

只是,那六十六車的書,全部都是儒學經典。

王復得知都是儒家的經典之後,也是哭笑不得,儒學經典對大明而言,已經成為了阻力,對於羅斯公國而言,能用,但決計談不上好用,若是尹凡三世照本宣科紙上談兵,那羅斯公國怕是要走不少的彎路。

尹凡三世不會照本宣科,因為他真的在大明當了三年的留學生,而且是極為認真的去思考,去觀察大明的一舉一動。

尹凡三世在大明留下了一本游記,是他一路上的見聞,相比較大明的文化底蘊,羅斯公國就顯得單薄了,那本游記,是他為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禮物。

他還留下了一個承諾,若是大明的五皇子殿下帶著羅馬閃電歸來,那么羅斯公國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尹凡三世以他們家族的名譽起誓留下的承諾,只不過大明並不在意。

王復和尹凡三世聊了很久,而後將尹凡三世送出了康宮,羅斯公國的大公身體已經大不如前,羅斯公國需要尹凡回去繼承大公之位。

王復靠在軟篾藤椅的椅背上,看著穹頂,他覺得很是奇怪,也先對西征之事受阻的反應太過於平澹,平澹到王復懷疑也先在打算做些什么。

他站起身來,帶著三名墩台遠侯來到了蘭宮,在稟報之後,王復見到了已經兩年沒見的康國大石。

也先坐在天井旁的長凳上,還不等王復見禮,也先便拄著拐杖站了起來,笑著說道:「不用多禮,坐坐坐。」

也先和王復並沒有撕破臉,在公務上,也先是大石,王復是康國公、咨政大夫,所有咨政大禮堂落錘的議桉都會送到也先的手里落印後下達,在私情上,也先和王復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也先送給王復一把金刀、一對金杯,這安答之間的信物。

也先拉著王復的手,認真的打量了下,羊怒的說道:「我都這么老了,你還是這么年輕,不過年輕好啊,多子多福,伯顏說要給你找七十二個庶妾,你說國公夫人不在,得等阿史那儀回來。」

「你答應了,那說好了,國公夫人回來了,就cào辦,也了結了我的心願,不能學了我,博羅台吉死後,便後繼無人了。」

也先的態度非常明顯,王永貞可以為國公公世子,但是王復在大明的兩個兒子,不能為國公公世子。

王永貞送到了大明,王復就得納妾,多生幾個,防止王永貞有什么意外。

也先對自己的小兒子阿失台吉極其失望,不僅僅是他自己德不配位,還有博羅的孩子被阿失台吉親手殺死之事,讓也先非常為難,他沒辦法懲戒阿失台吉,也沒辦法對大軍交待,只能不做處置,也不去軍營。

王復當然能聽明白也先的要求,他頗為認真的說道:「行。」

「你答應下來就好,你這個人我最清楚了,重信守諾的君子。」也先滿臉的笑意。

王復頗為無奈的說道:「大石,西進之事,怕是不能成行了。」

也先頓了頓手杖,看著王復笑了笑說道:「你盡力了,盡力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不去,就不去了吧。」

「昭烈皇帝白帝城托孤,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世人譏諷阿斗樂不思蜀,說扶不起來的阿斗,但在我看來,不過是對蜀漢創業未盡的遺憾罷了。」

「我的孩子,博羅雖然只是中人之姿,但跟隨王咨政左右,也算是有了些模樣,奈何死於軍陣。」

「阿失台吉,眼看著已經沒有輔左的必要了,日後,這咨政大院的議帖就不必送到蘭宮了,萬事王咨政自決吧。」

王復立刻搖頭說道:「那不行,規矩就是規矩,不能壞了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