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我自己試試(1 / 2)

請叫我總監 紅九 2282 字 2023-04-18

第四十八章我自己試試

寧檬問余大義融資後得到的資金主要會使用在什么地方。

余大義反問寧檬:「你知道網絡直播最重要的是什么嗎?」問完不等寧檬回答,這位不善設懸念吊人胃口的直脾氣老板就自己先揭曉了答案,「是流量,也就是平台的用戶數。在互聯網這一行里,流量就意味著收益,有流量,才能轉化出更多收益。」

「流量又由什么決定呢?」余大義又問了個問題。同樣問完以後他又自己搶答了:「決定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平台主播的人氣、平台的營銷手段、平台的內容口碑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寧檬,你覺得是什么?」這回余大義是真的提了個疑問句,自己沒有再搶答。

寧檬想了一下,笑了:「應該是技術吧?」

余大義也笑了:「和明白人講話的樂趣就是這樣了,我說了上句,你就能知道下句。沒錯,就是平台的技術支持。要說融到錢之後我想把錢往哪花,那肯定是往技術支持這刀刃上了!」

余大義告訴寧檬,現在直播行業正處於野蠻生長狀態。

寧檬點頭贊同這個說法。

任何一樣新興事物經過萌芽後都會進入野蠻生長的狀態里。而隨著野蠻生長,行業市場將進入一種被泡沫經濟所烘托起來的浮誇的繁榮態勢,在這種態勢的背後,必然是行業的重新整合——經過優勝劣汰和重新洗牌,qiáng者兼並弱者更qiáng地發展下去,最後形成行業寡頭;弱者要么被吞並要么直接滅亡掉。

而余大義的互聯網公司,他的直播平台,寧檬估測過,在行業發展整合的最後,想成為寡頭的qiáng者或許還有點難,但成為被qiáng者爭相收購的目標卻一點都不費勁。所以投資這家公司,前景是光明的。

余大義繼續對寧檬說:「現在整個互聯網直播行業正處於野蠻生長狀態,要想吸引和鞏固住用戶流量,必須得加qiáng技術升級。」

他告訴寧檬,他會用融來的錢高薪聘請技術人員,然後著重於改善網站的用戶體驗,比如讓網站同時在線的人數多了以後仍然不卡、及時更新屏幕彈幕、更新在線人數,以及連麥技術等等。必要的時候他會考慮分些股份以留住技術骨干。

余大義說:「在技術上花錢不能小氣,技術決定用戶體驗,只有用戶體驗升上去了,用戶粘性才能被培養起來,只有擁有更多粘性度高的用戶,互聯網公司才有未來。」

寧檬聽得有點興奮,脫口又給出了自己的一點建議:「除了網頁直播技術的增qiáng以外,我們還要加qiáng手機app的開發!其實房地產投資時代就要過去了,未來最有發展空間的無外乎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而我們的直播平台既有pc端又有移動app端,這就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聯合發展了!二網齊頭並進,這一定會是未來最受資方歡迎的主流趨勢!」

余大義連聲贊許:「是的是的,我也是這么想的!寧檬啊,我現在覺得我沒做錯選擇,你雖然年輕,但很多理念,咱們都是不謀而合的,這樣的合作是最讓人愉快和輕松的!」

從余大義的公司出來,一回到家寧檬就進入了拼命三郎狀態,渾身jī血地全面研究互聯網直播這個正在野蠻生長的新興行業。

越研究她越覺得余大義的公司前景大好。她在一片美好憧憬中完成了一份無懈可擊的項目計劃書。

第二天她把項目計劃書拿給石英看。

她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一直信心滿滿,她相信她的計劃書一定能打動石英做出拍板投資的決策。

她被這信心滿滿的狀態哄抬得整個人都有點小興奮。這是她第一次獨立開發項目,她覺得自己正站在通往投資jīng英的康庄大路的起點上。石英的一句「這項目我們投了」,將為她駛向這條康庄大路踩下一腳油門。

在有點興奮有點煎熬的等待中,寧檬工位上的分機終於響起。

接起來,寧檬聽到石英透過話筒對她說:「項目計劃書我看完了,你現在來我辦公室吧。」

寧檬身體里像隱藏著一只蓄勢待發的火箭,電話機歸位後,這支火箭在她體內瞬間點燃,燃得她一路腳不沾地地奔去了石英的辦公室。

石英一開口,寧檬身體里那只熊熊燃燒的火箭,火焰一下就矮了一半下去。

「計劃書做得非常不錯。」石英先給出一句肯定。寧檬並沒有因為這句肯定而有所沾沾自喜,因為她知道這肯定的後面一定跟著一句轉折。這是石英的講話之道,她在否定一件事之前,一定會先予其肯定,以做撫慰與緩沖。

「但是這東西太新cháo了,我們的投資方向更偏重於發展穩健的實業,這些年輕人小孩子們熱衷的玩意兒,說實話我不太懂,也不太看好。」

寧檬沒有想到當她把企業的發展前景和未來的退出方式以及頗高的投資回報率都頭頭是道地寫在計劃書上以後,能換來的卻是石英的一句「不看好」。

這感覺太糟糕了。在以為會得到肯定的時候,迎來的偏偏是否定,這種心理落差能讓一個長著牛樣粗壯心臟的人都感到心肌梗塞。

寧檬讓自己從突然襲來的沮喪中迅速鎮定,盡量據理力爭:「但是石總,現在年輕人才是最有購買力的人群,所以受年輕人喜愛的新事物未來也會更有市場!」

她的立論有理有據,可石英給她的反駁也敏銳犀利:「年輕人呢,特點就是,年紀小、沒長性,他們的愛好天天在變,誰知道他們對一項事物的熱度到底能維持多久呢?而且網絡直播平台很燒錢,等它從燒錢到盈利不知道要經過多久,我們用投出去的真金白銀去賭善變的年輕人的喜好超過我們的投資回報周期,是不是太冒險了?」

寧檬差點就被石英的話堵死了嘴。她飛快地尋找石英話里可供商榷的點,最後抓住了投資回報周期這幾個字:「石總,關於投資回報,我是這么認為的。網絡直播平台確實燒錢,但他們燒了的錢並不白燒,他們的估值也會也越燒越高。

「先保守一點說,我們現在投的話是alún,按企業的資質和在同行中的競爭力,後面一定還會有blúnclún融資,所以其實我們不用非等到企業盈利的時候才能收到回報,我們在企業以更高估值融blúnclún的時候把股份轉讓出去就能收獲一筆可觀的回報。

「然後再不那么保守的預測一下,企業未來很有可能會被其他大的直播平台公司收購,那到時我們就更能帶著利潤退出了。除此之外還有更理想的一種可能,企業可以通過券商的改制和輔導,直接ipo上市或者在新三板掛牌,那未來我們也都能在一個比較高的市值點成功退出。」

寧檬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石英的表情。她說完,看到石英每當要拒絕一件事時才會有的那種無懈可擊的微笑出現了一絲松動。寧檬暗中握了握拳。她知道石英被自己說動了一些。

「我現在還有點猶豫,暫時還拿不定主意。」石英思考了一下,對寧檬實話實說自己的感受。她低頭又想了想,忽的一抬頭,對寧檬說:「要不這樣吧,你去樓上和陸總談談看這個項目,看他是什么想法。」

寧檬猶豫了一下,推推眼鏡,問石英:「石總,是……一定得上去和陸總說一下這個項目嗎?」

石英臉上的官方微笑又變得無懈可擊起來:「不是一定,是最好。你想啊,畢竟現在我們和陸總是戰略合作關系,遇到想做的項目是要和他說一聲的。」

寧檬立刻受教地說聲好的,不再多言語其他——石英所說的「最好」說一聲,其實就是「一定」去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