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一句經義兩萬里、域外學者、暗合真言(1 / 2)

南宋第一卧底 龍淵 1049 字 2023-04-19

第1158章:一句經義兩萬里、域外學者、暗合真言

等到陳老爺子進了這間小學,就見這里的cào場居然比軍隊的校場還大!在cào場的地面上,土地夯築得平整堅實,竟然沒有一顆碎石和雜物。

在cào場的對面,一排一排的校舍青堂瓦舍,收拾得干凈整潔,看起來居然都是新蓋的房子!

這一眼看去,這樣的校舍,居然有六七十間之多。

這個時候,陳恭壽老先生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吃了一驚!

說實話,在這個時代所謂的開館教學,一個先生最多不過教四五十個學生罷了,這還得說是名宿大儒,有一定名聲的人才能做到。

一般的私塾里面,四五個或是七八個學生的情況是最普遍的。

所以,像是這樣大規模的學校,幾乎可以等同於全國最有名的幾大書院了。可是這間學堂教的竟然全是剛剛開蒙的孩子!這讓這位陳老先生如何能不大吃一驚?

等到他們一路進了學校里之後,隨即就聽得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傳了出來。

聽他們到的讀書聲是學生清朗整齊的聲音,背誦的是論語。這位陳恭壽老先生聽了之後,不由得贊許的點了點頭。

此時,在老先生的心中暗自想道:「我在臨安聽說,通州的學校都是離經判道,盡日里教授一些旁門左道、蠱惑人心的東西。如今看來,這些傳言確實未必可以全信!」

這孔孟之書由數百莘莘學子一起朗誦出來的聲浪,真是讓這位飽讀詩書的大儒聽起來,覺得心里無比的熨貼和舒暢!

隨後,只見這位校長一邊陪著陳老先生往里走,一邊介紹道:

「我們這間學校里,一共有一千二百名學生,分1到6年級。每個年級都有5到六個班,每班40名左右的學生。」

「好家伙,一千多學生!」

只見陳恭壽和他的兩名弟子聽了之後,老先生面子上還是依然沉穩。可是他那兩名弟子王正我和王安仁,卻是忍不住驚訝的重復了一遍!

陳老先生的這兩名弟子,一名安人,一名正我,取得正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一篇中,「以仁安人,以義正我」之意。

兩位年輕人都是相貌端正,氣度雍容、風華內斂。雖然他們的年紀尚輕,但是從氣度上就可以看得出,這是兩位飽學敦厚的謙謙君子。

當陳先生帶著兩名弟子,在校長的陪同下一路走過來之後,他們越走,就越覺得心暗自心驚!

當他們駐足停留在一處教室門前的時候,隔著大門上的玻璃,就見里面講學的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女先生。

就見這位年輕的女老師,正講到《禮記?大學》中的一句: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書中代言,其實這就是咱們後世經常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的由來。

只見這位女老師講課的時候款款道來,將這句聖人之言中,獲取知識、修養品性、之後將自己的學識用於貢獻社會和改造社會。這一條條的道理講述得深入淺出、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