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為何席前引箜篌、公無渡河、樂浪之洲(1 / 2)

南宋第一卧底 龍淵 1032 字 2023-04-19

第1197章:為何席前引箜篌、公無渡河、樂浪之洲

只見此時的程無憂一邊嘻嘻哈哈的和座上諸君說笑,一邊在心里默默想著,怎么撬開這位崔章的嘴。

此時此刻,大廳中的高麗樂師演奏的,正是一首高麗古曲《雲中之月》。

悠揚的奚琴發出的樂聲婉轉悠長,跟中原地區的二胡很有些相似之處。

要說這高麗國的諸般樂器,在程無憂的心里,也就這奚琴還可以聽一聽。其他的樂器基本上全是噪音。

說到其他的樂器……那聞名遐邇的迦耶琴,彈奏出來的聲音每每讓程無憂想起臨安鄉間彈棉花的情景。

至於那種叫做「太平簫」的樂器,更是一吹奏起來,立刻就會讓程無憂生出一種跳起來打人的沖動——這特么哪是簫?從外形到聲音,完全是嗩吶好不好?

整個高麗國君臣上下,從政體到文學、從生活方式到音樂、從建築到娛樂,幾乎全都是學的唐宋時代的中國。

不過所有的好東西到了他們那里,卻往往變得面目全非。不但有一種沐猴而冠的滑稽感,而且還帶著一種摳摳搜搜的小氣勁兒。從這些音樂上就是可見一斑。

而這個時候,等到《雲中之月》一曲奏罷,就見一位高麗歌妓走到了桌子圍成的宴席中間。

只見她腰肢扭轉,隨這音樂聲敲動了腰間的兩杖鼓,開口便唱了起來。

這位歌妓演唱的曲目,叫做《箜篌引》,也叫做《公無渡河》。

那么這首《箜篌引》說的是什么呢?

根據孔衍的《琴cào》記載:古時候一個提著水壺渡河,他的妻子追在後面呼喊著不讓他去,然而追趕不及,這個人終究還是被水淹死了。

之後,那位妻子撥彈箜篌,唱《公無渡河》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但是此時的程無憂並不知道,由於這件事發生在漢朝的樂浪郡,結果後世的高麗人硬說這首《公無渡河》,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現存最古老的詩歌。

原因是……他們認為這首詩的版權,應該屬於當時,親眼看見淹死人事件的一位朝鮮艄公!

至於里面的內容,但是若是翻譯成現代文字就是:「叫你不要這么干,你偏偏要這么干,如今你被干死了,讓我拿你怎么辦?」

此詩常用來諷喻對方身罹險境,卻執迷不悟,苦勸不聽,並警告對方再不納諫,將有嚴重的危險。

此時此刻的程無憂,聽到這首《箜篌引》之後。他知道,如今火候已經到了。

就見他有意無意的回頭,看了一眼一直侍立在他身後的保鏢張煥。

隨後,他就裝作半醉的樣子,「鏘!」的一聲,將身畔的寶劍抽了出來!

隨後,就見他在歌姬的驚叫聲中,揮動著寶劍,帶著酒意搖搖晃晃的走進了一圈酒宴正中。他披散著頭發一邊舞劍,一邊大聲唱道: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看到這位年輕公子放浪形骸,且歌且舞的樣子。只見這一幫高麗國的年輕臣子全都是樂不可支,嘻嘻哈哈的大笑起來!

這個時候,就見程無憂的那位保鏢張煥這才上去,輕輕巧巧的閃開了程無憂手中的寶劍。然後一把將他抱住,把他慢慢的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