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9章:幾回夢里憶臨洮、昔日襤褸、豐足今朝(1 / 2)

南宋第一卧底 龍淵 1057 字 2023-04-19

果然就像是老姚所說的那樣,那里的住宿和飲食都是衛生干凈整潔,看來那個老姚倒並不是一味的做宣傳,話說這個泰山旅社還是挺不錯的。

到了這里,咱們這位宋慈平生足智多謀、行動能力qiáng的特點也終於發揮了出來。

……

要說這位宋先生,他的頭腦可稱得上是天下翹楚,所以這次他行動起來也是極其快速。

通過旅社里的服務員,他問清楚了周圍的馬車客運線路,之後他上了馬車,就直奔山東內陸而去。

於是,當宋慈從登州百余里之外的招遠下車時,他已經把本地的特產打聽得清清楚楚。他搖身一變,就裝成了一個到這里來考察粉絲生意的外地客商。

據說此地的粉絲潔凈透亮、均勻細致、口感極好,堪稱天下奇珍。這時的宋慈還不知道,此地就是後世名揚天下的「龍口粉絲」發祥地。

宋慈到了招遠之後,他毫不猶豫的就進了農村。然後他也不住店,直接就以外地客商的身份,在招遠附近的鄉村里找了一戶人家住了下來。

他白天出去四下考察本地的民生,晚上就買點酒菜回來,和這家農戶的主人,一個姓趙的漢子吃酒聊天,沒兩天就和他混得jīng熟。

在這之後,宋慈挑了一天晚上,借著飲酒之機多guàn了那個叫「趙bàng頭」的漢子幾杯,很快就把他的話匣子給撬開了。

等到和趙bàng頭這一聊,宋慈才知道,原來這個四十來歲的漢子,當初竟然還是一個紅襖軍!

……

據這個趙bàng頭說,當年在山東招遠一帶,正是金國和紅襖軍反復爭奪之地。

官兵和盜賊你來我走,百姓夾在中間難以活命。最終十六七歲的趙bàng頭餓得頭昏眼花,知道自己憑著樹皮和草根,無論如何也活不了幾天,於是一狠心就上山入了紅襖軍。

之後他在起義軍將領楊安兒的手下四處轉戰、浴血廝殺。在楊安兒犧牲之後,又跟著楊妙真將軍。

由於這家伙又是孔武有力,作戰時手中善使一根胳膊粗的大bàng子,所以才被人起了個諢號,叫做「趙bàng頭」。

然後他就在沈墨以陳進南軍師的名義執掌紅襖軍的那年,因為體力不支難以長途行軍,被一線部隊裁撤了下來。

當時的趙bàng頭反正孑然一身也無處可去,索性就上船去了臨洮,沒想到在那里他卻遇上了自己一生的巔峰!

在臨洮路那邊,由於他從軍十余年,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本人也是能打能拼驍勇非常,所以就成了一處居民點的民兵隊長。

當時他帶領自己手下的六十名民兵上山捕獵野獸,和金國的盜匪殘軍拼殺,立下的功勞可是著實不少。

等到幾年之前,沈墨元首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山東也從和蒙宋戰區之間的交界地帶,變成了徹底的大後方。

於是這時的趙bàng頭故土難離,索性帶著他從臨洮路娶的媳婦兒,一起回到了山東。而且他在臨洮路那邊因為軍功授予的田地,也被他在老家招遠,換成了二十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