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8章:人間十載沐秋風、千古人傑、天下梟雄(1 / 2)

南宋第一卧底 龍淵 1053 字 2023-04-19

對於一場戰爭來說,決定勝負的因素非常多,遠非是簡單的軍事實力對比。

在古代戰爭中,經常會出現因為統帥能力出sè而以少勝多的戰例,比如說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而在這個時代,蒙古大軍的崛起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除了在蒙古草原上出了一位絕世天驕成吉思汗之外,同時還因為他們在草原上數百年的內戰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有著當世先進的軍事組織能力。

之後他們就因為先進的作戰方式,迎來了持續數十年的接連勝利。

但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卻不僅僅是這些。

……

對於兩國戰爭而言,他們相互比較的是人口數量、財富總量,工業能力,動員能力,軍事科技水平,民心士氣高低,將帥指揮水准,還有情報工作有多出sè。

在二戰之中,德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情報戰線上的失敗。

與此同時,很多人在分析二戰的時候,總是會說他們在哪次戰斗中犯下了什么樣的錯誤。但是這些專家卻沒有講到,這其實是德國在總體國力上的失敗。

雖然在戰爭後期,德國占領了整個歐洲,但是他在占領區內的礦產資源和工業資源上的利用效率,卻低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再加上日耳曼民族的驕傲,很容易讓他們覺得除了德國人,其他國家的人都造不好槍炮戰車。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德國在二戰後期,相當於是以自己的一國之力,對抗著整個廣袤的蘇聯和北美洲的礦產和工業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如何能夠不敗?

很多人都指責德國當時的軍火設計思路出了問題,認為他們一味的制造jīng密先進的武器,而沒有造出那些又便宜又好用,又足夠正常使用的武器。

可是卻沒人知道,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就是幾噸鎳這樣的資源,都要海軍和陸軍在參謀部里大打出手才能搶奪得到。

像這樣的資源總量,他們若不能造出jīng密准確,足以一當十的武器,德國怎么可能支撐那么久?

於是在後來,當他們面對龐大的敵國資源時,蘇聯用造價極低的t34坦克海淹沒德軍坦克的時候,綜合國力對比遠不如人的惡果就終於顯現了出來。

之後德國自然是一敗塗地,這就是資源對於戰爭的意義。

……

之前咱們說的諸多因素,這其中當然有的是能夠速成的,有的卻只能用時間來逐步累積。

而我們的沈墨到了大宋之後,他又做了什么呢?換句話說,他如何贏得了能與鐵木真逐鹿於沙場的資格?

沈墨在一開始的時候,在各個方面都非常注重集團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