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名額(2 / 2)

封侯 高月 1457 字 2023-04-19

這會兒還是紹興元年,臨安府治錢塘縣和仁和縣還只是朝廷的臨時駐地,官家趙構抗金意志堅定,勵志北伐,也只是普通百姓把臨安城當做都城看待。

四月的臨安城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天氣溫暖,尚沒有熱起來,西湖邊到處是郁郁蔥蔥的綠sè,山清水秀,景sè怡人。

這天上午,臨安城余杭門的外碼頭上,一艘客船正緩緩靠岸。

站在船頭的年輕書生正在陳慶,他戴一頂黑紗襆頭,身穿細麻藍衫,腰束革帶,配一柄寶劍,加上他身材高大,看起來器宇軒昂,人才出眾。

這次來臨安,他的長槍和戰馬都寄放在王彥那里,只帶了他的弓,放在一只柳條箱內,再有一些碎銀子和幾件換洗衣服,這就是他的全部隨身行李。

後面的黑胖子是都頭鄭平和副都頭趙小乙,他們是請假來臨安探親,兩個月後就要回去。

鄭平打量一下縣城道:「我還以為臨安城是個小縣城,看起來還不小嘛!」

陳慶淡淡道:「臨安城南面是錢塘縣,北面是仁和縣,原本是五代十國的吳越國都城,一直就很繁華,只是被方臘造反破壞過,又遭到金兵搶掠,不過城內都是北方逃來的豪門巨富,應該恢復得很快。」

「老鄭,你父母住在哪里,你知道嗎?」趙小乙問道。

趙小乙也想打扮成一個書生模樣,怎奈氣質不夠,身材瘦小,怎么看都像個書童,而鄭平大腹便便,身上穿金戴銀,則像個bào發戶商人。

鄭平撓撓頭,「信中留有地址,好像在保和坊,打聽一下吧!」

很巧,他們要找的保和坊就距離余杭門不遠。

「這京城的城門上還居然掛著十幾顆人頭?」

趙小乙發現城門頂上掛著一排木籠子,走近了看,原來籠子里都是人頭,一個個面目猙獰,怪嚇人的。

陳慶瞥了一眼笑道:「應該都是江洋大盜之類,斬首示眾,安撫百姓!」

三人走進了縣城,城內熙熙攘攘,熱鬧異常,大量從北方逃來的商賈巨富以及達官貴人從四面八方涌入臨安,人口迅速超過百萬,以至於臨安地價bào漲。

各種商業也隨之興盛起來,新造的酒樓店鋪一座比一座豪華,一座比一座jīng美,各種招牌旗幟鋪天蓋地。

三人一路打聽,不多時便來到了保和坊,鄭平站在一座大宅前發呆,父親給他的地址就是這里,門牌上寫得很清楚:鄭宅。

正大門上方的門匾上鐫刻了五個大字:河間縣公府

「老鄭,你家還是權貴?」

鄭平茫然搖搖頭,「我不知道啊!我父親只是河間府的葯材商人,什么時候變成河間縣公?我也是一頭霧水!」

這時走出一個老管家,鄭平一眼認出,激動得大喊:「老王叔!」

「哎呀!三郎回來了。」

老管家激動得抱住鄭平,「五年了,你終於回來了!」

「老王叔,這是怎么回事?」鄭平指著牌匾問道。

「一言難盡,進去慢慢給你說,你爹娘擔心你啊!」

鄭平又介紹了陳慶和趙小乙,老管家聽說是自己公子的上司,頓時肅然起敬,抱拳道:「陳將軍請進!」

陳慶對鄭平笑道:「我還要趕去報到,小乙跟你去,改天我們再見吧!」

鄭平點點頭,「也好,等我先安頓下來,我帶小乙來找你!」

三人分了手,陳慶拎著柳木箱子,很快便來到了太學,太學去年建立,占地約八十畝,幾個月前成立的武學就是在太學中割了一角。

陳慶打聽了一下,武學在東側門,他繞到東側門,只見門上貼了一張布告,上面寫著:『武學報道處,進門直走三十步,慶陽樓正堂,請各武學士子自備弓馬,考試合格者方可報名。』

陳慶愣了一下,還要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