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寧(2 / 2)

封侯 高月 1236 字 2023-04-19

他立刻命令軍隊去四處搜查,「每個角落都搜遍, 每一個礦洞都不准放過!」

就在這時,管事蔣新氣喘吁吁跑來道:「李將軍, 發現任中群了!」

李慕清大喜,急問道:「在哪里?」

「在礦工區那邊, 但....但他已經被礦工們打死了。」

李慕清連忙帶著手下趕去礦工區,任中群死了沒關系,但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礦工區大門前的空地上出現了三具屍體,正是任中群和他手下兩名管事,宋軍殺來,三人來不及逃跑, 便直接躲進礦工區內,結果被出來看熱鬧的數百名礦工發現。

憤怒礦工見到了落單的任中群和兩名管事,數百人舉起亂棍圍打,將三人活活打死。

李慕清率領數百士兵趕到, 只見三根木樁上各掛著一具屍體,蔣新指著中年身材瘦高的中年男子道:「這就是任中群,平時惡貫滿盈,所有才有今天的下場。」

任中群雙眼無神地望著天空,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辛苦這么多年,冶煉出十萬斤粗銀,最終卻是白白給陳慶做了嫁衣。

...........

陳慶此時率領一萬大軍抵達了西寧州,西寧州就是今天的西寧地區,這里是河湟谷地的邊緣,向西便是一望無際的西海,北面可以看見莽莽的祁連雪山,在陽光照耀下,雪山閃爍著瑰麗的金sè光芒。

西寧州和湟州在唐朝時為一體,統稱鄯州,為隴右節度府所在地。

在宋神宗時,這里被宋朝恢復為隴右都護府,也是宋朝最西面的邊疆州,而積石州在西寧州的南面。

西寧城又叫青唐城,曾是青唐王朝的都城,青唐王朝解散後,大宋朝廷抓住機會,又重新恢復了熙河路,並大量向熙河路遷徙漢民。

湟州城和西寧城都是主要的漢民遷徙地,大量漢民在河湟谷地種植小麥,保證了熙河軍的軍糧。

原本駐扎在西寧州的任得敬軍隊已經被宋軍擊敗,當陳慶大軍抵達西寧城,通判馮全率領文官們出來請降。

馮全實際上是偽齊國任命的官員,年約三十五六歲,他是王厚的孫女婿,最早是西軍負責屯田的參軍從事,後來又出任西寧縣知縣,偽齊國接管西寧州後,把他請出來出任西寧州通判。

陳慶的心腹手下大部分都是偽齊國的官員,馮全是本地人,又是王厚的孫女婿,名聲不錯,陳慶便不打算換人。

眾人聽說節度使不追究他們投降罪責,繼續讓他們出任本職,眾人懸在空中的心紛紛落地,歡欣鼓舞,簇擁著陳慶進城巡視。

馮全聽陳慶問及知州,連忙解釋道:「節度使有所不知,西寧州、湟州、廓州三州的知州都是由任得敬兼任,他們本人又出任三州軍政總管,所以三州就只有通判。」

陳慶點點頭笑道:「我在湟州城只呆了一天就出發了,所以這些情況都不了解,城內有多少百姓,多少漢民?」

「回稟節度使,西寧州大約有八萬百姓,一萬五千戶,基本上都集中在西寧縣,其中漢民占了七成,另外三成為羌人和吐蕃人。」

陳慶見城池雖大,但比較冷清,又笑問道:「這邊商業好像沒有湟州城那樣繁榮。」

馮全苦笑一聲道:「這邊的商業主要是和吐蕃人交易,而湟州城則是絲綢之路的終點,大量西域商人都集中在湟州,西寧城肯定比不上湟州城,不過再過幾天,這里也會熱鬧起來。」

「為什么?」

「西海那邊的冰雪開始消融,大量吐蕃商人就會牽著駱駝來這里交易了,購買日用品和糧食,出售羊皮、羊酒、nǎi制品以及葯材。」

這時候,陳慶已經看見大街上有吐蕃人的駱駝隊出現了,他好奇地問道:「吐蕃人不是用氂牛來載物嗎?怎么會是駱駝?」

馮全呵呵一笑,「高原吐蕃人才用氂牛,青唐吐蕃人最初用馬匹,但最近幾年開始用駱駝,因為駱駝載貨量大。」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西寧州除了糧食外,還盛產什么?」

「回稟節度使,原本還盛產鹽!」

馮全嘆息一聲,「西寧州原本是熙河路最大的鹽產地,但現在遇到大麻煩了。」

前面有個小小的筆誤,把西寧州寫成西安州了。